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刘吉臻: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能源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一环

   2016-04-25 国家电网报 2860
核心提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能源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一环——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刘吉臻中国推进能源革命需要全球能源互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能源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一环

——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刘吉臻

中国推进能源革命

需要全球能源互联网

1.认识、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对于能源产业而言,新常态要求我们用创新思维审视能源发展路线,做出前瞻性安排。我认为,新常态背景下能源产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如何变革。如果借用“十三五“规划纲要的论述,就是如何深入推进能源革命。能源革命的核心课题则是转变能源生产方式和能源消费方式,也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变革。所以说,能源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本质上与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一致的。这也说明能源革命是能源产业必须执行的一项任务。

2.刚才提到,能源革命要解决供给侧和需求侧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其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涉及两大主题,一是非化石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二是传统化石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需求侧变革涉及如何转变人们的消费方式,实现能源节约,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解决这几个问题的过程,就是推进能源革命的过程。

3.这几个问题的解决难度都不小。比如,在非化石能源开发利用问题上,我国提出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从现在的12%提升到2020年的15%。如何进一步提升?提升后又如何消纳?供给侧开发与需求侧消纳如何匹配?类似的难题,都需要我们以更加创新的思维加以解决。

4.我认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能源革命的重要内涵,是推进能源革命的重要路径。全球能源互联网是“智能电网+特高压电网+清洁能源”,其中特高压实现了能源的远距离大规模配置,智能电网可以将电源、电网、负荷与储能融合成一个综合性的智慧能源系统,从而保障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我相信,随着特高压建设的稳步推进,再加上智能电网和集中式、分布式能源系统建设的广泛开展,能源革命的目标就一定会实现。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对国家战略的有力践行

1.从能源革命的角度看,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可以看作是能源产业落实国家供给侧改革的一项具体行动。事实上,全球能源互联网与国家战略的吻合不止于供给侧改革,还包括两化融合,去产能、去库存等。“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未来五年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要进一步提高;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推动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重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

2.国家“两化融合”战略落实到能源产业上,就是能源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其中,信息技术包括网络、通信、控制、智能化等技术手段。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能源领域,实现的正是能源互联。因此说,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构建,符合两化融合战略,是能源领域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结合的必由之路。当然,能源互联是一个从地区、国家再到洲际、全球的动态过程,它是循序渐进的,是与能源技术进步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3.有关电力行业去产能、去库存,还是要用创新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虽然我国存量的电站、装备、线路等不过剩,但是要注意,这几年我国几乎是以每年新增1亿千瓦装机容量的速度发展的。也就是说,我国电力行业的生产能力已经达到1亿千瓦量级。随着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我们必须考虑这一生产能力过剩问题。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与世界更多国家开展投资合作,我们发现很多国家都面临基础设施缺口的问题,存在很大的能源基础设施投资需求。一旦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我们的产能就与对方的需求对接起来。这就是用创新的思维方式来落实国家战略,并实现中外多方双赢。

新技术的创造需要人们敢于创新

1.创新十分重要!什么叫创新?直白地说,就是用未来的、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用和过去不一样的观点来看待一项事物、一种现象。在全球能源互联网刚提出来的时候,我相信会有很多人是不理解的。这就像是我现在正在参与的一个课题,关于把电站建到远离地球的外太空的课题。我们需要解决大功率电能的无线传输、智能机器人在太空开展运行维护等很多问题,听起来是不是也难以想象?实际上,美国早在50年前就开始了研究,现在不但没有停下脚步,反而加快了研究步伐。

敢于创新才有可能实现梦想。

2.全球能源互联网构想是在特高压、智能电网和清洁能源相关技术都逐渐成熟的背景下提出来的。而未来,随着科学技术、产品、产业的进一步升级,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发展脚步也会随之不断向前。当然,这一过程中,必须要有足够的人才进行有力地支持。

3.青年人代表未来,学校的所有活动、工作都应当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堪当大任的栋梁之材。具体到华北电力大学,就是要使学生充分理解和预判能源电力发展趋势,并以自身所学提供科技、人才支撑。我一直强调,学生们需要从知识、能力、品质等各个方面为明天的事业做好准备。知识、能力、品质如何塑造?这是一个问题。什么才是明天的需要?这是另一个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问题。我不能代替学生们做出判断,明确地告诉他们某项技术是明天需要或者是不需要的。我们所能做的,是让他们敢于向未知进军而不是禁锢自己,是让他们明白任何未知能够变成已知皆因它们符合发展规律。

对我国推进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的建议

第一,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基础理论、共性技术、实现模式、整体架构等理论研究方面,应更加深入地加以研究。

第二,加快能源互联网工程示范建设,采取从局域到广域再到全球的递进策略,在中国率先建成一个示范区。

要领跑,就要自主、领先、示范。成为区域示范的领跑者,这是现在就可以做的事情。

刘吉臻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北电力大学校长,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首席科学家。先后承担国家“863”、“973”、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合作基金以及国家新技术示范工程等项目。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