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红炜:光伏电站融资难——中国金融不解之惑

   2016-03-03 新浪博客 2600
核心提示:当前的光伏电站投融资市场有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方面,从2015年开始,光伏电站年度投融资需求不应少于1500亿元人民币;另一方面,大批金融机构、

当前的光伏电站投融资市场有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方面,从2015年开始,光伏电站年度投融资需求不应少于1500亿元人民币;另一方面,大批金融机构、产品纷纷涌向光伏电站投融资市场。但在强大的需求与供给并存的同时,“融资难”却是呼声一片,这已成为中国金融不解之惑。

老红认为,在光伏电站融资市场,这一“不解之惑”源自两个互为替代的前提不成立:首先是因为可抵押资产的严重不足,资产抵押控制风险的传统融资形式不成立。即如果传统融资形式成立,则“融资难”不成立;其次是因为满足资金供给方需求的产业标准体系不完善,项目融资形式规模化运作目前也不成立。即如果项目融资形式成立,则“融资难”也不成立。而项目融资,一定是未来光伏电站融资的主要形式。

光伏电站融难具体难在以下几个“痛点”:一是资金供给方与需求方信息不对称;二是资金供给方与光伏电站项目资质、建设资质、并网资质、运维资质的判断能力不对称;三是资金供给方的增信要求带来交易成本的增加;四是单一资金供给方退出机制的缺失带来交易结构的不完善;五是需求方因交易成本的增加导致交易最终难以实现。于是,在光伏电站融资市场,尽管“融资难”呼声一片,但愿意提供融资的“英雄”也不少,只可惜英雄难有用武之地。

针对以上痛点,老红在活动中提出的建议是:一要改变视角。从金融视角、金融机构的要求出发,探讨解决之道;二要系统解决。用金融系统解决方案化解增信、退出和成本增加问题;三要采用定制。从一个金融系统解决方案的最终持有者出发,反向定制金融系统解决方案。

光伏电站金融系统解决方案的可能实施,应当带来两种合作的形成:一是因为金融系统解决方案是由光伏电站建设、持有、并购不同阶段的不同金融机构共同完成的,这些机构间的松散合作可能形成;二是因为金融系统解决方案应当带来资金供给方与需求方的合作增加,供需之间的松散合作可能形成。而提高两种合作的运行效率,也许需要一种机制、一个平台的促进。

鉴于在金融行业、光伏行业、能源专业媒体推广行业中的特殊地位和已有资源,老红认为中国能源报有能力和意愿在连结资金供给侧不同环节供给者与需求侧不同需求的过程中,主动发挥关系促进、金融服务实现和成果推广作用,并通过这个“金融资源+光伏电站资源+专业传播平台”的独特竞争力,聚集更多金融、电站资源,以产生出更多满足光伏电站投融资市场不同需求的不同金融服务产品。

经过“新东林书院”第12期活动一天的专题交流探讨,老红依托中国能源报平台开启光伏电站投融资新模式的思考,已经取得与会者的初步认可,可操作的方案正在探讨之中。

红炜

2016年2月29日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