新闻
中国节能网

新建装置:审慎选择工艺技术

   2016-01-09 中国化工报2750
核心提示:国内氯化法钛白发展过程比较曲折。近10年来,国内大型氯化法钛白工业装置的建设、试车、试生产过程遇到不少困难,进展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又遇

国内氯化法钛白发展过程比较曲折。近10年来,国内大型氯化法钛白工业装置的建设、试车、试生产过程遇到不少困难,进展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又遇国内外经济低迷,钛白粉市场持续下滑,业内外对国内发展氯化法钛白的前景众说纷纭。“虽然如此,但氯化法钛白是当今世界钛白粉生产技术的主流,代表着钛白工业发展的方向,目前正值国内外经济调整时期,建设费用相对比较低、我们应抓住有利时机,积极稳妥地发展氯化法钛白产业。”华东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徐兴荣日前对记者表示。

技术升级正当其时

国家从2005年起就限制发展硫酸法,将氯化法列为鼓励类发展产业。但现实却相反,十年间,国内硫酸法产能快速增长,而氯化法发展却步履维艰。这里有氯化法钛白工艺技术国外封锁,国内开发难以获得突破等客观因素。但现在情况已大不相同,硫酸法工艺不但受政策限制,本身也因产能过剩、同质化严重而缺乏继续发展空间;氯化法节能环保,受政策鼓励,技术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因此国内发展氯化法钛白替代部分低端硫酸法产能,促使行业技术升级正当其时。”徐兴荣指出。

徐兴荣认为,目前行业内外对国内氯化法钛白技术发展现状看法存在分歧,但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氯化法技术在不断进步,且前景光明。“我们应该看到现在与20年前、10年前相比,国内对氯化法钛白技术的认识与掌握程度进步了很多,现在建设氯化法钛白装置的风险也大大降低了。”徐兴荣表示。

国内几套氯化法钛白装置的建成试车,表明我国已基本掌握氯化法钛白工艺;经过多年的摸索,目前国内氯化法钛白的绝大部分设备已可国产化,这将降低建设投资,提高建设项目的经济可行性。此外,“三废”处理技术的发展也使氯化法钛白工艺更具环保优势。比如含盐废水反渗透技术的应用,高浓度盐水蒸发处理技术的应用,氯化废渣资源化回收利用技术正在逐步完善使最为头疼的氯化废渣处理得到了解决。

新建装置审慎选择

今年下半年以来,国内有多个业主开始筹备新的项目,预计明年将有新的氯化法钛白项目开工建设。“虽然氯化法钛白受到政策鼓励,同时技术也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在发展氯化法钛白产业新建装置时,仍应坚持审慎选择工艺技术、切实降低建设投资、更加重视‘三废’治理、利用已有经验精心设计降低生产成本等原则,降低风险,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积极稳妥地发展氯化法钛白产业。”谈及氯化法钛白产业的未来发展,徐兴荣得出了自己的看法。

“在工艺选择上应以先进适用、稳妥可靠为首选。而在具体氯化工艺的选择上,沸腾氯化工艺是国际通用工艺,更适合大型化;熔盐氯化工艺是国内自主开发的技术,原料适应性强,具有成本优势。”徐兴荣指出。

从已经建设的几套氯化法钛白装置看,通过咨询方式引进的技术都存在不够完善、不够系统的问题。同时也应该看到,这些装置的关键工艺是成功的,关键设备是可行的,只是完整性、系统性、先进性不足。国内经过这几套装置的建设与开车,对氯化法工艺的认识已经有了很大提高,培养了一批设计、建设、开车、管理、操作人员。在认真总结、消化吸收、相互借鉴、创新改进基础上,目前国内自行建设中等规模(3万~6万吨/年)的氯化法钛白装置是可行的。在技术来源上,建议开阔思路,国内外结合,尽可能降低风险。

国外发达国家以氯化法钛白工艺为主,正是看重氯化法工艺“三废”排放少,对环境友好的特性。我国现阶段发展氯化法钛白也要充分发挥氯化法工艺这一优点,新建装置必须成为钛白粉行业绿色环保的表率。

据徐兴荣介绍,目前国内的氯化法钛白装置废气可按新国标达标排放;废水经多级膜处理,浓盐水蒸发结晶后可接近零排放;氯化废渣经深度处理,全部组分资源化回收技术也已基本开发成功。这些进展都表明,经过精心设计的氯化法钛白装置完全可以实现绿色环保生产。

中等规模效益看好

“氯化法钛白装置建设投资大这是国内特定条件下的结果,按照国外的经验,氯化法工艺流程短、生产工序少,又易于大型化,单位产品的投资费用应该比硫酸法工艺低。但国内已经建设的氯化法钛白装置投资远大于同等规模硫酸法钛白装置,这是发展的初始阶段及一些特殊因素造成的。”徐兴荣认为。

从客观上看,氯化法钛白工艺条件苛刻,对设备材料要求高,部分设备造价高;同时,起步阶段对工艺的认识局限,从流程、设备、材料、管道、阀门、仪表等各方面都从高标准考虑,存在配置过度的情况;此外,成套设备、仪表阀门、特种材料从国外采购价格高。“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国内装备配套能力已有较大进步,目前建设中等规模氯化法钛白粉装置,投资费用将大幅降低,必将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徐兴荣表示。

在徐兴荣看来,钛白行业的高利润时代也许已经过去,今后只能以正常利润或微利生产的可能性极大。“因此新建装置必须在行业微利时代具有竞争力,而生产低成本和产品高品质则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这就要求新建项目从设计开始,总结现有装置经验教训,在流程选择、设备选型、材料选用、管道布置、控制水平上,以实用、适用、安全、节约、低耗、低成本为原则,不过度、少亢余、忌奢华。以低耗、低成本获得竞争优势。”徐兴荣指出。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