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前期的设备建设、保温防腐、试生产等环节,8月4日,公司年产20万吨己内酰胺生产线正式投入运营。该项目落户福建福清江阴优势明显,原材料采购与产品销售半径都在100千米以内,节约运输成本,另外,产品与福建长乐纺织业配套,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福建天辰耀隆新材料有限公司综合处主任王灏告诉中国化工报记者。
今年以来,福建省提出以抓龙头兴产业为着力点,做大增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天辰耀隆年产20万吨己内酰胺、中化泉州1200万吨炼油项目等就是其中龙头项目的代表。目前,福建多地石化企业发挥集群优势,吸引下游企业,引领行业纵深发展。
福建省今年提出,将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延伸完善产业链,培育形成产值超500亿元产业集群16个,其中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基地10个。福建福清江阴经济开发区正以天辰耀隆己内酰胺等石化项目为龙头,积极打造海西化工新材料产业园,为实现千亿元产业园区目标上足发条。此外,天辰耀隆己内酰胺项目、申远聚酰胺一体化等4个总投资550亿元的大型石化项目,也为中国化纤基地福建长乐发展纺织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专业从事高端尼龙纤维、国内锦纶行业排名前三的福建锦江科技有限公司,每年要“吃”进大量己内酰胺。“这么好的区位优势,天辰耀隆会给我们省下不少成本。”锦江科技公司总经理陈飞说。据了解,整个福建长乐地区,企业每年对高品质己内酰胺的需求量在60万吨以上。天辰耀隆还计划在保证品质的同时,5年内再上一条同等规模的生产线,累计新增产值达百亿元。
7月上旬,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惠石化工业园区,中化集团公司独资建设的中化泉州1200万吨炼油项目正式建成投产。该项目是国家“十二五”规划以及福建省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近300亿元,项目包括常减压蒸馏、催化裂化、渣油加氢、蜡油加氢裂化、连续重整、延迟焦化、聚丙烯等19套生产装置以及配套的公用工程、码头、储运等设施。随着中化泉州炼油项目建成投产,公司连接石油产业上下游的炼制环节得以跨越性突破,并将支持福建省湄洲湾石化基地发展成现代化石油化工基地。
近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多措并举,提出着力发挥企业主体作用,营造发展环境,充分发挥产业龙头骨干支撑和引领带动作用,成为企业发展创新活力迸发的背后推手。福建省先后出台了《关于产业龙头促进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支持龙头企业加快发展促进工业稳定增长》、《进一步完善促进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工作实施方案》、《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从用电、财政等方面大力扶持引导产业龙头做大做强,并引领其走上创新之路,促进创新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以现有项目为依托,将做大做优增量作为调结构的突破口,符合福建实际,为化工等相关产业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提供更充足的动能。”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朱四海说。
做大增量,关键在优选。增量要增在好的项目上,增在优的产业上,并加快构建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产业链长的现代产业体系。上半年,福建省一批新兴产业项目凸显龙头引领效应,推动全省工业经济提质增效。
“福建要制造业,但不要低端的制造业;要传统产业,但要对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有些增量不仅自身可担龙头带动之责,更能作为重要一环融入产业链延伸当中,助力产业群壮大。”福建省科技厅负责人说。
在江阴工业集中区,中景石化科技园已有5个上下游项目入驻其中,配套生产聚丙烯树脂。“一期3个项目陆续进入设备安装阶段,明年底前均可投产。等到5个项目投产后,园区年产值将达400亿元。”中景石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仁说,同时,中景还准备将产业链在集中区内拓展,不仅为天辰耀隆和中石化巴陵己内酰胺供应氢气,还要再上两条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生产线,用于医药、食品等包装。
在福建泉港,经过多年发展,泉港石化园区已聚集57家大型石化企业,初步形成石化块状经济,去年实现石化产值775亿元,同比增长13%,占全省石化产值近四成。泉港石化园区正逐步形成以基础化工为主导,涵盖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精细化工、基础化工等产品的产业集群,为纺织、服装、塑料等省内优势产业提供原料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