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保问题关注的增多和环境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已作为“十三五”时期重点目标任务之一被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在“走出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双赢之路”的决心下,环境治理的重要性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被反复强调,其中,对雾霾和水污染的治理目标更加明确,并首次提出节水约束目标,以及对排污企业全面实行在线监测等措施,不难看出环境治理已从总量控制转变为质量要求,结合供给侧改革,考核重点正在以倒逼经济转型的思路将从治理端向接收端转变。
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评价道,从政府工作报告中对环境治理的目标更加清晰和自我加压明显,可以看出国家对环境治理的空前力度和决心。同时,对环境治理的手段也加以明确,比如,在大气治理领域以治理雾霾为抓手,提出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超过80%的治理目标,并且提出加大工业污染源治理力度,对排污企业全面实行在线监测。这说明以治理效果为核心目标的同时对监管也做出了具体要求。
三大环境领域同步推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作为“十三五”时期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改善生态环境的重点方向。
从大气污染防治领域来看,可视性强、大众关注度高的雾霾治理成为“十三五”期间环保工作的重点方向。自2013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出台至今,火电厂烟气排放标准已经降至全球最严水平,超低排放改造等各项工作正有效推进,但大气治理仍是环保领域的重中之重,政府工作报告中对空气质量优良的天数提出明确要求,并对大气治理相关的能源结构调整、能源净化和污染车辆淘汰等作出细节部署。可见国家对大气治理有不达效果绝不罢休的决心。
具体来看,报告提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继续下降。具体措施包括着力抓好减少燃煤排放和机动车排放;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提高清洁能源比重;鼓励秸秆资源化利用,减少直接焚烧。将全面推广车用燃油国五标准,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380万辆。在重点区域实行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等举措。
在水污染防治方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分别下降2%;全面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加强农业面源污染和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推进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试点,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
值得一提的是,在水务领域节能和环保并重,报告中明确对用水量的具体下降目标做出要求,即“十三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要下降23%。结合此前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将培育以经营中水业务为主的水务公司合理形成中水回用价格,鼓励中水经营市场化。薛涛表示,节水目标明确且相对环境修复领域而言较容易落地,同时将给供水行业企业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除重拳治理大气雾霾和水污染外,土壤修复也是环保领域的重点方向之一。
在3月5日公布的中国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中的未来五年中国计划实施的100个重大工程及项目中提到,将开展1000万亩受污染耕地治理修复和4000万亩受污染耕地风险管控。同时推进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等关系国家生态安全核心地区生态修复治理。不过对此,薛涛指出,在这些修复领域存在缺乏商业模式和资金来源的老问题,实现既定目标存在落地难题。
结合不久前环保部新设“水、气、土”三司,之前土壤防治职责由自然生态保护司兼任,此后独立成司。加之年内即将落地的“土十条”,专门设立机构与针对性政策同步推进,可见土壤防治步伐加快。
供给侧改革双赢之路
随着水、大气、土壤三大环境领域在“十三五”期间持续加码,对环境的执法力度、技术创新和监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政府工作报告的2016年计划部分提出,广泛开展合同能源管理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以及明确指出,2016年将完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用好1800亿元引导基金,依法严格履行合同,充分激发社会资本参与热情。有业内人士认为,政府的积极推动和政策加码将对PPP的项目推进起到促进作用。
对此,薛涛表示,在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方面,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厂这类市政基础设施为主体的第三方治理已相对成熟,也比较容易进一步推进。工业领域的第三方治理来自企业的市场行为,政府无需过分干预,只需加强排放监督并加强引导,这方面会取得一定进展,但是全面铺开有难度。而环境修复领域的第三方治理仍需要继续探讨和摸索,随着PPP模式在制度建设上的不断完善和全面突破,其中水域方面相对容易一些,城市黑臭水体的第三方治理领域,政府支付相对有保障,商业模式接近突破,而耕地修复和农村面源污染的推进难度相对较大,仍需进一步细化和落实。
“报告中提出的走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的双赢之路,说明当前的经济发展更加注重提质增效,从供给侧改革倒逼经济转型,在工业领域的环境治理中,治污的监管和打击力度会使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加强。”薛涛认为,这体现在通过环境责任的到位,让环境成本进入生产成本中,通过产品创新和提高研发能力而增加产品附加值和档次,以此收回成本,促使工业企业升级转型或者淘汰。这本质上就是工业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措施。
薛涛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对环境治理的各方面要求,后续还需要更加细化的时间表和扶持政策,根据难易不同,时间上也会有先后顺序,比如,其中提到的垃圾分类问题,健全可再生资源回收网络比较容易达到目标,而与居民相关的垃圾收集方面的干湿分离难度较大。再比如节水目标明确,也较为容易达到。涉及工业领域的升级改造,下决心执行下去就会有显著效果。相对来说,比如秸秆资源利用、环境修复领域中的农业面源污染和耕地修复,则需要更加成熟的商业模式和资金支持来推进其落地。中期在绿色再生领域,近期在末端治理领,对环保企业来说会有大量的治理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