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垃圾楼清运模式亟待革新 北京试点定时收运垃圾

   2016-03-18 北京晚报2880
核心提示:育菲园东里6号楼前垃圾棚难题有望破解?本市试点定时清运拟取消垃圾楼上周五,育菲园东里6号楼门口,老吴正拿着扫帚把被风吹到楼门口的垃圾袋扫回

育菲园东里6号楼前垃圾棚难题有望破解?

本市试点定时清运拟取消垃圾楼

上周五,育菲园东里6号楼门口,老吴正拿着扫帚把被风吹到楼门口的垃圾袋扫回垃圾站——正对着6号楼门20多米,坐落着一个垃圾棚,两米多高的简易平房,双开的铁门,时至下午,已经堆满了生活垃圾和厨余垃圾。

“等到了夏天,吃水果的多了,还不知道怎么味儿呢。”老吴三年多以前搬来育菲园东里6号楼,不久之后,楼门口就出现了这个垃圾棚。从此以后,全社区的生活垃圾和附近饭馆、旅馆等营业场所的垃圾,就全运往这里临时堆放、再由垃圾车运走。

即使只是一两天的临时堆放,也让6号楼的居民苦不堪言:春天刮风、夏天飘味儿,一旦垃圾车来得不及时,垃圾爆仓,甚至能直逼楼门。

垃圾棚是谁建的?为什么选择建在6号楼门口?物业和街道面对6号楼居民的反映为何一直无法整改?

20多栋楼和附近商户垃圾全堆这儿

地铁十号线首经贸站东北口附近,通过一条小巷里的小门就能到达育菲园东里。虽然共享“育菲园东里”这个地理位置,但社区内的20多栋楼被几条小路分隔成了相对独立的几个小院,有的开放管理,有的设置门禁。

北京晚报记者在探访时发现,虽然育菲园东里是上世纪建造的老社区,但卫生情况还是比较好的,路面干净整洁,每个小路口都立着呼吁垃圾减量和垃圾分类的倡议牌以及相应的分类垃圾桶。

唯一的例外就是由3号楼、5号楼、6号楼和7号楼围成的小院,原因在于,整个育菲园东里社区20多栋楼和附近商户的垃圾,将全部在6号楼正对面的垃圾棚里进行集中。

“我们每天都要去社区里把垃圾拉出来,堆到这里,然后垃圾车再过来拉。”负责将全社区垃圾进行集中的是一对操着四川口音的老夫妇,他们要用小垃圾车把社区垃圾桶里的垃圾运到这里来,剩下的事就是等待大垃圾车来清运。

老大爷说,不仅是全社区的生活垃圾,临街的3号楼底商很多时候也会直接把垃圾扔到这个垃圾棚里来。紧靠丰台东路的育菲园东里3号楼,其一层已全部作为底商出租,大多用作饭店、旅馆,而育菲园东里的居民人数保守估计在2000人以上。因此,垃圾棚到了傍晚就会爆仓。

“每天都来运一次,但有时候拉不完。”老大爷告诉记者,附近的纪家庙和这里,都靠同一辆车清运垃圾,一旦上一站垃圾过多,这里的垃圾就运不完了。

而垃圾棚的存在,也意味着社区里的分类垃圾桶形同虚设。“根本不分类!吃剩下的东西、擦屁股纸,全部都堆在这儿了。”老吴气愤不已,两年多前,她在菜市口的家拆迁,几经挑选后在这个清静的社区买了6号楼二层的房子,却没想到会受垃圾棚的困扰。

但垃圾棚几时建起来、是谁建的,老吴也说不清楚。

单位倒闭国资委直管物业难接盘

垃圾棚的门口,挂着一张告示牌:“严禁外单位及租房户乱倒餐厨垃圾和建筑垃圾,违者罚款。”落款为“小区物业”。那么,与“外单位”相对的“本单位”是哪个单位呢?

北京晚报记者询问附近居民得知,育菲园东里,其实是一个由多单位公房构成的社区。“单位太多了,什么统计局、电话局,都不一样。”管理垃圾棚的老夫妇告诉记者,育菲园东里20多栋楼是由不同的单位盖的。而6号楼原来是哪个单位的公房,他们不知道,连住在6号楼上的老吴也说不清楚,更别提找单位来解决垃圾棚的问题了。

而落款处的“小区物业”是谁,6号楼居民也是一头雾水。

在6号楼南侧的8号楼附近发现一个挂着“小区物业”牌子的小屋,经询问得知,该物业公司为北京鑫海平电梯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物业管理分公司,其管理育菲园东里的5号、7号和8号楼,这三栋楼围成了育菲园东里唯一设置门禁的小院。

位置邻近,为什么只有6号楼被落下了?一名姓张的工作人员告诉北京晚报记者,鑫海平管理的三栋楼是同一个单位的房子,而6号楼则是某个已经倒闭的单位的房子。“我们曾经想接管6号楼的,但是接管不了。”他说,“去楼里敲门从来找不到人,找到人也不交钱,怎么管?”该工作人员调侃称,现在他们公司一个将近100平方米的三居,每年只收600块的管理费,大家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哪可能再去管一栋不配合物业公司接管的楼?

其实,6号楼的管理权限,丰台区政府曾于2014年进行过公开回复:育菲园东里小区6号楼现由北京房地集团有限公司自行管理,未实施专业化物业管理。换句话说,6号楼是由北京市国资委直管的一栋无主管楼——既没有产权单位,也没有物业公司,6号楼无法像一般居民楼那样,向这两个管理方寻求解决。

乡里的居民小区垃圾谁来管

农历年前,由于负责清运这一片的垃圾车坏了,垃圾棚经历了一次大爆仓,堆在棚外的垃圾甚至覆盖了小院通往外边的道路。

老吴说,6号楼的居民不断向各级政府、各个部门反映垃圾棚的问题,各部门也先后有领导前来视察,然而垃圾棚一直未能搬走。

北京晚报记者拨打了丰台区市政市容委的电话,工作人员告知垃圾棚的具体搬迁计划应咨询管辖育菲园东里的花乡人民政府。记者随后拨通了花乡人民政府的电话,工作人员称,育菲园东里的管理问题,应咨询花乡育芳园小区管理所。

小区管理所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机构?工作人员透露,小区管理所最早是农村改造时,为管理花乡“农民上楼”小区而设的,现在辖区内那些既没有单位管,也没有聘请物业公司的地方,也归他们管。

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副总工程师王维平认为,育菲园东里垃圾棚问题迟迟无法得到解决,跟其处在花乡辖区有不小的关系,因为农村垃圾谁来管,是一个农业部门和建设部门互相推诿了十年的问题,直到去年底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垃圾问题要城乡统筹、均由市政系统管理,这才明确了职责部门。“不管是城市、城乡结合部、农村,都应该配套垃圾桶、垃圾楼、垃圾车,统一收运,造福于社会清洁。”

而6号楼门前存在多年的垃圾棚和相应的清运车,并不属于市政系统。

小区物业的那名张姓工作人员解释说,这个垃圾棚,就是大约三年前由小区管理所盖的,在此之前,垃圾是露天堆放在那儿,也只负荷附近几栋楼的垃圾,不像现在这样全社区都往这儿堆;随后北京晚报记者从丰台区环卫服务中心了解到,该中心并不清运育菲园东里的垃圾,小区管理所表示,大清运车是花乡方面派出的。

“我们其实比谁都着急,碰上车坏了或者清不了的,都让保洁人员赶紧往棚子里敛。而且我们已经报了一个新地方,等批下来马上就盖,盖好了这边就搬走,我们也知道夏天垃圾多了味儿。”但他也坦承,不知道什么时候审批能下来,没有审批手续就不敢动工。

北京晚报记者查阅资料发现,花乡至少从2014年7月起就开始向有关部门申请将垃圾棚移往他处,但至今仍未有下文。

垃圾楼清运模式亟待革新

育菲园东里6号楼的困境,是目前垃圾清运方式弊病的一个极端例子——无主管楼,“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城市居民小区处在乡镇辖区,市政环卫配套跟不上,结果就是居民受罪。

而目前正规的垃圾楼清运模式,其实也有不少弊端。

“现在的主流清运方式是,居民扔到垃圾桶,小区的卫生员每天把垃圾桶里的垃圾送到密闭式垃圾清洁站,俗称‘垃圾楼’。”王维平告诉记者,截至2014年,北京城区有921个垃圾楼,“一平方公里内,可能有6个小区、32个单位或15家餐馆,它们的保洁员每天将垃圾运到垃圾楼里,放入卧在地下的集装箱里,盖上盖子,等大车一来,把空的集装箱放下,把满的运走。”

王维平说,垃圾楼模式在北京已覆盖90%,但市市政市容委正在研究取消垃圾楼。

“一是城市空间太宝贵,应该腾出来;二是不利于垃圾分类;另一个还是因为扰民,垃圾楼建在谁家附近,谁家就成天不敢开窗。”

王维平介绍,现在市市政市容委正在试点定时收运垃圾,“比如一三五早上七点收厨余垃圾,您就拎着袋下去,有人来收,错过这个点,那就下次再来送。这就是垃圾和收运车直接对接,所谓‘垃圾不落地’。”

而6号楼前这样的非正规垃圾棚,则应该首先取缔。“临时存放处、私人公司偷运、拉走后不送到处理厂而是乱倒的,这些野路子,污染环境,是不符合国家标准的。”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