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探索工业机器人的未来之路

   2016-04-14 IT168网2880
核心提示:在不久前的人机围棋大战中,谷歌智能系统AlphaGo以绝对性优势战胜韩国顶级棋手李世石,近日阿里云人工智能程序小Ai则在《我是歌手》节目中成功

在不久前的人机围棋大战中,谷歌智能系统AlphaGo以绝对性优势战胜韩国顶级棋手李世石,近日阿里云人工智能程序小Ai则在《我是歌手》节目中成功预测“歌王”归属,这两大事件先后引发了有关人工智能的讨论热潮。而在此起彼伏的讨论声中,除却对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惊呼,也充斥着对于“人工智能未来会否危害人类”的疑虑。

工业大国在此前先后提出的机器人产业政策或许可以作为对这一疑虑的极佳解答。包括德国“工业4.0”、日本机器人新战略、美国先进制造伙伴计划、中国“十三五规划”与《中国制造2025》等在内的国家级政策,无不将机器人纳入国家的未来规划,这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国家层面对于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认可与支持。

而在近日由工业4.0协会主办的“机器人对话机器人”主题活动期间,来自库卡、发那科、埃夫特、新时达等机器人行业标杆企业的专家们也以机器人为切入口探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极限,相对于“机器人未来将取代人类”的消极论调,他们倾向于认为,未来人类与机器人将实现和平共存。

总的来说,作为人工智能的主要载体,机器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尤其在工业领域。权威机构最新研究显示,由于劳动人力短缺与人口红利流失,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正在加速增长,到2025年世界机器人市场将高达669亿美元。

总的来说,作为人工智能的主要载体,机器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尤其在工业领域。权威机构最新研究显示,由于劳动人力短缺与人口红利流失,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正在加速增长,到2025年世界机器人市场将高达669亿美元。

人机协作的未来趋势

总体来看,机器人未来的发展趋势无非包含以下几点:语言交流功能越来越完美;各种动作的完美化;外形越来越酷似人类;复原功能越来越强大;体内能量储存越来越大;逻辑分析能力越来越强。总之,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人将更具专业化。

“机器人时代正在变革,机器人将从简单的执行指令、流水线操作,进而演变成引入协调机制、互相联动、自主行为协调以及合作完成整个项目任务。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机器人也将从个体、独立应用向群体、系统应用的方向发展。”工业4.0协会有关机器人的论述表明,机器人在专业化的同时也已开始走向协作。

发那科机器人技术中心副科长王企远表示,所谓的协作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机器人与外部设备的协同作业,这些设备包括变位机、转台、输送线等;第二是机器人与机器人之间的协作,例如,当货物重量超出一台机器人负载时,我们可以通过两台甚至更多的机器人来配合完成此项工作;第三则是机器人与人的合作,其理想模式是使机器人能够迅速调整自己工作计划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生产情况,甚至响应生产工人通过触摸、声音或手势下达的命令。

发那科机器人技术中心副科长王企远

其中,实现人与机器人之间无障碍的、安全的合作,已成为机器人生厂商在现阶段的主要目标之一。从发那科负载最大协作机器人CR-35iA的推出,到ABB首款人机协作机器人YuMi的问世,再到库卡LBRiiwa的成功应用,均展现了人机协作在当前机器人市场的火热程度。而根据工业4.0有关“未来工厂”的设定,我们也可以看到,人机协作机器人将成为未来工厂的趋势。“将机器人的准确性与人的灵活性结合,将带来更为高效的生产。”埃夫特营销中心总经理张帷表示,人机协作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它的目的是让用户更高效、便捷地进行相关作业。

埃夫特营销中心总经理张帷

新时达副总经理周朔鹏则表示:“机器人的发展方向是与人共处,只有与人类进行协作才能更好的体现其价值。未来,机器人将作为人类的合作者出现在工厂的车间,而非作为敌人,将取代人类而存在。”

新时达副总经理周朔鹏

汽车行业继续成为最大用户

如今,工业机器人已经逐渐成熟并渗透到了制造业的各个领域,包括食品、医药、家电、电子制造、汽车、金属加工等行业,而其中最受关注的仍属汽车行业。在汽车制造业车间里,组装、焊接、涂装、运输乃至到质量检测,无一不需要机器人的协助来完成生产。据权威数据显示,全球有40%的机器人效力于汽车行业,在中国这一数字则为70%。汽车工业当前仍然是工业机器人的最大用户。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中国目前的汽车普及率较低,仅为8%,而欧美发达国家则已达到50%以上。这一数据预示着中国车市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而这将同样带动机器人市场的继续增长,汽车行业未来将继续保持其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

另外,也有数据显示,中国市场上的机器人90%是国外品牌。对此,张帷表示,相对于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来说,尽管中国拥有巨量的机器人市场,但在核心技术方面的缺失使其发展受到制约,对于汽车这一高端制造业来说尤为如此。“想要实现机器人的大规模应用,未来10年我们必须要培养独立战略思考能力,在本体领域采用兼顾自主研发和海外引进的方式推进该领域的发展。”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