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积极探索土壤修复的商业模式 重点是解决资金来源和效果评估问题

   2016-05-30 21世纪经济报道1860
核心提示:根据相关报道,旨在指导土壤修复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十条)颁布在即。土壤修复问题,说到底还是环保与环评的问题。以往人们说得较多

根据相关报道,旨在指导土壤修复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十条”)颁布在即。

土壤修复问题,说到底还是环保与环评的问题。以往人们说得较多的是大气污染、雾霾。这些污染大家看得见,也能亲身感受到。一些地方的水污染也偶尔会受到广泛关注,比如几年前兰州发生的水污染事件。而在近来发生的一些公共事件中,土壤污染也进入了人们的视界。土壤污染散发出的威力,丝毫不亚于大气污染、水污染,实实在在地让人们感受到了土壤中隐秘力量的存在。人们发现,时时刻刻与人类相互发生作用的土壤,并不都是安全的。相比于大气与水,土壤一旦发生污染,修复起来比较难,物理修复、化学修复以及生物修复各有优劣。土壤污染修复,不仅需要资金、技术,而且修复后还需要耐心地等待,修复过程并不是一天两天或是几年就可以完成。

更为紧要的是,相比于欧美日,我国土壤修复还缺乏清晰的商业模式。目前我们已经知道,土壤受到污染的面积较大。根据2014年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我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全国土壤污染超标率达16.1%。在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非常突出。另外,耕地土壤环境质量也令人忧虑。

国家对土壤修复的态度是明确支持。2012年3月份出台的《“十二五”规划纲要》就对土壤修复进行了论述。2016年3月17日,“十三五”规划纲要发布,土壤修复被再次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第四十四章“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中提出,实施土壤污染分类分级防治,优先保护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安全,切实加强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监管。第四十八章“发展绿色环保产业”中提到,加快土壤修复治理等新型技术装备研发和产业化。

可以看出,土壤污染修复的市场很大,而且国家也很支持这项环保事业。但是,目前仍然缺乏清晰的商业模式。我国土壤修复示范项目多数采取政府采购土壤修复服务的模式,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和地方政府,简单地说,就是主要靠政府投入。此外,还有一些土壤修复是与地产开发商合作进行。

除了资金来源不稳定的问题,土壤修复中还存在修复效果评估过程不透明等问题,评估是否到位也难以保证。除非是有显性的危害到人群健康的公共事件发生,人们才能验证土壤环评是否到位。

要推进土壤污染修复,应积极地探索合适的商业模式,比如在推动PPP的大背景下,可以考虑鼓励更多资本进入。当然,引进资本的前提是做好规制与监管。首先,应该尽快推动新标准的完善,2015年1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修订草案《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与《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指导值》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阶段,在2015年8月形成第二次征求意见稿。其次,需要强化环保部门的权力,使他们能够实施监管。

据估计,在“十三五”期间,土壤修复的市场空间将经历快速的扩张,年均规模有望达到超过千亿的级别。一些公共事件对人们的伤害是不可逆的,其后果超过了土壤污染的伤害。无论是从哪个方面来说,土壤修复都应该被置于一个更重要的地位。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