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商务部部长高虎城介绍2015年商务发展情况,并答记者问。
中国日报经济部记者:近期欧盟委员会呼吁中国政府采取措施削减钢铁产能,并宣布向中国的三类钢铁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请问您对此有何看法?谢谢。
高虎城:大家看这几年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低速增长,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增加,各国的政策取向不断调整分化,特别是今年年初,全球股市和汇市出现一些新变化。但一个核心问题是,全球供需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能过剩成为全球性问题。刚才我谈到能源产品、矿产品、农产品等大宗商品价格变化有很多原因,比如地域冲突、地缘政治等,但不可回避,也必须正视的,就是供需关系问题。钢铁如此,能源如此,其它产品也是如此,价格断崖式的下降是与供需有着紧密联系的。
第二,中国从2013年起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也是连续21年来遭遇反倾销最多的国家。很多年前,包括在我也是这样的看法,对待贸易救济措施要有平常心,不要过度解读。因为按照世贸组织关于贸易救济的规则,只要企业有一定的代表性,就有权力提出反倾销或者反补贴申请,本国的贸易救济部门就必须接受其申请,展开调查。
第三,就钢铁来说,这是全球性的产能过剩。全球性问题必须大家一起坐下来解决,钢铁问题在中美之间、中欧之间有着很好的交流和讨论。中国参加经合组织关于钢铁问题的讨论和对话已经有十年了。解决目前欧盟对中国部分品种钢铁产品采取贸易救济调查问题,我想强调几点:一是要放在大背景下看这个问题,大家都坐下来谈。中国钢材出口到欧盟成员国首先是个市场行为,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有些企业可能受到了威胁和冲击,提起了贸易救济申诉,但更要看到进口企业和消费者从中获利。这些钢材都是欧盟进口商或者消费者从中国按照合理的定价去购买的,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企业提起申诉也是市场行为,不要把这点解读成政府或者欧委会的行为。二是我们要按照世贸组织有关的贸易救济规则,维护中方企业的合法权益,进行积极的抗辩,按照规则来处理这个问题。三是鼓励业界的对话和合作。这也是我们和很多重要贸易伙伴成功处理这类问题的一个经验。
欧盟尤其应当如此,我们大家可能还能够回忆起来,在2014年处理中欧光伏和多晶硅的摩擦问题,当时涉及的金额高达200多亿美元,最后经过政府、业界、企业的合作,妥善地达成了一个协议,既满足了中国企业部分在欧洲市场份额的诉求,也解决了欧洲光伏企业的担心和多晶硅企业的诉求,直到现在,这个协议的执行是顺利的,得到了业界和有关的企业、消费者广泛的欢迎。在钢铁这个全球性问题上,我仍然鼓励企业、行业和政府之间通过加强合作妥善地解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