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台湾放弃核电后如何做到不缺电、不涨价?当真要靠爱发电?

   2016-01-20 澎湃新闻 2370
核心提示: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及民意代表选举结果出炉后,一系列严峻的能源问题摆在了台湾面前:真的要放弃核电了吗?台湾能够放弃核电吗?曾主导废核大

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及民意代表选举结果出炉后,一系列严峻的能源问题摆在了台湾面前:真的要放弃核电了吗?台湾能够放弃核电吗?

曾主导“废核大游行”、高喊“核电归零”的蔡英文,在5月20日就任后将不得不思考台湾能源未来:去核之后,既要确保经济发展又要维护能源安全,游走在缺电边缘的台湾电力行业可选项并不多。

台湾地区的核电建设始于上世纪70年代,现有的三个核电厂共有六台机组,装机容量514.4万千瓦,占台湾总装机容量的12.61%。其中,核一厂、核二厂采用沸水堆,核三厂采用压水堆,三座在运核电厂都将在2025年前服役期满。负责发输配电综合电力业务的台湾电力公司(下称台电)最早于1978年首次提议建设第四座核电厂,1980年台湾当局正式提出核四建设提案,行政院批准位于台湾北部沿海的新北县贡寮乡作为核四厂址。但该项目自诞生之日起便几经起伏停建风波不断,“反核”浪潮下,台湾当局于去年作出“核四封存停工”的决定。

早在2002年,实现“非核家园”就被写入时年颁布的台湾《环境基本法》,其中第二十三条明确规定“政府应订定计划,逐步达成非核家园目标;并应加强核能安全管制、辐射防护、放射性物料管理及环境辐射侦测,确保民众生活避免辐射危害。”“非核家园”由此被上升至法律层面。

去核决心已定,朝野两党的关键分歧在于非核的时间节点上。2005年民进党提出“非核家园推动法”草案,首次提出明确的时间节点,将核三厂2号机组的设计寿命到期年限2025年作为达成非核家园的时间节点,但在国民党立法委员的反对下未能通过立法。此后民进党多次强调2025非核家园目标,并借核电议题向国民党政府施压。相比之下,国民党执政期间提出的能源政策更为务实。迫于外界压力,国民党政府提出“确保核安,稳健减核,打造绿能低碳环境,逐步迈向非核家园”的能源发展愿景,核一、核二、核三发电厂到期后不再延寿运行,核四厂正常商运至退役后,实现“非核家园”的目标。

自诞生之日起便几经起伏停建风波不断的核四项目

自2018年起台湾可能面临全面缺电

由于台湾从地理环境上看地处孤岛,且岛内资源极其匮乏,能源对外依存度高达98%,极易受国际能源格局变化影响。三座在役核电厂的诞生,恰是源于上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对台湾经济发展造成的严重影响,敲响了能源安全的警钟。应该说,价格低廉且供应稳定的核电多年来为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能源结构上看,核电是台湾第三大电力来源。2014年台湾总装机容量为4079万千瓦,装机比重位居前三的分别是气电、煤电和核电,占比分别为37.38%、26.23%、12.61%;总发电量为2600亿千瓦时,其中火电(包括燃煤、燃油、天然气等)占比78%,核电16.3%,水电2.9%,可再生能源2.1%。

也就是说,在2014年总发电量中核电贡献了高达423亿度电力。放弃核电后造成的电力缺口,从社会、环境及经济成本等角度综合考虑,何种能源形式能担此重任?

如果没有切尔诺贝利与福岛两起核事故的影响,核四厂或许不会落得如今这般命途多舛。加上政治因素催化,多年来台湾民众的“反核”声浪日益高涨。2015年7月,兴建过程争议不断的核四厂在未投入商业运转便正式封存。封存期三年内,须支付高达34亿新台币(1人民币元=5.1071新台币)的维护费用。台电表示,将使设备维持最佳状态,等待机会让“公投”决定“核四”是否启封。

尽管核四存废尚未盖棺定论,但其存亡与台湾能源未来休戚相关。台湾当局经济部门此前指出,根据台湾整体电力供给及需求的综合分析推估,在“核四”封存,现有三座核电厂都依照非核家园方案规定的节点陆续退役,且规划中新增的燃煤及天然气发电机组如期完工加入发电、老旧机组都如期退役的状况下,以目前台湾正常用电需求,用电增长率2%来推算,自2018年起,台湾社会就会面临全面缺电风险。

能源危机正隐隐浮现。根据台湾经济部能源局的预估,核四封存再加上核一、核二、核三陆续除役,2018年台湾将面临缺电风险。若遇到延宕、抗议等导致其他新发电机组无法如期运转,最快在2016年就会出现超高缺电危机。

公开资料显示,台电公司原估计2014年备用容量率16.3%,但实际值仅14.7%,若考虑此情况下修未来预估值,2016年备用容量率仅为8.9%,恐有缺电风险。若台当局未积极推动智慧节电及发展再生能源,备用容量率还将继续下跌。备用容量率则是衡量电力系统供电的重要指标,备用容量率越高,电力系统越稳定。根据台湾以往的经验,当备用容量率低于10%时,就可能有缺电风险,低于7.4%时,则限电几乎无法避免。1990-1996年间,台湾电力备用容量率皆在7.4%以下,总计限电次数高达43次,其中1994年更高达16次。

如今燃煤发电已成众矢之的,新建燃煤电厂同样会受到民意反弹。天然气发电固然清洁高效,但却是一种相对昂贵的清洁能源,且易受到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若以气代核,首先需要确保足够的基础和稳定的天然气进口,其次,发电设施也受地形影响,台湾不见得有足够、合适的场地。成本、场地,都是摆在天然气发电面前的大问题。

全面弃核后高达400多亿度用电缺口,寄希望于用新能源去填补也不现实。风力、光伏不能稳定供电、利用率低且成本并不低,在储能技术尚未大规模突破之前难当此大任。风力发电机组年利用率只有28%—38%,当年9月至次年4月是台湾的盛风期,发电效率很高,而台湾用电高峰却是每年的6月至9月,两者“完美错过”。除发电不稳定和利用率低等缺陷之外,无论是光伏发电还是陆上风电都需要考虑地形因素,台湾地形以山地为主,约占土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十分有限。

没有核电,不涨价只是一张空头支票

核电不是简单的是非题,还意味着高昂的经济代价。所谓的废核后不缺电、不涨价,只会是一张空头支票。

有统计显示,若完全以气代核,未来台湾电价将比现在高出4成;若改用离岸风力发电,则涨5成以上。这还仅是单纯预估电价,电价上涨势必带动其他物价上涨。

此外,停工复建、工期拖延、合同纠纷等原因导致核四项目预算不断攀升,从2004年起先后四次增加预算。截至2014年底,包括停建期间所产生的费用,台电在核四上面的投入已达2838亿新台币。台电曾表示,若最后确定核四不商转,2838亿新台币的财务窟窿除非“政府”拿钱补洞,否则将摊提到电费上由全民埋单。

台湾电价(3台币/度)长期维持在全球范围内倒数的水平,涨价显然并不为已习惯低电价的用户所接受。据媒体报道,台湾TVBS在2013年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79%的民众认为电价不应该调涨。2014年《天下杂志》的民调显示,58.7%的民众赞成停建核四,但是在赞成停建核四的调查者中,有50.3%的人不愿意电价上涨。

不仅如此,因为核四停建,台电累计亏损恐突破5000亿新台币,形同破产。

台湾固然可以坚持全面废核,但势必会走上福岛核事故之后日本的老路,即面临购买替代能源费用大增、减碳目标无法达成、电费高涨不利商业竞争力等挑战。某种意义上而言,德国弃核只是迫使其从邻国进口更多核电,对于四面环海的台湾来说这无可复制。另一方面,转向可再生能源的德国还为风电和太阳能发电付出了沉重的经济代价。仅2014年,德国对风电、光伏的补贴支出就需要约300亿欧元,如此高昂的补贴资金由消费者来承担。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