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原副主任、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正在制订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将集中对土地重金属污染进行治理,对一些重金属污染源加大治理和处罚措施。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原副主任、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
3月11日,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在记者会上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编制工作自2013年5月启动以来,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版本达50余次。“目前文稿已经基本成熟,下一步我们按照程序报批后就可以实施。”
3月10日,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袁驷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透露,全国人大环资委已经委托环保部起草土壤污染防治法建议稿,初步拟订今年年内进行初审,2017年提交给全国人大常委会。
袁驷表示,这部法律将建立完善土壤污染防治管理体制,明确政府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建立健全土壤污染防治调查和监测标准体系;明确经济政策,加大土壤污染治理资金投入;重点针对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保障农民品质量安全和人居环境安全;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机制。
对此,解振华说,重金属污染具有长期性、累积性、潜伏性和不可逆性等特点,危害大、治理成本高。我国在长期的矿产开采、加工以及工业化进程中累积形成的重金属污染近年来逐渐显现,污染事件呈多发态势,对生态环境和群众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针对记者提到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如何对矿山企业加强监管,解振华说:“主要是通过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技术进步、加强重金属污染源监管,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重金属污染防治体系、事故应急体系和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体系,有效防控重金属污染。”
据了解,全国一些地表水监测断面存在重金属个别时段超标现象;个别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也存在铬、汞、铅等超标现象。有色金属冶炼、铅蓄电池、再生铅、燃煤电厂、水泥、钢铁冶炼等行业的部分企业周边大气重金属浓度较高。全国一些地区土壤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污染物是汞、铅、砷,其次为铬、镉、铜、锌、锰、铊等。
根据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2014年4月联合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耕地的超标率高达19.4%。被污染的土壤向环境输出的物质和能量,又可引起大气、水的污染和生物多样性破坏,从而加剧整体环境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