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环保战线上的“火眼金睛”

   2016-03-17 浙江工人日报 3100
核心提示:他曾和战友凌晨4点乔装打扮进入违法生产企业,锁定案件证据;他曾为查证废油去向,驱车1000多公里,历时26个小时追踪非法运输车辆;他曾在衢州连

他曾和“战友”凌晨4点乔装打扮进入违法生产企业,锁定案件证据;他曾为查证废油去向,驱车1000多公里,历时26个小时追踪非法运输车辆;他曾在衢州连续蹲点7天,查获金帆达倾倒危废大案……他就是沙剑飞,杭州市环保局监察支队科长,人称“沙一刀”,更是监察战线上的“火眼金睛”。

40岁的沙剑飞入行9年,在没有亲临现场、收集到污染企业违法排污的外围情况下,他对疑似的污染企业,不盲目下判断,也不轻易打草惊蛇。每次执法,都是基于收集的证据,能完整地形成一条证据链,这是沙剑飞的执法底线。

2014年7月初,沙剑飞接到一条模糊的线索:有人在杭州萧山非法收购废旧铅酸蓄电池,并就地拆解。

“拿到线索时,我很兴奋,因为凭直觉,如果能顺利查办下去,这是一个会引起轰动的环境违法案件。”沙剑飞说。

被举报的地点位于萧山区所前镇兴达路。沙剑飞和“战友”多次商量,决定先对企业布控,日夜盯梢,摸清外围情况。

怕被反盯梢,于是每天换车。起先盯了十五六天,把支队内所有的小车都换遍了。

沙剑飞发现:农用货车进去时候尾部塌塌的,但是出来时尾部上翘。显然,开入时车辆负荷很大,进去是卸货的。

“一家废品收购站,经常收购这么重的东西,按照线人的说法,极有可能是废旧铅酸蓄电池。”沙剑飞表示。

收购之后,他们是怎样处置大量的废旧电瓶的?于是,大家派出一辆车,决定跟踪大货车,看看大货车的去向。

过程很顺利,发现了废旧电瓶的拆解点、炼铅窝点,分别位于绍兴县杨汛桥镇马社村附近的一座山下和绍兴市滨海工业区。

经过多日蹲点与跟踪,2014年7月23日,时机成熟,窝点被捣毁。控制涉案人员40名,扣押废旧铅酸电池400余吨,非法提炼的成品铅块20余吨,涉案金额1800余万元。这也是杭州市历史上涉案人数最多、案值最大的环境污染犯罪案件。

起初,这是一条不确定的线索。但是根据沙剑飞判断,这是一条难得的好线索。

“按照常规的办案方式,根据举报,可以直入窝点,将窝点捣毁,办案快速且易操作。但是现在的犯罪嫌疑人已经越来越懂得‘战术’,不是这么容易对付的。”沙剑飞的风格是必须坐实案件,再采取行动。简单地说,就是不打草惊蛇,还可顺藤摸瓜。

在复杂的案件中,运用这种方法非常有效。事实也证明,此案因为前期的调查取证做到了极致,不但没有引起犯罪嫌疑人的警觉,让犯罪嫌疑人在后期也无从狡辩。

沙剑飞坦言,调查中,最喜欢的是走访式的调查,亲自到犯罪现场周围,问问周边的老百姓,观察周边的情况,虽然效率不高,但是调查得更精准。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