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大学校长李家俊,英国威尔士斯旺西大学材料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金属材料、复合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现任天津大学校长。
“将全球能源互联网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顶层设计,发布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实施意见,指导做好能源互联网发展规划。”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大学校长李家俊在两会期间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就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天津经济社会发展等话题发表了看法。
能源互联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记者:2015年9月26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提出了“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这是继“一带一路”之后提出的又一重大倡议,倡议提出后,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广泛共识。您对天津如何服务全球能源互联网和“一带一路”建设有什么观点?
李家俊:我国已基本具备主导推进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条件基础。从战略层面看,全球能源互联网构想与“一带一路”战略高度契合,将在互联互通、能源安全、经贸往来等方面对“一带一路”形成强力支撑,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将赋予全球能源互联网国家力量。从实践层面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天津大学等高校联合国家电网公司在特高压、智能电网等领域,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方面,我国拥有世界清洁能源装机规模最大的电网。特别是建成“三交四直”7项特高压工程,蒙古—天津等一批跨国输电工程也在规划建设,使全球能源互联网具备了跨国跨区的实践基础。
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三部委经国务院授权,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了在能源基础设施合作方面,推进跨境电力与输电通道建设,积极开展区域电网升级改造合作。通过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以能源建设带动经济合作,以能源互联互通带动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智能电网在全球广泛应用,强化能源与电力技术创新,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天津在“一带一路”战略中主要表现在天津的核心战略资源。天津港是国内唯一一个同时拥有4条铁路通往欧洲陆桥的港口。确立天津港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东部沿海港口重要桥头堡的定位,也就确立了天津在服务“一带一路”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无论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与自贸区建设,还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天津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这一构想,恰恰与“一带一路”战略高度契合。以“一带一路”为突破口,加快能源互联网建设,已经成为驱动经济发展转型的必然趋势。
特高压工程建设战略意义重要
记者:“十三五”时期是实现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第一阶段目标的重要阶段。当前,我国许多省市正在加快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迎接全球能源变革新时代的到来。您认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关键在哪里?
李家俊:我比较赞成将发展特高压纳入国家“十三五”能源电力规划,进一步加大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建设力度,加快能源互联互通、优化配置。
近年来,京津冀乃至全国一些地区电力需求持续快速增长,由于一次能源资源匮乏,土地和环保空间有限,电力供需矛盾日益凸显,而且,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大规模接受区外电力的要求极为迫切。为落实国务院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家能源局提出建设12条西电东送输电通道,标志着特高压电网进入全面大规模建设发展的新阶段。
对于天津市来说,特高压建设可以考虑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天津位于中蒙俄经济走廊节点,具有“桥头堡”功能。建设一批以蒙古—天津等特高压工程为代表的跨国互联互通电力通道,进一步提高天津供电保障水平。
因此,蒙西—天津南工程的建设对于促进蒙西、晋北能源基地开发,加快内蒙古、山西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满足京津冀地区用电负荷增长的需求,落实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蒙西—天津南工程与锡盟—山东等特高压交流工程形成互联,将有力支撑华北特高压交直流主网架构建,充分发挥特高压交流大容量、远距离、多落点和网络功能优势,大幅提高西电东送能力,有效缓解京津冀地区用电紧张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