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时的水质情况如何,可以不需要原来的取样、化验、分析滞后的书面报告了,市长、环保局长、水利局长和关注水质情况的人们只要登录电脑,或打开手机APP就能实时得到有效数据。4月16日,国内第一个水下观测网水质在线监测系统鉴定表明,这项新技术打破了国际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
提供这项高新技术的是中天科技海缆有限公司四名博士组成的专家团队,联合浙江大学的专家教授经过较长时间的攻关,终于成功地应用于长江流域的水下观测水质在线监测。据郭朝阳博士介绍,这项系统技术应用起来十分方便,提供的监测数据具有实时、稳定、连续、可靠的优越。
由于世界性水危机,地表水和地下水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质日益恶化,于是人们对水质监测的神经特别敏感。一项水质报告显示,中国29个重点城市中,只有15个城市中的20项饮用水指标全部合格,约占抽检城市的52%;而14个城市存在一项或多项指标不合格,这些指标中包括超八成水样余氯含量不达标;4城市的浊度超标1倍;耗氧量偏高;水样细菌总数超标17倍。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治理水污染的表述中用了“严格环境执法”、“出重拳”、“付出沉重的代价”、“严问责”、“全过程监管”等严厉的词语,表明了对水污染铁腕治理的态度,让每一位百姓能喝上放心水。国家出台了“水十条”,更是加入了中组部和监察部的参与,更表明加强对官员在这方面的考核力度。
专家分析指出,水质监测是指对水中的化学物质、悬浮物、底泥和水生态系统进行统一的定时或者不定时的检测,鉴定水中污染物的种类、浓度及变化趋势,评价水质状况等。
现阶段,我国饮用水源的水质监测工作主要采用两种方式:水源采样监测与浮标监测。水源采样监测即对水源地水进行适当采样后送回实验室试验检测,要求水样必须具有足够的代表性和不受任何意外的污染,保存和预处理较为复杂,不能实时、准确、完整体现水源的水质情况。浮标监测主要应用于湖泊、河流水源等,采用太阳能电池供电及无线通信方式进行电能供给与数据传输。这种监测方式的可靠性不高,数据传输速度较低,有时出现电能供给、通信中断等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对水质监测方式停留在传统取样和浮标监测,实时性和可靠性低,而且不能够真正达到原位监测的目的,较为先进的监测系统基本都依赖进口。
据了解,中天科技海缆研发的水下观测网是综合采用光学、电子、计算机、通信、控制等技术手段,集成多种声学、图像、物理、化学、生物等传感观测设备,布设在重要水源、河流、湖泊或海洋底部,进行长期连续、实时、原位观测的网路系统,并能将原始数据和解算后的参数信息通过有线、无线通信网络,发送至政府、机构、企业和民众信息终端,对饮用水安全和水环境保护有重要的民生价值。
.
郭朝阳认为,水下观测网水质在线监测系统旨在对水质进行长期、连续、实时、原位监测。水下观测网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建设采用直流电源供电、水下接驳与光纤通信技术,水质传感器长期放置于水下运行,具有可靠性高、监控范围广、数据传输速度快、传输容量大、可扩展性高及施工维护方面等优点。
中天科技海缆总经理薛建凌表示,开发具有民生和经济价值的水下观测网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对饮用水安全进行全方位的检测和预警,不仅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也为公司提供了新的利润增长点,并能够带动海光缆,海工器件等配套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中天科技总工程师、海缆研究所所长谢书鸿教授级高工表示,公司承担了多项国家863“海底观测网络”建设项目,参与了国内所有水下观测网络的建设,对水下网络设计、设备制造、施工与维护,具有丰富的经验和较强的工程设备能力。此次研制的水下观测网水质在线监测系统主要由岸基站、传输缆、节点、摄像系统和传感器组成,充分利用海缆公司在海底观测网建设和海缆生产中的经验,包括了若干个子系统:岸基远程监控系统、电能和通讯传输网络、节点接驳及监控系统、数据观测系统,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
该项目组织者、博士杨华勇表示,中天科技水下观测网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的研制成功,将实现和满足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的全套供应,有效提高监测参数的原位性、实时性和可靠性,同时也为其它应用场合,包括海洋观测、水质水文研究等提供了基础研制条件,必将为我国饮用水源监测在内的环保领域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