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在徐州,有着这样一个团队:这个团队有着超过千人规模,每个成员的学历都是本科以上,硕士以上占到70%,整体学历水平每年都在不断提高。是什么原因让这些人凝聚在此?
徐工一位老领导说:“徐工之所以能够不断攻克世界级命题,敢于坚定不移、义无反顾的走全地面起重机自主创新这条路,原因不仅在于徐工人有着艰苦奋斗的精神,更因为我们有着一支优秀的技术团队、有强大的制造工人技师队伍和专业管理人才,是他们给了徐工十足底气!”
轮式起重机在整个工程机械领域被公认为科技含量最高,研发难度最高的产品,培养一名能独挡一面的设计人员,至少5年以上。
几百名研发人员和2000多名技术工人,攻克了12项重大技术难题,形成了20项子系统,其中5项国际领先,8项国际先进,7项国内领先。开发了28项专有技术,产学研项目14项,获得授权专利145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
由此,团结奋发的徐工起重机械,一直领跑行业。对于领跑的感受,徐工有权利骄傲,但同时也有权利喊出:“领跑其实很辛苦。”
即使技术攻关相当艰难,徐州的生活环境也并不优越,但徐工却是行业里面人员流动最小的企业。究其原委,徐工技术人员们最有体味和发言权:“徐工‘不轻易抛弃任何一个人’,并且每一位员工从进厂之日起就明白自己的职业道路的发展方向,企业绝不杀鸡取卵,而是给每一个员工足够长的成长线。”
近几年来,徐工起重机械已经培养了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负责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多位市拔尖人才和技术专家。在几百人的研发团队中,博士、硕士研究生就有200余人。徐工起重机械的技术中心不仅在国内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级技术中心评比中也名列前茅。
是什么使得徐工能够网罗尽天下人才,打造起一支优秀的技术团队?
徐工还有着一个优良的传统,就是对年轻技术人员实施人才梯队工程,也就是给不同层级的技术员工开设不同层级的“小灶”,构建起一个强大的传帮带网络,任何一个层级的技术人员,无论是高工还是设计员,都能够得到更高层级的实时指导和帮助。“开小灶”的同时,还给“压担子”,让有激情、有思想、有实干精神的年轻员工,承担重要项目的技术攻关,在用人上,尊上不唯上、重书不唯书,宽容失败、鼓励创新,加速技术创新队伍的成长。
在徐工,28、29岁就担当重任的毛头小伙不断涌现,对他们而言,学以致用,并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就体现了人生价值,这是让他们披肝沥胆、忘我投入的最大动因。
他们说:“徐工给我一片天空,我就为她添光增彩!”而徐工重型的经营层想得最多的就是:“要让每一颗金子都闪光!”
为了让每一颗金子都闪光,创新体系必须跟得上!体系,建立了涵盖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实验研究、标准研究的完整研发平台,还与东南大学、浙江
徐工不仅建立了工程机械领域最具创新实力和影响力的技术创新大学、吉林大学等多所著名院校建立合作网络,通过项目攻关解决了多项技术难题,总结提炼形成了企业的核心技术,并在合作中为企业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专业人才。
正是有了这样坚固的研发团队,才有了徐工起重机械铁打的技术,使得徐工的龙头地位固若金汤。
2012年在北京召开的全球起重机峰会传来消息:徐工跻身全球移动式起重机行业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