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中国移动易芝玲:5G时代业务、技术、运营模式都将变革

   2016-03-14 通信世界周刊3080
核心提示:为了应对千倍流量增长需求,运营商需要增加投入新建5G网络,还要协调好现网之间以及与其他运营商之间的基站、光纤和频谱等资源整合优化,实现

为了应对千倍流量增长需求,运营商需要增加投入新建5G网络,还要协调好现网之间以及与其他运营商之间的基站、光纤和频谱等资源整合优化,实现多网互联互通和统一运维,维持能耗在现有水平不显著增加。另外,由于移动互联网OTT业务的冲击,运营商需要转型运营模式,提供优质的低资费个性化内容和服务,并相应创新计费、收费和盈利模式。

5G带来的革命将是方方面面的,未来移动通信论坛日前与中国移动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易芝玲博士进行了交流。从用户体验角度出发,易芝玲博士分析了5G时代业务的变革、技术的演进方向和运营模式的转变。

业务应用的飞跃和全新的用户体验在5G时代将如何体现?

Q:有观点认为“从3G到4G,移动通信业务方面可能没有质的变化,只是在通信质量上得到了改观,而从4G到5G,移动通信业务会有很大的飞跃”,您是否赞同这一观点,在您看来5G移动数据业务类型与目前相比会有哪些变革?

易芝玲:上述观点是一个比较主观的判断。2G时代是语音为主,3G/4G时代都是数据为主, 4G对应3G来说,虽然性质类似,但在速率、数据量等方面还是有非常大提升的,比如峰值速率已比3G时代至少提高了10倍,而且,往往量的变化也会引起质的变化。但我们也同时看到,这种量变已经给运营商的业务模式带来了巨大压力。未来运营商将向以移动互联网为中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运营模式转型,提供更丰富、更个性化和更有价值的业务体验,并以5G作为各类用户体验往极致发展的技术支撑,真正实现“信息随心至,万物触手及”。

Q:“以用户为中心”一直是移动通信发展的重要研发思路,而在5G的愿景中,“提供全新的用户体验”这一特征尤为凸显,5G时代的“以用户为中心”的涵义与之前相比的不同之处在哪,将如何得到体现?

易芝玲:“以用户为中心”一直是移动通信系统设计与运营的愿景,目标是让用户随时随地享受到所需的服务。很显然,这需要网络具备强大的容量和无缝覆盖能力,并提供丰富的业务和服务。5G前的技术研发和标准化一直以此为目标,例如新空口技术带来的通信速率的提升、网络结构扁平化带来的网络响应时间的减少、终端/芯片/显示技术的发展带来的用户新应用、新体验。

在用户体验的保障上,5G需要更上一层楼。例如,未来云计算、云存储普及化,每个用户的速率体验要求几乎是上不封顶的;虚拟/增强现实需要提供给用户无缝的感知;自动驾驶要求网络“零”延时保证用户安全等等。以此为出发点,5G系统在需求指标的确定上,更大程度上体现了“以用户为中心”的思想,首次提出了“用户体验速率”这一指标。同时,除了性能指标外,更增加了三个效率指标。其中,成本/能耗效率都是跟用户息息相关的。

直接影响用户感受的网络技术和终端技术在5G时代又将迎来哪些变革?

Q:在众多性能指标中,您认为哪些指标对用户的体验影响最大?

易芝玲:目前业界一致认可的5G关键性能指标包括:用户体验速率、端到端时延、流量密度、连接数密度、峰值速率、移动性。这些指标中,“用户体验速率”是专门针对用户体验而定义的,它是真实网络环境下用户可获得的最低传输速率,是让用户随时随地可以最低限度接入网络的能力,它将为用户带来永远在线的体验,犹如2G语音业务一样。另一个影响用户体验的是“端到端时延”,5G将致力于提供“零时延”接入体验,在绝大部分场所中,用户将感知不到接入网络以及访问网络所需的时延。

Q:与网络技术相比,用户也许更加关注终端的变化,在5G时代终端会有很大的变革吗?

易芝玲:随着终端相关技术不断创新突破,5G时代终端可能在如下几个方面得到增强或变革:一是在产品形态上,软屏技术、可穿戴形态将普及,多类新功能可植入,外观多样化;二是在功能上,计算能力、存储能力和续航能力更强大,应用更丰富,具备全息显示和增强现实能力,可能还有多终端组合功能,形成小型个人媒体中心;三是在人机接口上,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常规手段得到增强,例如新的显示技术(软屏、投影/全息、眼镜)不仅摆脱目前大屏智能机的设计限制,而且使得交互更人性化,此外,脑电波感应技术可能促发新的人机交互方式;四是更安全,价格更低,更环保。

为了构建一个智能且优质的网络,运营商在5G时代将面临哪些挑战?

Q:您认为在5G时代用户是否有希望同时赢得高质量的服务和低成本的消费?

易芝玲:用户永远希望“物美价廉”,20年来,移动通信正是在 “提升服务质量、降低资费标准”中不断得到发展。同样,5G正寻求技术的突破和业务模式的创新,在提升通信业务质量同时,努力降低单比特成本。低成本消费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目前一些运营商开始和互联网公司签署免费流量协议,而部分虚拟运营商甚至推出了免费套餐。当然,低成本不仅仅体现在低资费这一层面,还将体现在支出所获得的良好体验和高收益等方面。

Q:在5G时代运营商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易芝玲:主要挑战在于如何保持可持续运营,具体在两个方面,一是网络建设优化,二是业务模式创新。为了应对千倍流量增长需求,运营商需要增加投入新建5G网络,还要协调好与现网之间,以及其他运营商之间的基站、光纤和频谱等资源整合优化,实现多网互联互通和统一运维,维持能耗在现有水平不显著增加。另外,由于移动互联网OTT业务的冲击,运营商需要转型运营模式,提供优质的低资费的个性化内容和服务,并相应创新计费、收费和盈利模式。

Q:在您看来5G时代的运营模式将会发生哪些变化?虚拟运营商如何影响5G?

易芝玲:如果说5G时代是真正的移动互联网时代,那么5G时代的运营模式将很大程度采用互联网思维。随着5G通信接入能力的增强,运营模式将向“流量免费、内容收费”转化。虚拟运营商的出现也证明了这一趋势,虚拟运营商是移动业务市场细化的必然结果,一定程度上将倒逼通信行业改革以及业务和服务的创新。但目前来看,虚拟运营商在大众市场上对传统运营商还没有大的冲击。他们最初的切入点都具备一定的行业特色,比如电商、支付等。未来随着基础网络设施共建共享的逐步深入,传统运营商也会越来越“虚拟”化。这是未来网络低成本运营、社会公共资源高效利用的必然发展方向。

相关:

中国移动提速5G

在不久前落幕的MWC2016上中国移动联合设备商展示了面向5G的未来网络架构设计理念及网络切片原型系统,正式发布了最新型5G高频原型机,并展示了10Gbps+大流量和beam-tracking等关键技术。在4G趋于成熟之际,中国移动在5G研发和部署上的速度已越来越快了。

截至目前中国移动TD-LTE基站达到140万,已完成国内300余城市的载波聚合部署,2016年上半年VoLTE商用城市超过260个,下半年实现融合通信(RCS)商用。

在此基础上,中国移动董事长尚冰对于5G发展提出4个目标,一是加快4G发展,增强连接服务能力;二是加强国际合作,推进全球无缝连接;三是打造开放体系,布局窄带物联产业;四是推进5G标准进程,构建新型生态环境。

同时,中国移动与首批11家合作伙伴成立了“中国移动5G联合创新中心”,以构建跨行业融合创新的产业生态。

中国移动副总裁李正茂表示,“5G联合创新中心”旨在4G向5G演进过程中,围绕基础通信能力、物联网、车联网、工业互联网、云端机器人、虚拟/增强现实等领域,依托开放实验室,与产业伙伴联合开展业务应用和产品创新。

据悉,目前已加入5G联合创新中心的合作伙伴有华为、中兴、爱立信、诺基亚、高通、大唐、英特尔、Keysight、北京首钢自动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海尔、海信。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