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加速低碳转型 中国有信心

   2016-04-05 中国节能网2780
核心提示: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将逐步由碳强度控制向碳总量控制过渡。加速推进低碳转型,压力巨大,但同时工业化进程、国际分工合作、城镇化进程与能源

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将逐步由“碳强度”控制向“碳总量”控制过渡。加速推进低碳转型,压力巨大,但同时工业化进程、国际分工合作、城镇化进程与能源生产消费的新发展形势均带来低碳转型新契机。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未来五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18%。

这是中国落实《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文件关于“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的重要阶段性目标。

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将逐步由“碳强度”控制向“碳总量”控制过渡。加速推进低碳转型,压力巨大,但工业化进程、国际分工合作、城镇化进程与能源生产消费的新发展形势均带来低碳转型新契机。

更加节能的工业化进程

工业化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阶段。但传统工业化进程往往意味着高能耗、高排放。据统计,在三大产业中,第一产业万元GDP碳排放0.79吨,第三产业为0.47吨,而第二产业为1.19吨,其中高碳行业为2.4吨。

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结构出现了一些不同以往的转折性变化,经济结构高级化的特征日益明显。从产业结构看,201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位居三次产业首位。201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0.5%,首次突破50%,超过第二产业10个百分点。

从产业内结构看,新兴产业增长较快,2015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2%,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1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11.8%,比2014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26.2%,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2.7%,信息化学品制造业增长10.6%,医药制造业增长9.9%。而六大高耗能行业,2015年增幅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其中粗钢生产同比下降2.2%,为1981年以来首次负增长;水泥生产同比下降5.3%,为1990年以来首次负增长。

中国已实现了从工业化中期到工业化后期的质的飞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在基本实现工业化的最后冲刺期——“十三五”时期,中国加速推进低碳发展底气更足。

更加合理的国际分工合作

根据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国内产业的布局与发展是该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基础,一国将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出口的商品50%以上是农产品、燃料等资源性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也以轻纺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中国利用劳动力价格低、资源价格低、环境门槛低等相对优势招商引资,成为“世界工厂”。这样的定位,使得中国在拥有巨大贸易顺差的同时遭受着巨大的生态逆差,“嵌入式排放”长期成为中国低碳转型的一大障碍。

随着国内产业组织合理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中国正在以更加积极、与我有利的形式参与国际分工合作。截至目前,中国已签署14个自贸协定,其中已实施12个自贸协定,涉及22个国家和地区,自贸伙伴遍及亚洲、拉美、大洋洲、欧洲等地区。国际产能合加速推进,高铁、核电成为中国在国际市场上最抢眼的“名片”,钢铁、有色、建材等产能开始规模化向外转移。

由初级的“中国制造”转为高端的“中国设计”、“中国智造”“中国服务”。“十二五”期间,中国服务贸易快速发展,贸易额年均增长14.5%,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亚洲开发银行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在亚洲高端科技产品出口中的份额,已经从2000年的9.4%上升到2014年的43.7%。

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杠、降成本、补短板,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助力中国进一步深度参与世界产业分工,不断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在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中实现加速低碳转型发展。

更加低碳的城镇化进程新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以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长期持续快速推进。2015年,中国城镇常住人口已达到了7.7亿,城镇化率达到56.1%。城市已成为“区域增长的火车头”。但在创造出绝大部分GDP、财政收入、科技创新成果的同时,城镇化也带来了巨大的“碳存量”积累压力与“碳通量”控制压力。

目前,中国的建筑总规模已达到560亿平方米,在建工程面积约110亿平方米,人均建筑面积将达到约50平方米。这意味着房地产市场供求已基本平衡。按照国际经验,进入这样的阶段后,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将发生明显变化。有预计,2016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将继续放缓到零增长,之后几年大体上保持在0至5%区间。

“要想富,先修路。”到2015年底,我国铁路营业总里程达12.1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高速铁路里程达1.9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60%以上;公路通车总里程达457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2万公里,农村公路里程突破397万公里,全国96%的县城实现二级及以上等级公路连通。

房地产市场“碳存量”积累逐步接近饱和,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碳存量”已具有较大规模的积累,城镇化新阶段为实现加速低碳转型提供重要契机。

就汽车总量而言,2014年每千人拥有汽车超过100辆,汽车市场的持续快速扩张的需求将明显收缩。更重要的是,绿色低碳的新能源汽车正在日益普及。到2015年底,全国建成的充换电站超过3600座,公共用充电桩超过4.9万个。据统计,从2009年到2015年,中国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49.7万辆,在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中占比超过30%。其中2015年生产新能源汽车37.9万辆,比上年增长4倍。绿色低碳交通的普及,有利于中国加强“碳通量”控制,是中国加速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

更加清洁的能源结构转型

当前,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生产消费结构,为中国套上了沉重的“高碳枷锁”。但自十八大以来,特别是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到来,中国煤炭消费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与此同时,水电、风电、核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快速发展。

根据国土资源部去年发布的2013全国油气资源动态评价成果,中国常规天然气资源量68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量40万亿立方米;累计探明程度仅为18%,处于勘探早期,天然气资源潜力巨大。非常规天然气页岩气,2015年,我国产量达到65亿立方米,已成为继美国、加拿大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实现页岩气工业化生产的国家。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示范工程于2015年5月开工建设。五个装机容量排在全国前十名的水电站——糯扎渡、溪洛渡、向家坝、锦屏一级、锦屏二级水电站,均在2014年实现全部机组投产。特高压电网建设,正在助推“电从远方来,来的是清洁电”。“十二五”期间,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从2011年的13.0%上升到2015年的17.9%。

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大力开发清洁能源,能源消费结构的转型成为我国加速低碳转型的保障。

方向已经明确,基础已经夯实。加速低碳转型发展,实现“十三五”节能减排指标,尽早实现“碳排放峰值”承诺,中国有信心,能做到!

(作者系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政治理论教研室主任)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