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的加快,让土地被建筑、柏油马路一点点占了去,裸露的地表越来越少。雨水丰沛时,雨水难以渗透到地下,地表水难以蒸发,城市的夏天一年比一年热,还时常一下雨就能弄出一片“海”。不过由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杨杨教授领衔、刚刚获得2015年度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的项目——“面向海绵城市建设的生态铺装关键技术及其应用”可以让城市摇身变成一块“吸水海绵”,在有效解决城市内涝的同时能让城市温度下降5℃。
杨杨在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现场
实际上,杨杨的项目抛弃了传统城市建设中的密实性铺装形式,利用透水性、保水性材料,发明了具有雨水透排与蓄用双功效的铺装结构。“这些措施让我们居住的城市变得像块海绵,能够吸收水分。”杨杨说,这就是可以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弹性的“海绵城市”。
经过测试,使用生态铺装建设的城市,不仅能够在雨水充沛的夏季吸收多余在街道上的水分,让看海不在发生在城市中,同时这些被回收到底下的水可以通过净化后被用于城市绿化的灌溉,很好的实现了雨水再利用。此外,经过生态铺装的城市含水量增加,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在夏天时的地表温度比传统铺装要低5℃左右。
回忆起自己的这项科研,杨杨最大的感受就是“科研要甘于坐冷板凳”。2004年回国后就开始这方面的研究,两年后已经有初步的成果。但当时,很多人还不接受这个观念。直到2013年,“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被推广,“海绵城市”的概念越来越被熟知。
目前,这种系统性的生态铺装在杭州部分街道已开始试用,杨杨说希望这个项目能够给美丽杭州建设起到积极作用,让人家天堂的居民享受到科技带给城市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