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环境监测仪器行业2014年发展综述

   2016-03-17 |2410
核心提示:2014年环境监测行业发展概况:在2014年的统计调查中,参与调查的企业共计60家,其中,国内企业54家,约占统计总数的90%;外资企业数量6家,约占

2014年环境监测行业发展概况:在2014年的统计调查中,参与调查的企业共计60家,其中,国内企业54家,约占统计总数的90%;外资企业数量6家,约占统计总数的10%。参与调查的企业包括了国内外大、中、小型环境监测设备制造商、集成商、服务商;业务范围涵盖了废水、废气、环境空气、地表水等各个环境监测相关领域。其中,涉及烟尘烟气监测设备销售的企业36家,涉及水质监测设备销售的企业38家,涉及环境空气监测设备销售的企业15家,涉及采样器销售的企业6家。被调查企业市场区域覆盖了几乎全国所有省份和地区,环境监测各个领域的主要骨干企业、对各地区市场占有率有影响的企业都在此次调查范围内。同时,调查的样本与2013年无论在数量还是在结构上,基本一致。

1.1行业发展政策环境

环境监测仪器行业是政策驱动型行业,在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大气十条”)出台之后,虽有各种政策不断出台,但由于并无强力政策,因此2014年行业的政策环境较为平稳。

2014年5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国办发〔2014〕23号),进一步硬化节能减排降碳指标、量化任务、强化措施,对今明两年节能减排降碳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坚持用“铁规”和“铁腕”推进节能减排,从调整优化结构、推动技术进步、加强和改善管理等方面挖掘潜力,加大了对污染特别是大气和水污染治理的力度,确保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该行动方案是环境监测仪器行业近两年发展的总体纲要。

2014年5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国办发〔2014〕21号),该办法适用于对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的年度考核和终期考核,对未通过考核的地区处罚做了规定。

2014年7月,环境保护部会同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14)、《锡、锑、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770-2014)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四阶段)》(GB20891-2014)等四项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

该四项标准也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举措之一。其中,《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代替(GB13271-2001)施行,取消了按功能区和锅炉容量执行不同排放限值的规定,提高了各项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2014年11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编制的《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指出,到2018年完成40万蒸吨燃煤锅炉的节能改造。

2014年9月19日,国家发改委、环保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发改能源〔2014〕2093号),对燃煤机组供电能耗、污染物排放、煤炭消费占比等指标做出了明确,进一步指明了未来煤电发展的方向,尤其是对“在大气污染物排放上燃煤发电机组可以向燃气轮机组看齐”这样一个基本判断,很好地回答了目前业内关于“超洁净排放”“近零排放”“超低排放”该如何布局和推进的问题。

2014年12月5日,环保部发布《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方案》(环发〔2014〕177号),提出2017年全国石化行业基本完成VOCs综合整治工作,建成VOCs监测监控体系,VOCs排放总量较2014年削减30%以上的目标,标志着我国VOCs治理行业政策出台进入实质性阶段。

2014年,国家主要围绕大气污染治理推出了多项政策,体现了国家对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重视。这些政策的颁布与实施对2014年环境监测尤其是大气监测产生了较大影响。

1.2行业发展概况

1.2.1行业调查情况说明

在2014年的统计调查中,参与调查的企业共计60家,其中,国内企业54家,约占统计总数的90%;外资企业数量6家,约占统计总数的10%。参与调查的企业包括了国内外大、中、小型环境监测设备制造商、集成商、服务商;业务范围涵盖了废水、废气、环境空气、地表水等各个环境监测相关领域。其中,涉及烟尘烟气监测设备销售的企业36家,涉及水质监测设备销售的企业38家,涉及环境空气监测设备销售的企业15家,涉及采样器销售的企业6家。被调查企业市场区域覆盖了几乎全国所有省份和地区,环境监测各个领域的主要骨干企业、对各地区市场占有率有影响的企业都在此次调查范围内。同时,调查的样本与2013年无论在数量还是在结构上,基本一致。

因此,本次调查的企业数量、类型、市场占有率、市场规模等数据,都能较准确地反应行业的发展现状,与2013年的对比也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1.2.2行业总体发展状况

(1)环境监测产品市场规模与增长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共销售各类环境监测产品43,232台(套),同比增长率达25.31%(见图1)。充分体现了环境监测监管趋严以及不断涌现的新监测指标和监测范围的扩大,仍然让这个市场保持了较强的发展势头。但与销量的高增长率相比,销售收入的增长率表现得差强人意,2014年我国监测产品市场销售收入为61亿元,同比增长率为5.17%(见图2)。一方面,是因为监测产品整体价格下降导致;另一方面也说明2014年的监测产品结构有所变化。

(2)环境监测行业发展情况与增长

2014年,行业的主要企业资产规模总额达到226亿元,同比增长7.62%。全年利税总额达到14亿元,同比增长55.56%(见图3、图4)。

2014年,我国环境监测仪器行业主要企业的从业人数为9780人,同比减少9%(见图5)。

环境监测仪器

从以上参与调查企业的资产总额、利税总额以及行业从业人数的增长情况来看,2014年环境监测仪器企业在发展上总体是较平稳的,有一些领先企业通过并购等方式发展壮大,提升实力,但也有一些企业在各方面都在退步。这一方面是竞争激烈所致,另一方面则是企业根据市场情况调整自身资源配置的结果。

(3)环境监测行业结构

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环境监测仪器在产品结构方面,占比最大的是采样器,其次是水质设备,然后是烟尘烟气设备(见图6)。

环境监测仪器

2014年,我国环境监测仪器市场销量在各区域的分布如图7所示,北京、山东、河北、江苏、浙江位于监测行业投入的前五位,这一方面与这些地区的污染程度相关,更重要的是和当地的环保监管和环保投入力度息息相关。另外,排名前十位省市的监测投入占整个监测市场的72%,表明了整个行业在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性。

环境监测仪器

(4)环境监测技术研发情况

在技术研发投入方面,2014年行业主要企业的研发投入为5.6亿元,同比增长12%;技术研发投入占总体市场销售收入的比例为9.18%。相比2013年技术研发投入占总体市场销售收入的8.62%,这个比例增加了0.56个百分点。在价格下降、利润空间下滑的整体市场发展趋势下,该比例的提高充分体现了业内企业对于技术研发的重视。但对于一些高新领域的监测仪器,国内企业的研发投入仍然不够,研发速度缓慢,研发能力也偏低,一些高端技术仍然没有实现突破。

(5)环境监测行业竞争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环境监测行业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销售收入达37.7亿元,占市场总体销售收入的61.8%。与2013年排名前十位的企业相比,虽然排名有所变动,但骨干企业的发展还是较为稳定的,而且前十位企业的销售收入在市场总体销售收入上的占比,与2013年的61.49%相比,基本持平。这说明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环境监测行业的领先企业格局基本已形成。

2014年,行业中各领先企业不断强化自身具有优势的领域和产品,同时一些实力雄厚的企业也在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扩展新领域,虽然其带来的收入比例仍不高,但为后续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整个监测行业的持续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行业整体的毛利率在2014年有所下滑,这是整体产品价格下滑导致的,价格的下降一方面反映部分环境监测产品,尤其是一些低端产品已经进入成熟阶段,产品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企业只能靠低价格来占领市场;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行业存在低价恶性竞争现象。

1.2.3细分行业发展状况

(1)烟气监测设备:更新换代,增长平稳

“十一五”后,烟气监测设备的爆发式增长期已经过去,市场进入平稳期,2014年我国烟气监测设备的销量实现了23.97%的增长率,达到10,823台(见图8)。目前,新增指标的监测、监测面的扩大以及仪器自身的更新换代是烟气监测设备市场增长的动力。

环境监测仪器

(2)环境空气监测设备:需求释放,略有波动

空气质量监测需求已经爆发,无论在收入还是销量上,环境空气监测设备占总体监测市场的比例逐年递增,2014年虽然略有降低,但不影响其整体增长趋势(见图9)。环境空气监测设备增长的主要原因如下:

1)指标扩容有效带动了我国大气监测市场发展。根据之前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000),我国的环境空气污染物监测基本项目包括SO2、NOx和PM103项,随着2012年《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颁布,基本项目大幅扩容至6项,在原先3项基础上新增了PM2.5、O3和CO3项指标。根据《国家环境监测“十二五”规划》,我国部分省会城市和有条件的空气背景监测站将开展温室气体监测示范,并要求在部分地区开展挥发性有机物监测试点,同时加强对汞等重金属特征污染因子的监测示范。

2)监测范围扩容。2012年,国家要求国家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由113个重点城市扩大到地级以上城市(包括部分州、盟所在地的县级市)共338个城市,国控城市监测点位由原来的661个增加至1436个。

环境监测仪器

(3)水质监测设备:增长平稳,不断扩容

水质监测设备近几年来基本保持了较为平稳的增长,我国对水质安全的投资力度日益加大,在以政府为主体的投资下,水质监测器、水质分析仪市场不断扩容(见图10)。

环境监测仪器

1.2.4行业特点与动态

(1)监测设备在高新监测领域仍以进口为主,但国产化率不断提升

环境监测设备行业从产业链来看,主要分为分析仪器及配件制造、成套系统集成、生产、销售和服务几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更需要研究开发实力。目前,国外知名分析仪器厂商主要以前端的标准化分析仪器和配件产品的推广和销售业务为主,系统集成业务为辅。国内企业主要从事后端的系统集成和运营服务工作,部分企业同时也从事分析仪器制造业务,但以中低端仪器为主。凭借地域优势及强大的销售服务体系,在环境监测设备市场,国内仪器所占份额正在逐年提升,同时国内企业也逐渐在向产业链前端攀升。

对于一些新出现的监测领域,国内企业很多都达不到要求。比如最近两年的烟气汞监测设备、PM2.5监测设备、超低量程监测设备、烟尘监测设备的采购中,大部分市场份额被进口产品占领。但随着该细分市场的发展,国内厂商会很快跟进,并逐步通过价格优势来抢占市场。

未来在环境监测系统信息一体化和第三方运维的大趋势下,考虑信息安全、成本差距等因素,以及国产设备性能逐步被认可,政府采购将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产品加大倾斜,监测设备国产化率会进一步提升。

(2)并购已经成为业内领先企业发展壮大的主要途径

环境监测行业门类众多,每个子行业所处的行业生命周期不尽相同,靠单一产品很难做大做强。近年来,一些业内领先企业通过并购快速增强实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领先企业同时通过并购整合和投资经营,可迅速整合产业链,延长产品线,提升技术服务水平,快速抢占市场制高点。

伴随中国环境监测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企业并购速度将进一步提升,“外延收购+持续研发”的模式将成为本土企业构筑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3)以运营服务带动设备销售创新模式不断涌现

2014年,各种以运营方投资免费为企业更换监测设备为基础的创新模式不断涌现,如青岛市、福建三明市、贵州省等。这些创新模式中,运营方使用自有设备进行统一建设,既减少了建设成本,也降低了维护费用。对于环保部门来说,方便了管理;对于运营方来说,运营期满后自有监测设备在本区域占有率将大大提升,有利于占领区域市场。这样的模式正在成为各家厂商占领市场的一种新常态。

(4)市场竞争激烈,低价竞争已现

我国环境监测仪器行业持续地快速发展,目前已进入激烈市场竞争时期,尤其在2014年,价格战已屡见不鲜。一方面,一些实力雄厚的企业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采用低价策略来挤走一些对手;另一方面,部分地方和企业对设备要求不高,这就给一些低端、压价的企业提供了市场;一些地方还存在地方保护,当地企业往往被优先选定。市场不仅受到国内大批企业的低价冲击,一些国外企业,在政府采购方面也存在部分低价竞争的情况。

(5)监测数据造假的问题依然存在

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减轻考核压力、实现环境质量达标等目的,行政管理部门指使监测站编造、篡改监测数据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政府和环保部门的公信力,对监测系统也造成了非常大的伤害。

2行业发展趋势

2.1发展趋势预测

(1)政策与市场共同推动,环境监测行业迎来新发展

新《环境保护法》于201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明确了建立环境监测数据共享机制和环境污染公共监测预警机制,重点企业排污需接受社会监督,并首提对违法排放可采取按日连续处罚、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停业关闭、追究刑事责任等措施极大抬升了企业环保违法违规成本。

实施环保目标责任制和考评制度、对环境事件主要地方官员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记过、记大过或者降级、撤职直至开除等处分也将倒逼地方官员加强环保监管动力。司法和政策加强约束有望增加环境和污染源监测的需求,将推动监测行业高速增长。另一方面,随着排污权交易、环境税等工具的逐步完善,我国环保行业逐步进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靠机制倒逼污染控制的新阶段。碳排放权交易稳步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望在2016年开始运行。在此基调下,环境数据与容量的有效测定是一切的前提,市场机制将推动监测行业快速发展。

在政策与市场机制的双重推动下,我国环境监测将呈现指标更加严格、监测介质更加多样的趋势,同时,环境监测将从过去单一指标监测,发展到多指标、多维度、综合监测的水平,监测强度和监测范围都将提升。

(2)信息公开将对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要求更高

环保部践行“监测为民”的宗旨,环境监测信息发布将呈现新特点:一是空气质量信息全面公开;二是按要求及时发布各类环境质量监测信息;三是进一步拓展信息发布渠道。未来,严格的信息公开对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对监测设备的各项性能以及监测企业的服务也都将提出更高要求。

(3)环境监测设备将向全方位领域监测发展

未来监测设备的发展趋势必将是在价格更低、易于维护、运行稳定、适应恶劣环境等基础上,向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同时由较窄领域监测向全方位领域监测的方向发展,由单纯的地面环境监测向与遥感环境监测相结合的方向发展。持续推进环境遥感与地面生态环境监测已成为环保部未来的工作重点。未来将建立基本覆盖全国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地面监测站点,加强环境专用卫星与无人机的监测能力建设,逐步构建天地一体化的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4)环境监测将逐渐发展为企业提供数据服务价值的模式

随着政府购买服务逐渐在环境监测领域推广,环境监测领域数据资源将整合其他信息,并进一步开发和共享,从而为企业或政府的环境管理提供数据协同和挖掘服务,同时结合环境模型、评价方法等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另一方面,随着排污权交易、碳排放交易在全国的逐步推广,对于排污企业来说,同样也需要各种环境管理数据及分析,从而管理好自身的各项环境交易指标,并进而通过节能环保的精细化管理而获益。在政府及污染企业对环境监测数据价值的需求过程中,环境监测企业的商业模式也在发生变化,监测企业正在沿着设备供应商、系统集成商到运营服务商,进而向数据服务价值提供商的路径进化。未来,环境监测企业提供的不仅是设备或服务,而是数据价值。

(5)越来越多的各类资本将进入环境监测领域并推动产业全面发展

近年来环境监测企业借助资本来发展壮大的意识越来越强,而各种创新的商业模式也催生了环境监测企业借助各类资本快速发展的内在需求。在内在需求巨大、市场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各类资本进入环境监测领域,无论是产业资本的介入、股权资本的促进还是并购整合等都将推动环境监测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6)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将成为新常态

2015年2月,环保部发布《关于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全面放开服务性监测市场,有序放开公益性、监督性监测领域,扶持环境监测行业协会或第三方机构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环境监测服务实行单一管理体制,在环境保护领域日益扩大、环境监测任务快速增加和环境管理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环境监测任务,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已迫在眉睫。监测市场化形成后,企业可以选择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其进行监测,大大降低了政府监测站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因此,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已成为环境保护改革大趋势,未来将实现环保系统环境监测机构和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2.2行业热点预测

(1)大气监测:市场潜力大,将持续高速发展

我国环境污染问题严重,以及监测系统建设起点时间晚的特征决定了我国大气监测系统建设的进度将较国外更快,周期更短。因此,“十二五”期间,我国除将完成接近1500个PM2.5监测国控站点的建设以外,未来省控、市控及县控监测点以及更广泛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大气背景监测网、农村背景站、工业区监测、道路周边监测网的建设将会带来环境空气监测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污染源烟气监测方面,一方面,《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将成为未来烟气监测增长的主要动力;另一方面,超低排放的推广虽然一直伴随着经济性方面的争议,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国产产品的兴起,超低排放的成本将有很大幅度的降低,未来将会成为环境监测的一个热点;最后环保部门提出为落实新《环境保护法》要求,将持续推进排污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也将推动污染源烟气监测的发展。

(2)VOCs监测:政策推动潜在需求即将爆发

挥发性有机物(VOCs)系PM2.5和臭氧形成重要前体物质,但监测系统和法律标准的缺失导致了我国VOCs治理发展缓慢,产业整体规模较小。随着近年来各项相关政策的推出,尤其是2014年底《关于印发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方案的通知》的颁布,以及VOCs被纳入“十三五”规划编制指南,VOCs治理和监测正式开启。

目前,北京、天津、河北、广东、浙江及江苏等省市相继出台政策规划,大力推进VOCs监测治理。涉及VOCs排放的行业达100多个,目前国家只有12项行业标准(另有3项综合性排放标准),未来将要针对每个行业制定一个标准,目前正在研究制定的标准共14项有望在2015年颁布实施,预计3年后,VOCs排放标准体系将全部完成。从美国等发达国家经验看,排放标准制定为VOCs监测治理提供了依据,对行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另外,排污收费制度有望在2015年出台,高费率将进一步促进企业减排并拉动VOCs监测需求。

(3)水质监测:“水十条”带来发展良机

从各国环境监测市场的结构来看,水质监测市场较大气监测市场更大,2015年4月,国家出台《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5〕17号),加上《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管理办法》《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等利好政策,可以预见,水质监测系统将在国内快速普及,行业发展前景看好。

1)水源地监控将快速完成61项指标的监测能力建设;

2)国家重点监控废水排放企业和污水处理厂需新建或升级现有排污监控能力,并且住建部在2015年1月颁布《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管理办法》,要求从2015年3月1日起,所有被列入重点监测企业名录里的企业,安装在线水污染物自动检测设备,并与环保监控设备联网,污染源监测有望借污水证契机爆发;

3)国控和省控的约550万平方公里地下水覆盖面积将建设污染监测系统。全国338个水源地保护城市、861个定期监测水源地保护区需落实61项指标监测能力的建设;

4)环保部发布《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提出建立国控+省控地下水监测系统的要求,因而地下水监测产品方面也将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4)智慧环保:商业模式日渐清晰,有望全面发展

“智慧环保”是在原有“数字环保”的基础上,借助物联网技术,把感应器和装备嵌入到各种环境监控对象(物体)中,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将环保领域物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环境业务系统的整合,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实现环境管理和决策的“智慧”。“智慧环保”是“数字环保”概念的延伸和拓展,是信息技术进步的必然趋势。而且资源使用缺乏效率、差异化排污费以及环保部围绕降低环境风险,不断强化环境应急与预警监测的工作重点也将推动“智慧环保”的大发展。

“智慧环保”美好的前景吸引了大量环保企业进入,国家示范工程的实施也为行业发展提供了项目经验。未来,在众多政府、企业的合力探索下,商业模式将日渐清晰,并全面发展起来。

3行业发展建议

3.1给政府相关部门的建议

针对目前环境监测行业存在的问题以及行业发展趋势,建议政府相关部门:

1)健全法治,重点围绕环保法的实施,全面推进环保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体系的建设,充分发挥政策的引领作用。

2)加强监管力度,同时简政放权,拓宽政府环境服务的供给渠道,积极推动各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环境服务。

3)增加对环境监测技术的科研投入。通过各种扶持政策,引导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方向,推进监测设备产业化和技术升级。同时促进监测设备科研与生产结合,鼓励生产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采取多种方式开展技术合作,加快环境监测技术的成果转化。

4)应在融资、税收等方面支持环境监测企业,并引导各类社会资本进入环境监测行业,从而帮助监测企业做强做大,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建立核心竞争力,并产生更多生产监测设备的骨干企业。

3.2给企业的建议

中国环境监测行业已经扬帆起航,面对新形势、新常态,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企业,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要抓住机遇,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实现自身实力的提升,避免陷入价格战的泥潭:

1)科技创新,企业要不断加大关键技术的研发力度,担当起行业技术先导的重任,力争在一些制约行业发展的重点难点方向上取得突破。

2)模式创新,政府购买环境服务已成为新常态,而提供数据价值商业模式也将是未来发展趋势,企业要积极主动探索各种能满足需求方又符合目前产业发展趋势的新模式,聚焦难点问题,促进环境监测行业由传统的装备制造为主逐步向服务业为主的转型升级。

3)市场创新,环境监测企业要积极探索新的市场化机制,除了并购,还需要探索更多的途径,如借助资本力量或者金融支持,或者走出国门等。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