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注:Swapnil Shinde是个人购物助理公司Mezi的创始人及CEO。他是一位在技术行业有15年产品经验的创业者。之前,他联合创立了音乐公司Dhingana,后被Rdio收购。在Rdio,他担任国际市场产品副总监。在创立Mezi和Dhingana之前,他在雅虎担任高级产品经理,带领雅虎的网络优化产品团队。本文中,他解读了目前人工智能未来发展必须突破的障碍。
如果你还担心机器人会突然掌管地球,我劝你可以省省心,因为无论好莱坞大片里的机器人多牛叉多“智能”,其实现实中,它们都还嫩着呢。人工智能(AI)本身在技术领域还像一个青少年,如果你还记得前阵子微软悲催的TAY机器人,原本设定为一个单纯的好少年,短短16个小时就被洗脑成为比川普还口无遮拦的大恶人,既歧视女性又种族仇视。也许在流行文化中AI听起来很时髦,实际上,,这项技术还在慢慢进步。
至少在最近这几年,我们还不用担心邪恶强大的终结者,更有可能的是,我们会遇见更多像TAY一样的中二病熊孩子。
青春期突变
市场上各种机器人的大流行带来了人工智能技术的青春期突变,推动了智能个人助理和无人车等新领域的发展。每一次突变,都好像青春期的突然发育——技术往前推进一步,人们对AI的接受度也提高一些。但是正如人类的青春期一样,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也不会一帆风顺,难免有一些波折、走一些弯路。
尴尬症发作
无论AI阅读多少小说、研究多少英语语言的文法,计算机也许永远也没法像人类那样,自然流畅地和人聊天。要让计算机在与人聊天时,毫无违和感地插入一些搞笑段子,这比学会语法结构要困难多了,而且也不是背下一整本《搞笑词汇大全》就能做到的。现在的机器人,如果让它们独立进行造句,大部分都会让与它们对话的人类一脸懵逼。人类必须时时刻刻为它们提供指导,就像小学老师指导学生作为一样,为生硬的句子进行梳理和润滑。
铁石“心”肠
有一项非常基本的人类技能,AI一直无法掌握:理解他人的情感。机器学习目前还比较像小孩:只能应付最基本的“是”或“否”命令。人类还得一直当机器人的导师,直到机器人可以理解类似“爱”或“悲伤”之类的抽象概念。不然,机器人还是会像TAY一样,说话得罪了人都不知道。没有同理心的机器人,即使不像TAY那样黑化,也容易给人“铁石心肠”、无法与人亲近的印象。
“人们容易忽略这个事实,同理心对于人类来说也是后天习得的。这对于AI来说也是一样。”《有心的人工智能:用人性成就机器》一书作者John C。 Haven如是说道,“我们得感谢老天,人们在开发情感计算(专注于情感智能)的同时,还有越来越多的人努力设计塑造人工智能伦理的方法,可以将使用AI造成的影响,与终端用户的价值观统一起来。“
愉快地玩耍
就像努力融入新班级的青春期少年,AI想要讨好自己的小伙伴们。现在,大部分机器人都会听人类的话,让它做啥就做啥。广义的“人工智能”定义包含了大约30项不同的技术,包括机器学习、机器人、计算机视觉等等。WhizRobotics的创始人Sabri Sansoy之前是支持美国空军研究的MIT火箭科学家,他相信微软的TAY机器人最有可能是一次递归神经网络(RNN)方面的试验,并且/或者是逆向增强学习(IRL)的一个变种。逆向增强学习是一种机器学习的类型,人工智能系统通过观察,学会“好”与“坏”的行为。
“RNN和IRL的危险在于,人工智能的习惯是基于外界压力形成的,”他说,“人都不会愿意自己的行为是被一群互联网巨头控制着,也许人工智能也不会愿意吧。目前,科技从业者们需要留心,他们会把自己的人格复制给谁。“
如果有一天,机器人真的开始违抗人类的命令、提出不同的“个人“见解,我们才能真正领略到人工智能的完整形态。科技从业者们需要进一步开发这个领域,并且让机器人在不同的文化环境、用不同的语言都能与人交流。这样,人工智能才能从青春期慢慢成熟、“长大成人”。
虽然现实中的AI时不时会发生暴走,爆出一些负面新闻,就像任何青春期的少年一样,AI总是让人对其远大前程抱有无限期望。我们正在见证人工智能领域的快速发展,不过在近期新出现的一些领域——例如分析用户的偏好和情感——自动化变革的难度与之前的领域相比,不是同一个量级的。许多业内专家相信,下一个改变世界的AI“爆款”,是开发可以模仿神经元的软件系统,可以让人们条件反射模拟一些他们看到的行为。举个例子来说,当你看见打哈欠的图片,有时候你自己也会想打个哈欠。
许多创业公司都在抢占人工智能领域这块战略高地,但是每一个团队能否成功、甚至整个人工智能领域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执行,足够用心、细致才能赢得用户的信任,甚至可能让我们人类自我改善、成为更好的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