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和华东理工大学系留气球垂直观测联合基地揭牌仪式近日在华东理工大学奉贤校区隆重举行,标志着基于系留气球的大气垂直观测平台正式建成,将为上海市大气污染治理提供科技支撑。
据了解,垂直观测是大气复合污染综合观测的重要领域之一,也是目前国内国际重点关注的前沿科学技术,可有效弥补当前大气观测以地面观测为主的环境监测体系的不足,从而为大气复合污染研究提供更好的技术手段。目前,国内主流垂直观测技术主要包括激光雷达、卫星遥感、探空气球、高塔和飞机等。但受准确性、可控性、载荷量、稳定性等诸多因素影响,这些监测手段在城市大气边界层研究方面存在局限性。
为进一步创新和开发大气复合污染综合观测技术,在上海市环保局、市科委、市民防办等多部门支持下,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携手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38所等科研院所,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基于大载荷系留气球平台的大气复合污染垂直观测。
“利用这个系统,科研团队先后3次完成科学观测任务,成功捕捉到高空污染水平输送、高架污染源扩散、垂直污染气团交换、边界层高度变化、臭氧传输和消耗等重要的大气污染现象和过程,为上海市乃至长三角区域开展环境空气污染成因和传输影响研究提供了第一手高空原位观测资料。”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伏晴艳介绍说,高空垂直观测还可以为我国空气质量数值模型的参数设定和验证提供重要实验数据。
“系留气球平台具有滞空稳定、载荷大、高空停留时间长、便于操控以及安全可靠等特点,弥补了其他垂直观测手段的薄弱环节,为我国现有垂直观测技术体系增添了新的一员。”伏晴艳表示。
她进一步解释说,系留气球平台观测的数据与地面观测数据以及其他常规高空探测仪器获得的数据相比对,可以用于校验气溶胶激光雷达、多轴差分光谱仪等地基遥测设备的准确性,以便改进算法,弥补其他仪器的监测盲区不足。
谈及系留气球平台的未来发展,伏晴艳说,一方面将与球体生产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38所合作,进一步提升平台的升空高度和有效载荷,以满足边界层大气观测的需要;另一方面,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进一步开拓垂直观测平台在我国大气复合污染研究中的应用,并不断挖掘其科学实验价值。作为一个展示度较高的平台,计划将通过创建仓庚论坛,将其打造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基地。
“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将继续支持大气复合污染综合观测系统的长远发展,希望科研人员利用这个系统开展更为深入的大气污染治理研究,也希望逐渐推进产业化发展,为其他省(市)大气科研提供更为开放、条件更为成熟的合作创新平台。”上海市环境保护局总工程师罗海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