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从“海洋”城市到“海绵”城市 怎样处理好城市与水的关系

   2016-07-22 中国经济导报3230
核心提示:在城市的高速扩张中,不断被填埋挤占的湖泊河道和面积越来越大的硬化地面,比排水管网本身对城市内涝的影响要更大。城市管理者们一边改善排水

在城市的高速扩张中,不断被填埋挤占的湖泊河道和面积越来越大的硬化地面,比排水管网本身对城市内涝的影响要更大。

城市管理者们一边改善排水设施,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另一边却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使具有蓄水能力的自然水系消失,加剧内涝。如果这种做法不改变,即使建设再先进的排水系统也是徒劳。”

特大暴雨难得一遇,我国的城市内涝却并不罕见。道路瞬间成“河”,广场秒变“湖泊”,街上游泳、路边捉鱼、汽车变船……今年入汛以来,接二连三的强降雨再次把中国的众多城市打造成“水上乐园”、“东方威尼斯”,人们对“城市里看海”的调侃不再觉得新鲜,而更多感到的是无奈。

住建部的资料显示,2007年~2015年,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超过360个城市遭遇过内涝,其中1/6单次水淹超过12小时,深度超过半米。“城市里看海”的代价十分高昂,据中国水利网的数据,2015年172座城市发生内涝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733.3亿元。

矛盾的是,当大雨停歇,“海”潮退去,城市硬壳之下的水资源又变得捉襟见肘——“平时缺水,下雨看海”的现象折射出了城市与水的紧张关系。城市与水如何和谐共处?从“海洋城市”到“海绵城市”还有多远的路要走?这些是我们本期关注的主题。

“城市的良心”为何经不起考验?

每到雨季,南昌是常能“看海”的城市之一。今年也不例外,7月16日,正经受内涝之困的南昌市民驾皮划艇通行的图片登上了某知名网媒的头条。对于今年的汛情,南昌方面有关人士解释说,造成积水的主要原因是南昌城区排水系统存在“年龄大、肚量小、口子少”等问题。城区排水管网大部分是上世纪60年代前建设的,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运行,管道早就超过了使用寿命,而地下排水管网线路走向也存在不合理的地方。

其实南昌并不孤立,城市排水系统严重滞后,是我国城市的共性问题。“对于中国大多数城市来说,改革开放30多年,已经使得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地下,却还是几十年前的样子,一旦遇到暴雨天气,下水道便开始变得不堪重负。可以说,中国的下水道远远没有跟上城市的发展。”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规划师庞涛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在全国“四处看海”的当下,法国作家雨果的这句话再次被人们广为传播。近期的暴雨又一次检验了我国诸多城市的“良心”,可惜看到的结果却是长沙、南京、广州、无锡、武汉相继“沦陷”……其实关于这场检验,即便首都北京也没有通过,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灾害就是例证。

当发觉城市“地下”的发达程度与“地上”越来越不匹配时,人们不禁发问:我们城市的“良心”到底“坏”在了哪里?

“严格地说,在中国,没有‘下水道’,只有‘污水管网’。”《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一篇文章中介绍说,“下水道”这个词其实是日语舶来词,在汉语中本没有这种说法。“下水”二字表明在功能上它是用来收集和排放城市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大气降水和其他弃水的;而“道”字,则准确描述了以巴黎、东京为代表的“地下廊道式”城市排水设施。这样的排水廊道往往深埋在地面几十米以下,有着巨大的物理空间。例如巴黎的下水道是在地面50米以下,宽逾5米;东京的下水道是在地面60米以下,宏大之处不亚于一座宫殿。而我国城市中普遍采用的是“地下管网式”排水设施,在较浅的地下埋藏着口径多在一米左右的排水管,实在是当不起这个“道”字的。

记者了解到,我国采用“地下管网式”排水设施是从“苏联老大哥”处学来的经验。新中国建国初期,毫无城市建设经验的城市管理者在苏联专家手把手的指导下,在北京、广州、沈阳、天津、武汉等一批重点城市和新兴工业城市建设起了现代化排水工程,而这些城市后来也都成了“内涝”典范。此后,苏联“地下管网式”排水设施被全盘复制到了中国。

“这样的排水管道设计偏保守,排水管口径小,其排水承载能力能够适用于位于高寒地带、大部分地区降水较少的苏联,但在我国就悲剧了,我国南方广大地区年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这样的设计很难应对我国南方多雨地区大流量的来水。”庞涛表示。

“其实从排水设施本身来看,‘管网式’并不比‘廊道式’差。只要设计合理,调度得当,它们都可以发挥出很好的排水作用。”国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工程师郑兴灿说,“关注城市排水问题,不能光盯着排水管道,许多问题不是出在管道上,而是出在城市本身。”

在他看来,在城市的高速扩张中,不断被填埋挤占的湖泊河道和面积越来越大的硬化地面,比排水管网本身对城市内涝的影响要更大。

有数据显示,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湖泊面积减少了15%,湿地退化了28%。本来可以被这些天然湖泊、湿地调蓄的降水,如今已经无处可去。

湖和湿地都哪去了?面对越来越紧缺的城市土地资源和不断上涨的地价,“填湖造地”成为了不少城市解决用地紧张和实现土地创收的“好办法”。例如武汉,现在的湖面面积与上世纪50年代初时相比缩减了一半还多,失去了天然湖泊蓄水的优势,只有在一次次的大雨中,咬牙咽下“内涝”的苦果。

“这是一个关键问题,以前的雨落到地上就可以直接渗入土里,而现在,城市内植被覆盖率降低,道路硬化,失去了蓄水能力,使得降水只能通过排水系统排走,雨下得急了,根本来不及排,因此地下的排水管道修得再粗也没有用。”郑兴灿表示。

重金治涝能否不再“四处看海”?

如前文所述,受苏联模式影响,我国城市排水管道设计标准比较低。我国大部分城市普遍采用的是1年一遇的重现期标准,而在发达国家,城市排水标准普遍较高,纽约是10~15年一遇的标准,东京是5~10年一遇的标准,巴黎是5年一遇的标准。

住建部城建司一位负责人曾坦言,“对于几十年一遇的大雨,出于市政设施投入产出比的考量,不可能完全防范。”言外之意是,城市排水是一笔经济账,为了多年一遇的大雨斥巨资修建高标准排水管道未必划算。

但这笔经济账很快就被内涝所造成的巨大损失和重金治涝给找回来了。据民政部消息,截至7月8日9时统计,6月30日以来,长江中下游等地遭受的洪涝、风雹、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已造成江苏、安徽、湖北等11省份3100.8万人受灾,164人死亡,26人失踪,199.3万人紧急转移安置,7.3万间房屋倒塌,直接经济损失670.9亿元。

为了治涝,各级政府斥下重资。2015年4月,财政部公布第一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名单,16个城市将获得中央财政每年4~6亿元、累计投入3年的专项资金补助。武汉是16个试点城市之一,今年4月20日,武汉市城建委发布武汉海绵城市建设计划,2年内武汉将投入150亿元建设海绵城市,150个市政道路、老旧小区、公园绿地以及城市水系项目将在今年全面启动海绵化改造。

重金治涝能否在短时间内改变全国“四处看海”的尴尬局面?

“建成区改造难度巨大,短时间内难见成效。”庞涛告诉记者,很多欧洲城市,排水系统是先于城市修建。而回到中国城市,往往是建成区存在着严重的内涝问题,甚至是很多新城区因为设计标准太低而内涝。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经济成本还是施工难度,都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困难。

除了城市建成区改造难度巨大以外,现有的城市规划与发展也在不断地加剧着城市内涝的问题。

2011年,武汉一位住在主干道雄楚大道附近的老人说:“这里一下雨就会渍水,这几年政府已经投入了1亿多元来改造排水设施,是有些效果,但根治不了的。为什么?因为这里本来就该是湖!这段路是填了南湖造起来的。”一位细心的武汉网友也发现了同样的事实,他比较了不同时期的武汉地图,指出淹水处大多地势低洼——那些地方原本也都是湖。

“城市管理者们一边改善排水设施,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另一边却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使具有蓄水能力的自然水系消失,加剧内涝。如果这种做法不改变,即使建设再先进的排水系统也是徒劳。”庞涛表示。

业界专家一致认为,治涝并非一日之功,短期内并不能解决“城市看海”的问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戴慎志表示,针对水丰富地区,尤其是沿河沿海地区城市,仅用地下排水系统排水是远远不够的。首先应理顺城市内部与周边水系的关系,扩大周边河道和湖泊的储水空间。

在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市政所所长张晓昕看来,城市治涝,更重要的是建立一套完整的城市防涝综合系统,包括建设小区雨水源头控制系统、雨水管渠系统、超标降雨应对系统以及城市防洪系统等。而建立这套完整的系统,不仅需要城市规划、水利、市政等部门配合,更需要各个专业之间的技术规范、标准有效衔接。

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程晓陶建议,一个完整的城市内涝防治体系的建立,需要根据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及其与河湖水系的关系,划分出水土保持区、分滞蓄水区、可积水区与防护区等。同时,对新老城区建设也要做出不同的规划,对于城市开发的新区,可以形成骨干排水管网,以立法的形式推进“先地下,后地上”的开发模式。

建设“海绵城市”任重道远

急速城镇化中的中国,城市“硬壳”在不断扩张。土地失去了排蓄水的作用,使不少城市陷入了“平时缺水,雨季看海”的怪圈。

如何让城市与水和谐共处?建设“海绵城市”或许是拯救“海洋城市”的好办法。2014年11月,住建部出台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其中指出,海绵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我国正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30个城市在试点建设海绵城市。张晓昕表示,海绵城市是个广义的概念,既包括城市中的河湖水系、湿地,也包括大的江河流域中的洪泛区,此外还有建设小区里面的绿色屋顶、雨水花园、可渗透铺装等。如果按照这种广义的概念控制好流域的洪泛区、蓄洪区、保护好城市的河湖湿地和水系、合理布置城市的建设用地,将对缓解城市内涝起到很大作用。

“北京的一场暴雨,流走的水相当于一个密云水库,济南年均降雨量大概600毫米,要是可以补充泉水地下水源,也不需要天天保泉。建设海绵城市,就是把雨水作为宝贵资源收纳起来进行再利用。”环境教育学者李皓指出:雨洪利用,可以解决城市化带来的一系列水资源问题,也是许多发达国家应对城市雨洪的最新思路。

例如日本东京,在城市中建设星罗棋布的“微水库”的方案就值得借鉴。据悉,东京有超过1000座高层建筑引入了雨水利用设施,如两国国技馆8400平方米的屋顶能收集1000立方米雨水,平时用于冲洗厕所,夏天可以用于其冷气设备,冬季降雨时还可以通过喷水把堆积在屋顶的雪融化掉,这些雨水收集设备就地减少下排水管的压力,也把水留住“为我所用”。

在海棉城市的建设蓝图上,还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例如,海绵城市背后的建造者涉及到规划、建设、市政、园林、水务、交通、财政、发改、国土、环保等多个部门,这些部门如何协调配合好,关系到海绵城市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指出,工程的决策常常按政府部门、地区和功能进行管理,但却把水系统分解地支离破碎:水和土分离,排水和给水分离,防洪和抗旱分离。“水本是地球上最不应该被分割的系统。”他在论文中指出,要开始从“水适应人”到“人适应水”的转变。

从微观层面上借鉴学习好的景观技术,到努力弥补在排水基础设施建设上的不足,再到从顶层理顺协调好治水机制不难看出,从“海洋”城市到“海绵”城市还路途遥远。台湾作家龙应台曾在文章中写道:“验证一个国家和城市是否发达,一场雨足矣,因为它或许有钱建造高楼大厦,却还没有心力来发展下水道;高楼大厦看得见,下水道看不见。你要等一场大雨才能看出它的真面目。”

“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这个良心在城市管理者身上的体现,就是为城市繁荣、民众福祉深谋远虑的责任心。要破解城市内涝顽疾,打造‘良心工程’发展海绵城市,是标本兼治之策。我们不妨期待着‘海绵工程’让雨后只见彩虹的美丽城市早日呈现。”庞涛最后说。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