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14年全国土壤污染调查公报,全国土壤点位总超标率为16.1%,其中耕地点位超标率达19.4%,固体废物集中处理处置场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21.3%,我国粮食安全受到极大威胁。”来自农工界别的全国政协委员周健民在联组讨论会上说。
土地是决定粮食生产和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不能缺少的要素。周健民说,“如果没有安全优质的土壤,哪有放心的‘菜篮子’、‘米袋子’?近两年不断被曝出的‘镉大米’、‘铅污染’已经向我们发出了警示。”
目前,全国旱能浇、涝能排、肥力好的高标准粮田面积不多,大量中低产田改造尚需时日,农田水利工程配套跟不上粮食增产的需求。若遇到大的自然灾害,粮食供给依然存在变数。现在国家粮食总产量中,将近75%来自粮食主产区的800个重点产粮大县,80%商品量、90%调出量也基本由他们提供。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已经成为保住我们粮食安全的生命线。
3月5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透露,通过点位调查,目前中国土地重度污染在1%左右,其中包括耕地。韩长赋坦承,污染的土地中包括南方的一些菜田、稻田。
相对于大气、雾霾的污染,土壤的污染一般看不见,容易被忽视,但土壤的污染和大气、水不同的是,它的影响过程漫长。
周健民说,土壤污染直接影响到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但由于我国土壤污染防治起步较晚,至今国家层面尚无专门性的法律法规加以规范。有必要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战略高度,统筹规划,加快土壤防治法的立法,形成完整的土壤保护法律体系。
“2015年环保部已完成有‘土十条’之称的《土壤环境和污染治理行动计划》,并提交国务院审核;与‘土十条’相应的《土壤污染防治法》也列入了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并启动了前期工作。”周健民说,土壤污染整治是一项耗资巨大的长期性工程,需要政府、企业以及普通公众的参与。
周健民呼吁,进一步完善立法工作机制,并通过媒体公共研讨平台,广泛凝聚共识,推动土壤信息公开,保障公众对土壤防治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积极推动土壤防治法早日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