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农村垃圾治理 收多少费才合理

   2016-03-30 南方农村报 2240
核心提示:你看,交钱(生活垃圾处理费)后,垃圾处理多干净。我交钱了,其他人没交,他们还不是一样(享受整洁环境)?明年我也不交了。罗定市住建局农村垃圾

“你看,交钱(生活垃圾处理费)后,垃圾处理多干净。”

“我交钱了,其他人没交,他们还不是一样(享受整洁环境)?明年我也不交了。”

罗定市住建局农村垃圾处理工作负责人陈志群和记者谈起,他和一村民针对村里收生活垃圾处理费的对话,反映了村民的真实心理。“正是这种心态,慢慢地,就会有很多村民不愿意交钱。”

村庄要保持干净,资金必不可少。韶关市仁化县董塘镇高莲村,从2004年开始,先后被评为广东省文明村、广东省卫生村、广东名村、全国文明村镇等。2008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到该村视察,表扬了该村的人居环境。头顶众多“光环”,村治保主任钟荣才说:“外面看我们一片红,实际上压力只有我们自己知道。”

垃圾费收多少,村民说了算

高莲村是仁化县首个实现垃圾收费的村子。目前,该村的收费标准是每名村民每月交1元。每年村委会向村民共收取约1.4万元保洁费。记者在高莲村走访多名村民,他们均表示,自前年收垃圾费、请保洁员后,村里的卫生情况有明显改善,每人每月1元的费用可以接受。“保洁员工作辛苦,清理垃圾很及时,交这点钱对村民来说不是什么负担。”村民谢先生说。

罗定市围底镇两(原字还有草字头,生僻字——编者注)社村从今年1月1日开始,征收垃圾费每户每月5元。村民邓铁光告诉记者,以前虽然村里有垃圾屋,但还是有村民不自觉,乱扔垃圾,现在聘请保洁员收垃圾,改善了村庄环境,“5块钱不贵,以后不够,多收几块钱都没问题”。

两社村村支书邓家章告诉记者,该收多少垃圾费,此前村干部做了大量调查工作。他说,经过调查、开会了解到,垃圾费每月每户收10元,只有60%村民会同意;收8元,有70%村民同意;收5元,大家基本都接受。“其实,70%村民同意的话,其余人也会跟上来。”

梅州市蕉岭县三圳镇芳心村村民通过村民协商议事会,投票决定每年的垃圾收费标准。村民协商议事会就曾投票否决了上调2015年垃圾管理费用收取标准。这样,即使村里垃圾处理资金缺口,也不得上调收费标准,村委只能另行想办法筹措资金。

村民不交钱,是观念没转过来

当然,并非每个村庄都能顺利收取垃圾费。围底镇泗和村早在2010年就开始收取垃圾费,当时因为村道刚建好,村民很高兴,为了保持村庄卫生,所有村民都交了垃圾费,每户每月5元。但是,持续两年后,每年都有几户村民不愿意交钱,导致很多交费的村民有意见,慢慢地,大家就都不交了。“以前收费时,村里比较干净,现在大家只扫自家门口,村里很多地方都变得比较脏。”村民陈成忠说。

担心自己“揾笨”的村民并不算少数。罗定市住建局农村垃圾处理工作负责人陈志群说,以前很多村庄尝试过收费,比如100户中收了80户,但还有20户不交钱,那么,交钱的80户村民“就会觉得自己交了就是笨,也不交了,渐渐地,缴费的只剩60户、50户,甚至更少,没办法持续下去”。不交钱的村民主要是观念没转过来,“只看到自家,公共意识较弱,但政府不能干预,只能引导,村干部多做工作”。

“谁污染,谁负责”,从今年1月1日起,《广东省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条例》正式施行,《条例》规定:“农村地区的生活垃圾处理费,通过政府补贴、社会捐赠、村民委员会筹措等方式筹集。市、县(区)人民政府负责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经费保障。”目前,全省1150个建制镇生活垃圾处理费开征率仅25%,绝大部分村庄未通过村民自治方式收取卫生保洁费用。

财政保障,县镇一级压力大

董塘镇有两种垃圾处理模式:“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和“户收集、村集中、村转运”。据董塘镇党委委员黄玉文的说法,这主要是镇一级财力有限,难以承担全镇所有村庄垃圾转运工作。

目前,董塘镇每年投入保洁员和垃圾转运费用80.7万元,其中县财政“以奖代补”资金近30万元,剩余的50多万元由董塘镇自行承担,“随着运行成本逐年提升,预计今后镇一级垃圾处理费用会突破百万。”黄玉文说,现在董塘镇的垃圾处理工作只覆盖了全镇65%人口,如果要覆盖其余35%人口,“一年200万元都不一定够”。

高莲村自行转运垃圾。每天,保洁员将垃圾集中到垃圾池,村集体再从外面请人和转运车来转运垃圾。“包括保洁员工资,我们村每年要出5万多的垃圾处理费用。”钟荣才告诉记者,他们每年收取的垃圾处理费仅1.4万元。

仁化县生态办办公室主任冯旭胜告诉记者,现在县财政每年支出1000多万元支持镇村开展垃圾处理工作,但同样是财政原因,很难全县铺开,“覆盖人口也是大概65%”。

记者在粤东西北走访时发现,垃圾处理经费短缺是这些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怀集县住建局副局长黄文波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全县一年的委托垃圾转运费用500万元;垃圾运到县填埋场后,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每年处理费用也大约500万元;县里实行“以奖代补”,每年给各镇的奖励共715万元,“加上其他费用,一年县里在垃圾处理投入不少于3000万,对我们来说,压力较大”。

多渠道筹资,镇干部录像募捐

为了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长效机制,各级政府部门和村委会均想方设法,形成了“几个一点”的资金筹集模式:市财政、县(市、区)财政扶持一点,镇政府出资一点,群众自筹一点,社会各界捐赠一点。

不少地方向乡贤等社会力量筹资。以怀集县岗坪镇为例,该镇党委书记李志明告诉记者,2014年年初,全镇各村共建了110个垃圾池,建设成本约45万元。当时,省里的专项资金还没到位,这一部分建设费用全靠募捐而来。

为了说服乡贤出资,李志明去了广州、佛山、东莞、中山等地,把镇里农村垃圾处理工作成效拍成录像带,放给乡贤看,“一共筹集了50多万元”。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