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2015年洛阳市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收入同比增长28.5%

   2016-01-20 洛阳网—洛阳日报2720
核心提示:2015年被视为机器人产业最关键的一年。人口红利的衰减、大众对制造水平要求的提高和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需求,都为机器人产业的快速扩张提供了

2015年被视为机器人产业“最关键的一年”。人口红利的衰减、大众对制造水平要求的提高和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需求,都为机器人产业的快速扩张提供了最佳机遇。对于洛阳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企业来说,能否抓住黄金发展期尽快做大做强,成为这一年最为重要的考题。

一年过去,答卷已交。在去年全市工业下行压力增大的大环境下,我市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保持快速增长,去年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68亿元,同比增长28.5%。

28.5%的增长速度,含金量究竟有多高?大与小、质与量、远与近,让我们从这三种角度来剖析。

1大与小,产业盛宴中的“洛阳机遇”

机器人作为自动化技术的集大成者,一直被誉为自动化领域“皇冠上的明珠”。回顾2015年,在《中国制造2025》出台的大背景下,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已然站到了风口,成为最热门的行业。全国各地纷纷抢占机器人市场,在国内掀起一场汹涌的“机器革命”。

中国机器人产业“蛋糕”究竟有多大?

数据显示,我国已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第一大机器人消费市场。2014年中国市场销售的机器人达到5.7万台,占全球销量的1/4,增速达到28%。经测算,未来10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有望达到万亿元级别。

放在万亿元的产业规模面前,668亿元占比并不高。然而,放到全市产业发展的“大盘子”里,668亿元的分量显得格外重。在这668亿元中,既有来自传统装备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又有新产品、新技术、新项目研发投产后新增的经济效益。

一大一小,这中间的差距更提醒我们,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仍有广阔的市场待我们发掘。这既为洛阳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发展增添了信心,又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2质与量,多方合力造就“洛阳效益”

洛阳装备制造产业基础雄厚,发展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然而,市场竞争是残酷无情的,谁的动作最快,利润才能最大化。

去年一年,洛阳企业发展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可谓劲头足、动作快、效果好。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10余家企业及科研院所开展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相关产品的研发与生产,比2015年年初增长了45家。

动作快只是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企业推出的产品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了一款新型履带式消防机器人,有望在我省大型商场、居民区及消防系统内批量化逐步推广;

洛阳瑞恒冶金成套设备制造公司成功研发国内首台(套)抓取能力最强的重型桁架机器人,成为国内铝加工行业唯一的2吨以上重型桁架机器人生产商;

洛阳新思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碳素成型机自动化控制系统、高性能磁力堆垛机自动控制系统,实现了批量生产……

不仅如此,我市企业在机器人核心技术上也取得了一些突破。一拖汇德工装、中实机械、中冶重工、圣瑞机电等一批科研院所和企业在上下料机器人、焊接机器人、码垛机器人、巡检机器人、护理机器人等领域实现了制造或系统集成应用的突破,进入机器人生产和系统集成领域,实现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3远与近,对外合作助力洛阳“智造”

近日持续不断的降温,增添了寒冷的气息。在位于高新区的凯盾洛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洛阳凯盾)生产车间内,研发人员正对一批刚组装完毕的危险液体检测仪进行检测、调试。

“这几天气温虽然降下来了,但我们的生产热情更高了。”该公司负责人顺手拿起一台检测仪,又仔细检测了一遍。

洛阳凯盾是刚落户到洛阳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园内的一家企业。就在去年,洛阳凯盾与俄罗斯科学院祖耶夫大气光学研究所签署了共建联合研发中心协议,成功引进了危险品遥测机器人、海洋环境探测机器人、海洋测绘机器人等3种技术。未来,这3种技术有望在洛阳就地转化,实现产业化从而推向全国。

距离,对于我市发展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来说,并不是问题。

去年我市将引项目、引资金与引技术、引人才相结合,突破了地域的界限,引进了一批先进技术和优秀人才。在一年时间里,我市不仅促成了川崎机器人(天津)有限公司与洛阳沃德福公司、德国温兹·莱姆基公司与洛阳精密机床有限公司之间的合作,还推动了上海交大(洛阳)智能装备创新中心等20个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项目签约落地。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