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中国制造2025》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路线图制定进展与重点解析

   2016-05-19 中国节能网3190
核心提示:5月19日,2016·第四届国际电动汽车及关键部件测评研讨会于江苏常州成功召开,会议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办,常州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协办

5月19日,2016·第四届国际电动汽车及关键部件测评研讨会于江苏常州成功召开,会议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办,常州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协办,得到千人计划(常州)新能源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国联动力、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大力支持。为期2天的会议共吸引全国范围新能源相关企业约400位嘉宾参与会议。

本届研讨会以“测试评价助推产品技术升级”为主题。围绕整车、动力电池系统、驱动系统、充电系统四大技术领域,从新能源汽车检测测试工况、企业及产品准入政策法规、整车主客观实证测评(EV-TEST)、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车辆安全运行监控、动力电池系统开发测试等话题展开深度研讨。

吴志新:《中国制造2025》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路线图制定进展与重点解析

以下为全体会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志新,发表题为“《中国制造2025》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路线图制定进展与重点解析”的演讲实录:

中国制造2025,是我们振兴制造业的一个比较纲要性的文件,由全国很多的专家共同制订了这样一个纲要。和国外相比,大致上是工业4.0的计划,在这个报告当中,我简单的把《中国制造2025》给大家介绍一下,集中在现在正在制订的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图,对纯电动汽车和插电汽车的情况做一个介绍。

15年的5月8号,国发2015—28号文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是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的战略,这是我们国家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规划的开篇指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历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

在中国制造2025当中,提出了几个相应的原则,一是要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轴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通过三大步的推进来实现这样的目标。在2025年之前,迈入制造强国的行列。2035年制造业整体水平达到制造业强国阵营的中等水平,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时候,我国制造大国的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制造强国的前列。第一步是先进到强国的队伍当中,第二步是达到中等水平,第三个节点是达到前列。

这里面总体的战略目标为:一是要提高国家制造业的创新能力,二是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三是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四是加强质量品牌的建设,五是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六是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的突破发展。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十大重点领域。深入推进制造业的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型制造业,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这里总结一下,由“一二三四五五十”来概括《中国制造2025》的规划。一是一个目标,从制造业大国向强国转变。二是通过熔化融合发展实现这个目标,三是通过三步走的战略实现目标。第四,我们有四项基本原则,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四是自主发展和合作共赢。所谓的五五,两个五,一个是有五条方针,还有一个是实现五大工程,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建设工程,强化基础的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绿色制造工程,高端装备创新工程。所谓十,就是在十大领域技术上、产业上寻求突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是在十大领域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去年九月份开始,由工信部下达了一个关于研究制订节能新能源汽车2025技术路线的任务,这个任务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牵头,组织了很多单位,几百位专家,按照《中国制造2025》的原则,分别从各个领域来制订我们未来,未来我们要做到什么程度,走什么样的技术路线,实现什么样的目标。我们这个组大致有五十位专家四十多个单位参与,参与了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技术路线图的制订。

在这个技术路线图制订过程当中,首先做了一些定义,就是这个领域所涉及的车到底是什么车,第一个是纯电动汽车,第二个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第三是增程式电动汽车。增程式的技术未来的使用,或者应用前景如何,现在还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什么是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是哪些东西,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是哪些东西。增程式汽车发电机不直接通过机械的形式驱动车轮,定义完了以后,便把两个构型的产品区分开。在这个专家组当中,研究的内容还包括了电驱动的部分,就是驱动电机和相关的传动系统,以及插电式混合动力的动力总成,包括了专用的发电机。里面包括了电池系统,也包括了汽车动力电池的回收和梯次利用。把充电基础设施也纳入到了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里面来,研究未来智能电网的规划,及车联网的融合,各种未来发展的充电技术。

这里的技术路线,既是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又是中国制造当中十大领域之一,应该有一个顶层的设计,这块如果没有一个大家能够达成共识的技术路线指引,或者引导,这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是不利的,所以国家要来定这个这个技术路线。第二个,实际上是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和他的战略需求。里面涉及到解决能源的问题,解决环保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节能新能源汽车,或者通过新能源汽车来实现我们国家汽车工业的转型升级,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这个技术路线,发达国家都在制定,包括美国、日本、欧洲一些汽车强国,分别结合着4.0和未来的产业发展,都在制定和汽车相关的,和新能源汽车相关的一些技术路线图。我们这个过程中也参考了国外一些已经发布的新能源汽车的路线图,有的叫做电动化交通路线图,在这个基础上,结合着我们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我们自己的技术路线图。这个技术路线图希望能做成什么样呢?就是技术路线图的目标,就是在客观分析当前我国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和产业基础的情况下,对标国际先进技术,参考未来我国交通模式的特点,相关领域技术发展以及产业生态的预判,在这个基础上,提出2025和2030年对各类新能源汽车的重大技术需求,结合着强国的总体构想要求,制订总体发展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凝练重大技术问题,规划发展步骤,提出支持政策环境需求,最终形成能够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科学指导我国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实现汽车强国的纲领性技术文件。技术路线图的使命,实现对我国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长远发展的顶层设计,在汽车行业与相关行业、政府和企业以及整个社会取得高度共识,集聚政产学研用等前社会优势资源,聚焦核心技术和产业发展重大需求引导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线图也会在未来的技术发展过程中随着技术的变化进步和各种发展形势的变化,也会做不断的逐年的阶段性的修订。

技术路线图的编制原则,希望在近期各个目标要明确,不管是技术目标还是产业目标,也要展望未来,尽管是2025,但是我们希望对2035这块也做一个预判。第二个,聚焦重大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问题,第三,统筹兼顾已有的发展战略。在这期间,我们国家不同的部门都发布了不同的战略,比如说科技部发布了创新技术发展这块的战略规划,我们的产业部门也相应的做了一些规划,比如说节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规划等等,包括能源局也做了基础设施的一些规划。

发展现状,对过去的每一个五年计划当中的科技计划,技术进步做了一个相对比较全面的总结。十五、十一五、十二五,三个五年计划当中,我们在科技创新的布局当中取得的一些技术突破,在里面会做一个比较详细的对标分析,或者说总结。主要的技术现状,从整车到关键零部件,都会去做技术分析,再有是会做一些横向的对比,我们目前的两类车型,或者三类车型,我们关键零部件技术和国际上现在的水平究竟差距在哪里。整车方面,智能化程度不高,比如说特斯拉已经具备了自动驾驶的一些软硬件的接口。底盘一体化程度不高,轻量化的程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宝马全部采用了碳素纤维的车身,改变了汽车的整车制造的四大工艺两个半,没有了冲压和焊接的工艺,涂装的工艺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剩下的就是组装工艺和以前比较相同,轻量化所带来的结构上的变化,材料的变化,从而也会影响整个汽车的生产工艺的变化。另外,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插电式汽车在节能、主要的显性指标上和国外的差距并不是太大,加速比较快,三秒钟加速到一百公里,油耗也比较低,但是,混合动力状态下,他的节能指标有待提高,他的噪声、振动,从纯电动切换的平顺性,和国际相比还有明确的差距。另外产品的可靠性、安全性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实际上在过去的电动汽车所出的安全事故当中,绝大多数不是由电池单体引起的,而是整个系统当中某些关键的元件可靠性出了问题,造成了车辆的一些恶性的事故。在整个体系上应该和国际上还有非常大的差距。这是整车方面做了一些再深入的分析。

在基础设施方面,智能化、网络化的管理,双向的车载充电技术,有待于进一步的提升和加强研究。产业的现状方面,我国去年是达到了全球第一,已经超过了美国,

未来的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有些驱动力,也有牵引力,驱动力实际上就是压力,法律法规的不断提升,比如我们要实施企业的平均油耗,我们希望每一个核算企业的所有车型,百公里油耗达到五升,到2025年希望达到四升,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这个企业不去发展新能源汽车,你现在已经没有办法实现这样的目标了。所以,这块我觉得是个压力。另外,电动汽车潜在市场增长非常快,市场的牵引力是我们不断加强在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研究和产业化方面的动因之一。报告当中应也会对未来的政策组合,对促进我们的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些宏观的政策,比如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也有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还有一些具体的减免税的政策等等,未来我们大家还在研究一些非财税的政策。财税的补贴政策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一个退出的机制,大家基本的心理预期是在2020年以后,我们的新能源汽车拿不到直接的财税补贴,但是一些非财税的补贴会跟上,包括二氧化碳的交易,包括一些特殊的路权,一些停车、使用车的优惠政策,都是给予电动汽车的政策。在未来,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将会更加的完善,智能化、网联化程度更高。指导意见明确提出,2020年之前,建成满足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使用需求的充电基础设施,未来在城市建设当中,在小区建设当中,明确规定有一定比例的充电桩提前布置,作为一个最基础的必要设施布局上。充电站基础设施这块的建设也会为我们电动汽车的发展应用带来许多的好处。充电装备的智能化、网联化、APP等的广泛应用,也为电动汽车的充电带来许多的便利。输配电网络的智能化,也会使电动汽车的功能实现拓展,不仅是一个交通工具,对自己家来说,是可以做能源买卖交易的装备。对整个电网来讲,他又是能够保证电网削峰填谷的非常重要的措施。他的功能已经不仅限于把人从A点运到B点,互联网的一些技术将来也会给新能源汽车赋予更多的价值。

未来产业的发展趋势,有很多人提出一些疑问,我们国家的电是以煤发电比较多,占的比例比较大,用煤电认为是不干净的电,不清洁的电,使用煤电我们的节能情况怎么样,我们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情况怎么样,也对我们国家能源发展战略,2014到2020,包括未来的一些能源这块的发展,做了一些资料上的查询和专家的咨询,未来我们国家在新能源方面,在核能方面的发展,会提高我们在电能结构当中清洁能源的比例。大家希望在2020年非化石能源的比重要降低,尤其是煤电的比例会降低到62%以下。另外是我们未来的社会也会发生变化,我们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老龄化等方方面面,会为我们电动汽车的应用带来更加广阔的市场。综合交通体系的建设,我们国家到去年应该有1.9万公里的里程,居世界第一,下一个十年当中,我们还要建设2.3万公里的铁路,其中大部分是高速铁路,将来我们国家的高速铁路网会变得非常的密集,给大家出行带来方便。高铁和航空这块不断发展,我们民用航空是排到全世界第二,未来很快会变成世界第一。人们出行的选择,交通模式的选择会发生根本的变化。这样我们自驾车出游的距离会进一步缩短,自己驾驶的活动范围会进一步见效,这样会更适合我们电动汽车的应用。我们初步估计,在未来如果综合交通模式形成以后,在300公里以上的远距离出行,大家会选择高铁,会选择航空,在300公里以内的,可能才会使用自驾车。基于这样的分析,一个是给予了电动汽车发展更多的正向信息,也为电动汽车的产品设计提供一个参考。我们是不是要追求五百公里的续航里程,用那么多的电池,在后面的一些目标当中,也会根据这样的基本判断来对未来的产品做一些规划。

未来技术的发展趋势,三化的发展方向,这个应该说已经业内达成了共识。

智能化这块,目前除了电动汽车之外,另外一个在业内的非常热的话题,大家希望通过智能化来减少交通事故,甚至大家有一个目标,希望是零死亡,零伤亡,追求零事故,将来希望在安全方面,通过智能化的技术,大大的提高车辆的安全性。第二,交通的管理,车辆的行驶更加流畅,我们很多的互联网技术在车上的应用,会把这样一个平台有比较好的利用。智能化的平台建设实际上在业内有一个非常共识的观点,新能源汽车、纯电动汽车是智能化的最好的平台,这两个结合起来,也可以拉动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发展非常重要的原因。未来的电网,希望是一个智能化的电网,是能和新的发电能源,包括风能、光能等等有效结合的电网。这样的电网,他的有效利用也会使得我们使用电更加的清洁,使用纯电动汽车节能减排的效果更加明显。

另外大家也非常关注未来电动汽车保有量不断的增加,会有大批的电池退役,退役的电池怎么样充分的再利用,和他的资源回收,有效的回收,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

愿景和目标,我们会给出2025到2030这一块的一些目标,近期是2020年的目标,这个目标已经是非常明确。除了产量销量的目标,比如500万台的保有量,200万台的产能,我们希望还可以有一些技术进步的指标,对节能的指标也会有非常大的提升。我们尽管是电动汽车也希望节电,尽管是插电式混合动力,也希望节油。还有乘用车和客车的指标,也会对一些专用车辆设定一些指标。也有一些技术研发的目标,希望电机控制器的功率密度大于每升17千瓦,基本上和目前国际上的先进水平差不多的。实际上实现了一个电机控制器倍增计划。电池这块,也有非常明确的目标,2020年希望每公斤200瓦时,系统成本达到1.3。机电耦合动力总成也提出了一些目标。充电站的建设有数量的目标,也有无线充电的建设目标。乘用车,2025年希望技术指标进一步提升。客车这块,也有更加细的指标。标定的载客数量,以他作为有效的运输效率作为一个评价指标,来评价节能的效果。零部件这块,也在不断的提升,还要进一步的技术提升,2025年希望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达到每公斤280瓦时左右。2030年,这个目标相对比较宏观,指标也是一个奋斗的目标,节油也不可能无限制,但是总体节能减排是一个大的趋势,随着车辆技术的不断进步,轻量化、低阻力等方面,还希望我们车辆能够更加的节能,更加的环保,更加的安全。

这里提出了一些保障措施,这块应该说还很不成型,主要是希望建设政策、标准、测试评价的支撑平台,另外希望建设一些重大的创新平台,和创新计划,通过一些创新平台和创新计划,大力推动我们的技术进步。

大致就是这样,欢迎大家提出批评意见,因为这个还没有定稿,随时可以根据大家的建议达成共识加入进去,谢谢大家。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