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长江商学院教授李海涛:新能源汽车热下冷思考

   2014-08-09 中国节能网1700
核心提示: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底,对获得许可在中国境内销售(包括进口)的纯电动以及符合条件的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三类新能源汽车,将免征车辆购置税。

    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底,对获得许可在中国境内销售(包括进口)的纯电动以及符合条件的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三类新能源汽车,将免征车辆购置税。

  其实早在去年,伴随着各种新能源政策的的不断落地,以及行业标杆企业特斯拉ModelS的热销,无论是中国资本市场还是实体企业,都掀起了一股新能源汽车热。

  去年以来,中国资本市场衡量新能源汽车热度的“新能源汽车指数”就开始飙涨,去年至今上涨71.5%,今年至今上涨27.5%。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在资本市场也得到了大力追捧,大量传统整车与零部件生产商开始涉足新能源汽车领域。

  但是就目前来讲,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成本即使算上政府补助是大大高于普通车辆的,而且还面临着续航里程不足,充电时间长,充电不方便,有潜在安全隐患等诸多问题。那为什么新能源汽车还这么备受追捧呢??

  新能源汽车和节能减排没有关系?

  不节能——直观地比较,内燃机的效率平均为40%,和火电效率差不多。但是输电线路平均有20%的损耗,汽车电池的充电和自放电又有30%损耗。所以在效率上电池大大输于内燃机。

  不减排——在我国,80%的电能来自于火力发电。行驶相同的距离,电动车的碳排放要远高于普通汽车。所以说,没有绿色的电能就没有绿色的电动车。

  重要原因:新能源汽车是中国汽车行业实现“弯道超车”的历史性机遇。

  汽油车方面,欧美有百年技术积累,油电混合技术方面日本优势明显。只有电动车貌似有机会。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在于车载锂电池,无论正极材料、负极材料还是电解液,中国和国外领先水平处在一个层次上,在加工性能、成本上面中国还有优势,这种核心技术的不缺失决定中国在这个行业具有弯道超车的基础。

  根本原因: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关乎国家能源安全

  2013年,中国进口原油2.82亿吨,对外依存度为57.9%。汽车工业是推动石油消耗的首要因素,目前占石油消耗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按现在的趋势,30年后汽车耗油将占总量的80%以上!

  从石油战略的角度看,中国目前的石油战略储备是45天。中国发展电动汽车的战略高度非常明显,如果中国汽车有10%换成电动汽车,那中国的石油战略储备可以增加到90天。波斯湾战争才打了41天就结束了,90天,中国基本上可以应对一场局部战争。

  站在更高的角度可能更加容易看懂目前的战略。中国从新世纪初就开始大力扶持光伏、风电等产业,2013年开始对于核能也开始支持。从风、光、核等新能源的开发,到汽车新能源的使用,正好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

  进口石油价格不可控,而且陆路、海路运输线漫长。而中国煤碳储量丰富,未来50年无短缺之忧,并不节能减排的电动车适合国情。几十年后,核能、风能、太阳能将成为电力的主要来源。有了绿色的电,自然就有了绿色的电动车。

  “新能源汽车热”下面的冷思考

  首先,中外差距依然巨大,“弯道超车”并非易事。

  由于历史原因,国内整车设计能力不够成熟,具体反映在匹配性、可靠性、操作性、平衡性、电池的布局、线路布局等方面,并且国内新能源车企对于整车设计重视不够,喜欢买成熟车型。关键零部件也需要进口,缺少传统汽车生产经验、技术的积累,关键零部件依然是绕不过去的槛。国内汽车消费文化也相对落后,新能源汽车最合适的是家庭的第二辆车,而不是第一辆。而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还是以车大、续航远等作为指标。

  其次,我们可以显著地看到中美新能源汽车的不同之处。

  虽然中美两国都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但美国市场总体来说是自下而上自发进行的,而中国企业基本上要考补贴才能维持盈亏平衡。而且光伏、风电这两个行业因为政府补贴导致严重产能过剩的教训还历历在目。

  值得庆幸的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虽然技术面没有重大突破,但是走出了认识误区。在2009以前,中国企业认为自己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直到中国企业通过研究普锐斯以后,认识到和国外差距非常之大,便开始奋起直追,发展到现在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