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环评体制中,忽视健康影响分析和评估这一块。毒地修复,急需出台国家层面的,统一、细致的规范。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作为广州“地王”的广钢新城卖出了277亿元,但鲜为人知的是,这座备受关注的新城同时也可能是广东省内最大的“毒地”。据报道,广钢新城目前土壤修复方案尚有争议,土壤修复招标仅仅三个月后,各路房产商即已盖楼,公开售卖。
根据官方资料,广钢“毒地”修复2015年5月29日开始对外招标,预计到2016年7月才能修复完成,总计443天。443天,在按照规范的土壤修复操作来说已经很短了。然而,如此低的要求也没有严格执行,修复招标三个月后就盖房,堪称火箭速度。
广钢新城的多个开发商都辩白说,它们项目的所有手续均按照政府规定办好,环评都没问题。但是,环评没问题是不是就可以与无健康隐患画等号吗?
环保部政研中心环境与健康数据中心研究员王建生曾直言:“国外的环评会评估健康风险,中国的建设项目环评却不评”。我国的环评体制中,忽视健康影响分析和评估这一块。常州毒地风波中,环评单位注意到了学校建设地块所存在健康风险,却寥寥几句带过。
所以说,广钢新城的这些开发地块到底修复效果如何,恐怕是存疑的。
毒地污染,往往经历时间漫长,污染物复杂,想要彻底修复是非常困难的。在房地产火爆的当下,如果按部就班,严谨地对毒地展开修复,无论政府或是开发商,都不情愿,也正因此,突然修复中的偷工减料,也就成为潜规则。
此前,广州市原南方钢铁厂保障房项目的土壤修复过程,就是一个例证。据报道,该场地在环评审议过程中,有专家建议补充加密调查重金属污染和有机物含量,但最终只增加了重金属污染调查。相关方面要求专家不要再提有机物污染的问题了,因为修复有机物污染,费用肯定要多。忽略“有机物污染”环评报告得到了环保部门的审批,而且在最终的环评结果中,这么一个大型的钢铁厂,只存在金属微量超标,需要处理的污染土壤仅为300立方米。
可以想象,在环评审批通过的幌子之下,不知道有多少毒地就暗度陈仓,神速般变为了居住和生活用地。对此,我们固然应谴责相关地方政府部门、环评单位以及开发商,但更要看到的是,毒地修复的技术标准、验收规范,以及相关信息不公开制度的不完善,才是毒地污染“神速修复”的根源所在。
在许多发达国家,毒地修复之所以被公众所信赖,正是因为严格的制度保障,例如在国外,毒地不仅要求进行突然修复,还要求进行地下水修复,但在国内的毒地修复中,进行地下水修复的个例非常之少。所以,毒地修复,急需出台国家层面的,统一、细致的规范,向“神速修复”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