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中国钢铁“去产能” 水到底有多深?

   2016-03-01 凤凰财经 2840
核心提示:数据显示,中国每炼一吨钢铁,钢企亏损115元,陷入越生产越亏损的怪圈。这就是中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真实写照。中金公司发布报告说,未来两到

数据显示,中国每炼一吨钢铁,钢企亏损115元,陷入越生产越亏损的怪圈。这就是中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真实写照。中金公司发布报告说,未来两到三年,如果产能过剩最严重的行业减产30%,就意味着近300万的劳动力过剩。中国面临着一场艰难的“去产能”战役!

一、国内钢铁去产能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1、国内钢铁产能到底有多大?“去产能”时间要多久?

中钢协统计的数据:国内钢铁总产能为11.5亿吨,但这个数据不准确,这个数据主要是企业自主上报的数量,实际产能可能要比披露的产能大。 可见中国钢铁业背后的产能秘密水有多深?

国务院要求在3-5年内削减1-1.5亿吨产能,这个时间点太长了,平均每年去产能量仅为5000万吨,这种量对现有钢铁供需难以形成大的影响。按照国外钢铁行业去产能的历程,美国、日本的去产能经历了5-6年,总产能下降了15%左右。

2、银行如何能在“去产能“战役中避免坏账,全身而退?

钢铁企业普遍存在贷新账还旧账的现象,比如今年贷款110亿元,偿还去年贷款100亿,利息10亿元。真正落实去产能,银行必将出现较大的坏账。现在大部分投资者担心的就是失业和银行坏账增加,供给侧改革和银行坏账是“鱼和熊掌”的关系,不可兼得。政策制定者必选下定决心,若将问题延后,那么银行坏账将更多更大,反而得不偿失。

3、什么是僵尸企业?这些企业需要尽快清理!

僵尸企业不是指那些已经停产的企业,主要是那些持续三年大额亏损,,资产负债率接近100%或者超过100%的,但依然在运营的企业。如何清理这些僵尸企业呢?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从来就不是去产能的手段,该关停的药关停,能拯救的就及时拯救。

二、为何中国“去产能”之路如此艰难?政府都很难下定决心!

产能过剩问题已受中央关注,但越去越多。自2009 年以来,中央部级或部级以上单位已密集发布有关去产能的文件。但实际产能不减反增:以钢铁行业为例,2012年底,国内钢铁产能约9.76亿吨,比2008年增54.8%。

按照传统经济周期理论,当总需求下降,产能供过于求的局面会导致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和库存上升,进而导致企业去产能。但经历了十年的产能扩张和经济繁荣周期之后,即使现在总需求下降,出现产能供过于的局面,政府也很难“真正”下决心去产能。

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 地方政府所得税源来于营业收入,而非利润,只要工厂生产,哪怕亏损,地方政府也有利可图。 此外,产能过剩的企业可是当地 最大的工业企业,贡献了当地巨大的GDP和税收,另外解决了就业压力,各地方政府均有维系甚至扩大产能意愿。

其次,中央虽然致力于经济结构调整,但出于社会稳定的考虑,当经济增速触及底线,中央同样也有稳增长维系产能的意愿。比如,从国内外经验看,当货币收紧到对存量产能构成威胁的时候,货币宽松和稳增长会悄然而至。

再次, 由于企业存在经济稳增长和就业底线的预期,企亏损构并不会导致企业主动去产能。虽然企业主动去产能是利好整个行业的,但经济一旦企稳,总需求恢复,去产能就意味着自己失去了潜在的市场份额,最后博弈均衡结果是谁都不愿产能。

最后, 产能过剩行业集中于重工业,庞大的信贷规模卷入其中。以钢铁行业为例,2013年银行对钢铁行业的信贷敞口高达三万亿元,强力去产能必然引爆系统性金融风险。

三、去产能,要避免掉进两大陷阱!

第一个陷阱,通过行政手段强制供给老化企业关闭或破产。

去产能需要按照各企业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走市场化的破产程序。若通过行政手段强制分配,将造成大规模政策性要素转出和投入,违背市场规律,可能带来三大问题。

第一,可能导致老化供给产量骤降,已有上下游产业的现有需求推动老化供给价格非理性上升,反而会催生老化供给新一轮的产能过剩,阻碍生产要素向新供给产业转移。

第二,若在强关企业的同时,新供给产业还没有形成,可能会导致经济出现陡峭的刚性下滑,破坏经济的回旋弹性和社会劳动力市场的韧性,进而形成就业、居民基本生活、经济基本面恶化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

举个例子:20世纪90年代末,政府曾限制电力产业发展,导致2003年和2004年出现电量供应吃紧,多省市不得不拉闸限电,对正常的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同样,2003年底国务院下发《关于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行业盲目投资若干规定的通知》,当时各部委分赴各地清查,强行关闭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房地产等企业,造成2007年这些行业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供给不足。

因此,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强制关闭供给老化产业,表面上可以立竿见影降低老化产能,从长期来看,有可能会破坏市场的基本运行规律,最终导致市场失衡,经济结构性问题依然无法得到根本解决。

第二个误区,“力挺”僵尸企业,影响生产要素向新供给转移。

在供给老化阶段,供给无法创造等量的需求,任何1个单位的新资源投入,只能创造出1/N倍的需求,进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政府通过税收补贴、强制贷款、强行扩张需求等方式,“力挺”老化供给,虽然可以在短期内拖延老化供给产能过剩问题的暴露,吸收部分过剩产品,延缓僵尸企业的淘汰进程,但从长期来看是阻碍了生产要素按照要素贡献和边际报酬进行分配,还会增加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降低资源的配置效率,削弱经济的自我循环能力,最终会导致整个社会资源分配的扭曲和浪费。

四、这些大招可以“去产能”,敢一试吗?

1、收紧货币的源头,容忍短期经济下行和失业率上升。必要时刻也可采取行政手段,以实现强制性的过剩产能和僵尸企业出清。这个时候可采取一些主题宽财政措施,以防止经济硬着陆。

2、产能的崩塌伴会随着银行不良贷款飙升,为了防止信用内生性收缩和债务通缩产生的恶性循环效应,政府应积极注资购置银行不良贷款。这个时候会伴随着汇率贬值、无风险利率大幅下降和失业上升。

3.银行坏账被新增资金置换,利率、汇率和大规模失业为新经济增长点挪腾出了广阔的空间。如果政府辅之政策红利,新经济就能够快速成长,企业盈利趋势性向上的拐点形成,静待新一轮产能周期的扩张。

五、去产能的战争早已打响!90年代已经轰轰烈烈开展

以1992年邓小平南巡为标志,我国进入一轮投资高速增长的周期,重点表现为信贷与固定资产投资持续高速增长。1997年东南亚危机使得中国外部压力加大,前期投资过度扩张产生的问题,包括产能过剩、财政压力加大、企业过度举债、银行坏账率高企等进一步恶化,“去产能”已到了势在必行的地步。

1998年1月13日上海申新纺织九厂压产改革第一锤拉开了去产能改革序幕,时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以“壮士断腕”的气魄提出了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的目标。改革启动之后,经济不可避免的面临下行压力。

在此过程中,货币政策在98年之前坚持“适度从紧”基本原则,财政政策则由紧缩向扩张转变,随着过剩产能的清理,大规模剥离银行不良贷款,房改、税改和汇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引擎。

2000年11月国家经贸委宣布国企三年脱困目标顺利完成,2001年中国加入WTO,2003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长9.1%,正式进入一个新增长周期上升阶段。

1、去产能过程中的剧痛,GDP下降了一个台阶

20世纪90年代末的改革是从1998年正式开始的,随着化解产能的深入,政策不断加码,中国经济承受了经济下行和通缩压力。98和99年GDP增速分别为7.8%、7.6%,较之前经济增速明显下一台阶,CPI则在98年1月至99年6月由0.3%下降至-2.1%。这便是改革的代价!

为对抗通缩及经济下滑,我国实施了总体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98年3月至99年6月,一年期贷款利率由7.92%下降至5.85%,98、99年分别发行以基建为主的1000亿、1100亿长期国债。经济增速持续下滑,物价增速在见底后逐渐回升,但从99年6月至12月,降幅收窄至-1%。由此来看,在20世纪90年代的改革过程中,需求侧政策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2、去产能需要壮士断腕的决心,从经济下滑到企稳

90年代末,过剩产能主要集中在纺织、家电、煤炭、钢铁、石化等,随着98年去产能的推进,相关行业景气度经历了一个先下后上的过程。

从整体工业增加值看,从94年开始持续下滑,到了98年年初开始企稳,99年10月之后开始出现回升趋势。从股市表现来看,98至99年5月中旬,上证综指波动剧烈,总体向下,随着99年“519”行情的启动,上证综指大幅上涨。

从行业层面上看,过剩产能行业相关股票驱动力中业绩表现至关重要。98至99年,纺织服装、家电、煤炭、钢铁等是主要的产能过剩行业,行业市场走势与大势基本一致,但具体表现则充分体现了业绩支撑的重要性。

例如,家电行业净利增速持续低迷,在98-99年改革过程中,过剩产能中其他行业均实现上涨,家电行业则是下跌的;除此之外,在大势回调过程中,煤炭行业下探幅度更大,对应市场表现上煤炭回调过程中跌幅更大。由此来看,有业绩支撑的行业板块相对风险要更小一些,市场表现更佳。

附相关行业专家交流纪要

【】

一、去产能的真相是什么?重点清理对象时国企

以往对于媒体来说可能一直存在一个误区,认为产能与实际产量的差值就是产能过剩值。其实不然,一般来说,产能利用率达到85%便能算得上是非常好、产能利用率非常高了。在85%的产能利用率下,整个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可以得到有效恢复。

去产能的重点在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由于完全依靠市场机制,一旦连续亏损后往往便自发关停,不需要国家花太大力气去去产能。而国有企业不同,国有企业往往是地方政府的纳税大户,受地方政府扶持;同时,国有企业能够相对容易的拿到银行贷款,明明业绩很差,却可以在寒冬里硬撑着不倒;更重要的是,很多亏损的国有企业属于大型央企或国企的集团子公司,母公司会动用在其它方面的盈利去救助这些亏损子公司。

这几方面因素导致有一定数量的国有企业其实已经算得上是僵尸企业,但是仍然苟活残喘,拖累整个行业。中央政府很清楚这个情况,所以此次去产能的重点便在于国有企业。

西方国家如果出现类似产能过剩的情况,母公司都是主动关停子公司,以免整体被拖累;我国国企恰好相反,最终弄得整个行业恶性竞争,大家日子都不好过,而且母公司的行情也受拖累,这一点应该严格杜绝。

二、政府是否有专项资金保证僵尸企业人员安置?

财政部将有专款用于支持钢铁、煤炭等行业去产能。此资金根据全社会发电量征收。

财新根据2015年发电量测算,全国年度征收专项资金约为467亿元。我们估计大约30%会用于钢铁行业,即140亿元。预计整个去产能的时间周期不会太久,大约在2-3年左右。如果该项补贴能够持续3年的话,总共要花去420亿元。

而我国钢铁行业目前总资产大约在6万亿元,负债率在70%左右,即4.2万亿。1.5亿吨的产能对应的负债大约在5000亿元左右,数额很庞大,420亿元对于5000亿元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因此,该专项资金主要不是用于弥补债权人的损失,应该是用于托底维稳,解决员工的社保和再就业的最基本需求。

我国钢铁企业人均年产钢量不到400吨(其中民营企业大约在500吨/人,国有企业在300吨/人左右),如果去产能能做到以国有企业为主的话,1.5亿吨产能对应的人数大约在40-50万人,人均补贴10万元,基本上够了。至于国企内部员工安置问题,资金问题应该不是最主要的问题,关键就要看企业高层的决心了。

以下是专家与投资者问答环节:

问:人员如何安置?人均补偿多少钱?

答:前些年淘汰落后产能时,专项补偿资金是给企业的,但是今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应当继续给企业,一方面提高企业积极性,让企业积极关停落后产能,一方面也让企业去想办法解决员工安置和再就业问题。但也有人认为钱不能给企业,应当直接给个人,让企业经手会增添变数,最终落实到员工头上会打折扣。目前资金如何分配还在商讨,还没有最终确定。

问:淘汰1.5亿吨产能,将对整个社会经济造成怎样的影响?

答:僵尸企业基本上都是负资产,让僵尸企业继续生产造成的损失可能会更大。至于失业人员数量,之前社会上有专家估计会有100万人,但是据我测算,可能在40-50万人左右。我国钢厂年人均产钢量不到400吨,其中民营企业年人均在500吨左右,国企在300吨左右。此次淘汰的落后产能主要是国企,1.5亿吨对应的人数大约在40-50万人。

问:淘汰落后产能后,损失如何分担,最后如何补偿失业人员?

答:有一种说法是让优质企业去兼并这些僵尸企业,但我不认可,因为这样会连累这些优质企业。我建议直接让僵尸企业破产。最大的损失由债权人和股东来承担。因为僵尸企业基本上都是负资产,债权人和股东本来已经没有资产了,由他们来承担是理所当然的。我国钢铁行业总资产大约在6万亿,平均70%的负债率,即4.2万亿。1.5亿吨的产能对应的负债大约在5000亿元左右,数额很庞大,国家成立的专项资金与之相比杯水车薪,所以专项资金不应当主要用于弥补债权人的损失,而是应当为大量失业人员托底。

问:大量产能过剩的国企关停后,民企又会大量起来,怎么办?

答:这是市场行为,没关系。民企能存活,只要符合相关法规(包括环保等),就说明有其过人之处,不应该强制关闭。对整个行业危害最大的是亏得再多也不停产,这其中以国企为主。

问:用于钢铁的专项基金三年加起来大概400亿左右,要淘汰1.5亿吨产能,应该会不够,地方政府会有配套补助吗?

答:地方政府补助的可能性较小,因为钢厂是他们的税收大户,关停钢厂已经造成他们税收的大幅度降低了。但是上级政府的补贴倒是有可能,比如省一级政府配套补贴。关于配套补助,央企对其子公司是可以实现的,对央企来说,钱不是最主要的问题,主要是央企领导的决心。

问:专项资金的具体筹备方式是什么?前次下调电价3分钱,但是工业企业

未做相应下调,工业企业多交的这部分电价由电网代扣,并交给工业结构调整基金,约400亿,这种方法可行吗?国外之前没有先例。

答:是这种方式,我认为可行,也认可该办法。

问: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还伴随着新增产能,总体效果会不会不明显?这里说的1-1.5亿吨指的是净淘汰吗?

答:长期还将由市场容量决定。按照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钢铁总需求还会有10几年的平台期,保持在8亿吨左右。国家已经核准的产能应该还是会上,但尚未核准的就不一定能获得核准了。

问:遣散1个员工的成本是多少?

答:民企补偿一两个月工资,国企有小道消息说七八万可以,但我表示怀疑,不同年龄的需求不同,不好说。但是根据专项资金计算的话,人均在10万元左右,托底是够了。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去产能的道路注定会比较曲折,地方政府税收的损失、银行坏账的损失、国企领导的政绩和决心等等都会成为掣肘因素。但是以中央政府的决心以及相应的配套措施来看,此次去产能最终应该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