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传统思维里,空调是解决舒适性问题,用来享受的,有没有都行,与机械工业的关系不大。正是这个跟机械不太沾边的行业,在“十二五”期间,却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不仅在技术上国际领先,还敢与外资品牌一争高下。
市场化成就制冷空调
前不久,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秘书长张朝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机械制造业领域,中国的制冷行业有一件事值得肯定,就是市场化,尤其是在参与国际竞争方面,始终走在前列。“这不是我们自己本事大,恰恰是历史原因造成的。过去,在机械口制冷空调属于服务性质的行业,不太受关注,所有的保护、限制,在制冷空调行业都没有,谁想进来,随便进来。”
改革开放这30年,恰恰是机械工业大发展的30年。经济大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也很快,对制冷空调的需求自然就增加。这个全球最大的市场,几乎所有全球知名制冷企业都不肯放过,纷纷进入中国,致使本土品牌直接面对国际一线品牌展开激烈的竞争。
“这点我觉得很自豪,制冷行业可以自由竞争,面对世界最强大的对手,在这种竞争环境下活下来的这批企业,还有一些新生的企业,如格力、海尔、美的等,他们在空调领域做得已经可以和世界一流企业并驾齐驱,这才是制冷行业真正的成功地方。”张朝晖说。他认为,只有企业真正参与了国际化竞争,经过与国际一流企业搏杀,在这种市场环境下生存下来的企业等于二次重生。无论经营模式、内在体系,还是技术上的转型,都已经完全今非昔比。
“十二五”国际领先
谈到“十二五”取得的成绩时,张朝晖显得很自豪。他告诉记者,在“十二五”之前,像格力、美的、海尔等企业明显还是在追赶国际先进企业。但到“十二五”期间,中国的制冷行业无论是制造规模,还是市场容量都是全球老大。一些民族品牌,像格力、美的、海尔、冰轮等企业,在“十二五”期间已经确认走到了世界的最高水平,与外资品牌并驾齐驱。
除此之外,“十二五”期间,制冷行业已经开始关注国际市场、国际标准以及国际投资的发展情况。过去,一直是吸引外资,现在是投资海外市场。尤其是出口每年都在增长,不仅出口的国家更多,而且出口地域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主要出口到非洲、东南亚等第三世界国家,“十二五”期间,我国的制冷空调产品已经开始进入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
在采访的过程中,张朝晖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早在七八年前,美国的特灵空调,现在被英格索兰收购了。收购前,特灵是美标品牌旗下的一个产品,由于股东决定剥离这个产品,当时海尔想收购这个企业,但最后没能成功,让英格索兰买下了。据说,当时英格索兰出价比海尔只高了1美元。这是钱的事吗?说明人家根本就看不起中国人,不甘心卖给你。事实上,特灵这几年发展的并不好如果特灵当年卖给海尔,可能今天就不是这个局面。
无独有偶。日本大金是家用小型空调行业的国际排头兵企业。在2010年时,大金主动找到格力寻求合作。当时,中国制冷行业在直流调速器方面明显比日本落后,因此,这也成了大金与格力合作的前提条件。最后,双方成立了一个合资公司。这种事情放在十年前,想都不要想。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说明国际上的制冷巨头已经认可中国制冷企业的能力与实力。
“十三五”由大到强
张朝晖告诉记者,制冷空调行业所谓的由大到强,实际上就是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过去的经验表明,就是提升核心能力。为此,“十三五”期间,中国的制冷空调行业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加大研发投入。像冰轮、格力这些领军企业,研发是企业的重要支撑。但还有大量企业在这个层面上的投入还不够,总体上与西方相比还有差距。只有一两家企业强,不代表整个行业强,要让一大批企业核心能力得到提升,全行才算强。为此,张朝晖强调,要从整个行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大自主研发,提升核心竞争力,中国的制冷空调行业才能真正实现由大到强。
第二,强调工业4.0。现在,各种行业都离不开空调设备。据统计,各种空调耗电一般在20%~25%,每节省1%度电,就为国家节能减排做出巨大的贡献。也就是说,每发出2度电,就被空调设备消耗掉20%。因此,制冷空调行业所说的转型,实际上就是要打造一个可持续、节能、环保的产业发展空间,这也是未来由大到强关键点。
第三,国际化。作为一个先进的行业,国际化是必须要跨出去的一步。国际化强调,不仅仅是出口,在投资,融入当地文化、市场,甚至是加入到国际标准的制定中,去影响国标准的制定,这也是企业要走的一步,也是很难走的一步。
张朝晖说:“我们经常听到有些企业抱怨西方的国际标准,总是坑害我们,把我们拒之门外,这是错的。国际标准是企业主动参与进去的,我们过去处于封闭的状态,外面什么样不知道。真正融入国际,实际上也就最近十几年。”
“改革开放只是引进来,根本没有走出去。”张朝晖说。当引进来走到一定程度,走出去的第一步就是把东西卖出去,这只是投石问路,还算不上是真正的国际化。事实上,制定国际标准并没有把我们拒之门外,所有的国际标准制定都是敞开的,就是看你是否去参与其中。他还给中国工业报记者举个例子,如烟台冰轮做的二氧化碳压缩机,由制冷协会牵头制订了一个标准,现在二氧化碳压缩的标准,中国与美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中国的二氧化碳压缩机标准也是国际标准。
在国际上,一年一度的美国制冷空调工程师年会,全世界的人都可去,这个平台没有限制,制定国际标准的平台也是开放的。需要有相应的专家学者,拿着数据到这个平台上去参与讨论。过去,由于不知道有这个平台,也没有人主动去发言,最后定下来的标准自然也就与你无关。
就这个问题,张朝晖建议,那些准备走出去的企业要对此加以重视。在国外,像三菱、大金等一些企业,凡是国际上的标准与他们的某个产品相关,就派人到会上去发言,表达自己的诉求,并勇于说不,这样制定标准的时候,就有你的声音了。
张朝晖最后告诉记者,制冷空调行业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到国际上争取参与制冷空调国际标准制定,把国际标准做强了,我们的国际化道路才算是真正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