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四川成都城市照明开启智能化管理模式

   2016-05-13 成都日报2920
核心提示:现代化城市的形态不仅是建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大城市,细管理。随着城市管理转型升级迈向纵深,成都城市管理积极引入大数据、互联网+等新兴

现代化城市的形态不仅是建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大城市,细管理。随着城市管理转型升级迈向纵深,成都城市管理积极引入大数据、“互联网+”等新兴技术,在管理和服务中更加“细”起来。成都城市管理,在精细化的进程中迈着坚实的步伐。

成都城市照明,作为一座城市的光明使者,近年来积极试点智能化城市照明物联网管理系统建设。作为成都市2016年的一项民生工程,成都“智慧城市”的一个组成部分,今年4月,成都城市照明完成改造升级并投入试运行。升级后的照明系统,可以实现智能照明,按需照明、绿色照明,对中心城区的11万盏路灯进行精细化高效管理。

全市照明智能升级

系统中枢“遥控”路灯开关“乌云密布,天都黑了,这路灯怎么还没亮?”“现在还这么亮,一条路的路灯都开着,浪费资源啊!”关于路灯开关时间不合适的抱怨,以后在成都将会越来越少。

今年4月初,我市城市照明监控中心改造升级完成。本次升级改造的内容主要包括:自然光照度远程监测系统升级改造、信息安全防护升级改造、软硬件支撑平台升级改造3个方面。

在此次升级改造中,将中心城区分为27个区域进行照度的采集,从而实现“遥控”路灯开关;不仅如此,还会对1500多个配电箱进行实时监测,自动“报警”,将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全面提升路灯故障处理的效率,让市民感受到城市管理的“温度”。

智能控制

27个光照度采集点

路灯开关分区智能控制

昨日下午,在成都市城管委照明监控中心的大屏幕上,记者看到,成都市主城区的地图上均匀地分布着27个“绿色圆点”,这些绿点便是自然光照度的采集点。

此外,地图上还密布着很多AP标识的路灯配电箱。“中心城区目前共有11万多盏路灯,而我们就是通过这1500多个配电箱,对路灯进行‘遥控’的。”据介绍,每一个配电箱都是智能控制系统的“中转站”。原来,刚开始试点路灯“智慧遥控系统”时,就在路灯灯杆的“肚子”里放进了“遥控之心”。这个“心”,可以自动接收来自中枢系统的信号,实时调整光亮。

记者看到,在屏幕的右方,显示的是一系列的数据,如平均照度、开灯阈值、日落时间和预设开灯时间等等。“当平均照度在大于900勒克斯(lux,照度单位)时,就表示光线充足。”据市城管委照明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当某个采集点的照度低于120勒克斯时,系统会自动提示开灯。

二环高架桥下设6个采集点

将实现桥上不亮桥下可亮

此次升级改造前,主要是根据日出日落时间和天气状况决定开路灯的时间。“此前,成都主城区只有3个自然光照度采集点,分布在城东、城南和城西。”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夏天遇到“东边日出西边雨”的情况较多,依照原来的监测能力,无法及时为光线昏暗的区域开灯,在不能精确把握的情况下,只能很多区域一起开灯。“这就很容易出现早开或者晚关灯的情况。”

而现在的情况则发生了改变:27个采集点同时采集照明度,则可以精准定位到某个片区,“哪个片区光线过低,我们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提供照明,避免过早或过晚开灯带来的浪费。”该负责人介绍。

针对二环路高架桥下光线较差的特殊状况,此次升级改造时,为了能掌握桥下的实时照度,还特意在高架桥下层道路设置了6个采集点,实现桥上桥下分时亮灯,“以后你可能会经常遇到二环高架上没开路灯,下了高架却发现路灯开着,道路的照明都能满足安全的需求。”

主动维护

实时监测配电箱数据

出现异常会自动“打报告”

记者看到,在很多标有“AP”的点位上,正在实时显示电压、各支路电流、运行状态等。这些“AP”点位,有时会从蓝色显示变成橙色显示,这就是在向工作人员“打报告”:供电线路出现了运行故障。点开“变色”的“AP”,会看到显示的“缺相”项目。“如果这些缺相的项目达到三个,并且没有在天黑之前解决这个故障,这个配电箱所在区域的路灯就没法亮起来。”

“每个配电箱,可以负责100多盏路灯。”正是因为有了这个配电箱这个信号接收“中转站”,让每一个安装了“遥控之心”的路灯,都会自动将数据传输给它,由它传到中枢系统,系统通过自动的数据分析,会判断这个片区可能存在什么样的故障。每当出现类似的报警信息,市城管委照明处就会立即进行故障判定,尽快在天黑之前处置完毕。

同时,结合GIS地图信息,能精准定位及时了解故障灯具位置,方便维修人员及时维修,提高亮灯率,将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据了解,此次改造,还对系统的GIS功能进行了升级,采用数据量更丰富、信息更完善的电子地图,会快速定位到出现问题的路灯处,从而全面提升路灯故障处理的效率。

2001年,成都启动无线照明监控集中控制系统建设工作。目前,已经形成了中心城区全部路灯、重要景观灯集中控制、实时监测全覆盖的远程智能监控系统。

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监督

城市照明管理更加人性化精细化

静立于城市道路两旁的路灯,在白天或许很少引起你我的关注。一旦天色变暗、夜幕降临,它却成为你我出行必不可少的陪伴与“眼睛”。在武侯祠横街上,高大的树木为这条街带来静谧,然而却遮挡了我们出行时的“眼睛”。对此,市政协委员尼珍提交提案,建议对这条街道上的照明状况进行彻底改善。

树叶过于茂密遮挡路灯

多年来“治标不治本”

在武侯祠横街附近居住10多年了,市政协委员尼珍一直很喜欢这条街的舒适,“枝叶繁茂,一到夏天,很是凉爽。”然而,枝叶繁茂有时并不总是好事,“长成大树后,枝叶总是把路灯的光遮掩了,晚上走路、开车时,总是觉得亮度不太够。”

尼珍委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直关注着这条街道的路灯照明状况。前几年,夏天时经过少量的树叶修剪,遮挡的光总是会少一些。但是,第二年又会再次枝叶繁茂,“长此以往,治标没治本。”尼珍委员告诉记者,她提案建议,能彻底改善武侯祠横街的照明状况。“这条街,街头接一环路,街尾通向武侯祠,其实也是一条景观街道。但一到晚上,这里就看不清楚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尼珍委员表示,路灯照明需要方便市民的交通出行。

研究治本技术方案

重新安装路灯补充照明

这份提案转到市城管委照明处,当天下午,设施管理科工作人员便将技术人员召集到现场,进行查看、测量。这条路上共有25盏路灯,路灯的高度在8米左右。“我们发现,有一些地方枝叶对照明的影响较小,但大部分地方影响较大。”设施管理科工作人员介绍,“对此,我们进行了分类处理,影响小的,适当少量修剪枝叶。影响大的,就在路灯的杆梯上,进行补充照明。”

5月9日下午,调配的材料已经运达,工作人员便开始施工作业了。记者看到,工作人员站在高空液压车上,在原有路灯的下方,又重新安装了一盏路灯,同时原有路灯保留不动。“有4盏路灯,只需要修剪枝叶,但是有21盏灯,我们在灯杆6米高的位置,又安装了一盏支臂灯,降低了两米。”据介绍,保留原有路灯,是因为由于功率问题,两盏路灯并不会同时亮,“虽然支臂灯可以改善地面亮度,但是照明的范围会受到一定影响。”如果保留原有路灯,可以在园林部门对枝叶做出较大修剪后,又撤回支臂灯。

市民遇到路灯被遮挡可拨打84444440或者12345

据了解,市城管委照明处的工作人员每天都在对路灯进行复式巡查。对于全城11万盏路灯来说,巡查是路灯管理的基础工作。每天,4个管理所都要派出工作人员对路灯进行4次巡查。

工作人员每天都要在傍晚路灯全城开启之前巡查一次;路灯亮灯以后再全部巡查一次,而第二天清晨,等到路灯悄悄关闭时,将进行第三次巡查。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在白天的工作时间段,将由专人对“问题路灯”进行处置。日复一日,这样的基础工作一年365天从未间断。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