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中国外贸不容乐观。上半年中国进出口总值12.4万亿元人民币,同期下降0.9%。与此同时,国外日渐强烈的贸易保护令外贸形势雪上加霜。
根据中国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提供的最新统计数据,上半年中国共遭受18个国家和地区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53起,涉案金额52.9亿美元,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20.4%和136%。其中,6月份单月案件17起,环比激增128%,创上半年单月案件数量和环比增幅两项新高。
交银国际中国首席策略师洪灏分析认为,今年以来,中国遭遇的贸易摩擦呈现出单起案件金额增大,且发起方趋于集中等特点。其中,美国是对中国发起“双反”调查最多和涉案金额最大的国家,立案数量和涉案金额分别为去年同期的4倍和13.6倍。“美国之所以如此高调、密集地挑起贸易争端,一方面是为了保护美国国内的相关产业,另一方面也是为中美其他贸易对话和谈判增加筹码。”洪灏表示。
从中国企业角度而言,澳新银行经济学家周浩分析认为,鉴于国内的生产成本较美国相对更低,且中国企业千方百计地通过降低成本来抢占国际市场,规模效应越做越大,因此短期内贸易摩擦频发的局面恐怕难以得到缓解。
针对日益严峻的贸易形势,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判断,中国遭受到的贸易摩擦对外贸全年保增长无疑将带来更大压力,但这种压力目前来看还是局部性的,涉及案例的覆盖范围相对有限。“需要指出的是,尽管贸易摩擦是局部的,但上升势头的确很猛,任其发展下去可能会从局部影响转换为整体影响。这不仅会阻碍我们成为贸易强国,甚至可能使我们的贸易大国地位‘得而复失’。”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国作为贸易大国,未来贸易摩擦很可能会成为常态。谈及应对之策,国务院曾在5月份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以此对外贸行业进行相关政策扶持。
白明表示,总体上看,迄今为止出台的各项支持外贸发展政策还是立足于稳定对外贸易增长,其中不乏与应对贸易摩擦有关的内容,如对外贸易转型升级、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相关的各项政策就可以用来规避贸易摩擦。此外,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实施,有助于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外贸企业也十分关注这一趋势。上海丝绸集团董事长徐伟民向记者坦言,贸易摩擦对外贸企业而言有时几乎是致命的,我们在应对时应“标本兼治”。首先,企业要积极应诉;其次,要继续实行更开放的政策,更积极地融入国际合作中去;另外,还要加大培育内需市场,只有把自己的市场做大,我们才有本钱去应对贸易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