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信息化应用在集中供热系统 实现节能减排

   2016-07-26 中国节能网830
核心提示:信息技术应用在集中供热运行管理中,将提高管理效率和系统运行效率。集中供热的运行一般都建立热网运行监控系统,用信息技术实现对热源、换热

信息技术应用在集中供热运行管理中,将提高管理效率和系统运行效率。集中供热的运行一般都建立热网运行监控系统,用信息技术实现对热源、换热站(泵站)、用户的监测控制。而系统的神经中枢是监控中心,在监控中心通过信息技术完成对热源、各换热站(泵站)和用户的信息传送和指令下达,完成运行系统的统一指挥和调度。

1.信息技术在热源监控系统的应用

供热系统热量的生产和热网系统所需的热量经常不相匹配,并随室外气温的变化产生变化,这样就造成热源生产的波动,浪费了能源。利用信息技术可解决这种浪费并优化系统的运行,降低能源的消耗节约资源。应用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开发的锅炉控制系统软件可根据室外温度和整个热网所需热量的对应关系,自动完成锅炉系统中各种机械和电气设备的运行工作,使得锅炉输出的热量既不因过剩而浪费,又能满足整个热网所需热量,实现了热源和热网的联动运行,有效的使热量的生产和消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既不浪费能源又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

2.信息技术在供热管网中的应用

传统热网运行各换热站(泵站)是靠人工进行操作和管理的,在大型热网中要有几十座到几百座换热站(泵站)运行调节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受调节手段、热源的波动、热网路径较长、热惰性大,调节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心等影响,很难形成统一同步的调节,致使热网的水力失调严重。应用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研发的热网无线测控系统可较好的解决以上问题,并可实现对供热管网的温度、压力、流量、开关量进行测量,控制及远传,可长时间不间断的进行流量、热量的积累和计算。在供热初期和末期根据室外温度来通过控制一网调节阀的开度从而调节二网的供水温度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寒冷期对换热站按面积分配热量控制,提高对用户的供热质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3G技术的成熟,无人值守换热站(泵站)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为解决整网水力失调及实现热量平衡发挥了诊断或决定性作用。

3.信息技术在处理不利点用户——过热楼栋和温度不达标的楼栋的应用

热力失调是集中供热节能运行的首要障碍,主要表现在近端楼栋用户室温偏高而远端楼栋用户室温偏低,室温偏高用户开窗放热现象屡见不鲜,造成热量损失增加供热成本,室温偏低用户投诉不断造成热费收缴困难,从而影响企业的效益和形象。

4.信息技术在热用户中的应用

热网运行的最终目是终端用户的参数达标,满足热用户的要求。传统的信息获取方法是在用户处安装一个温度计,每天由用户观测记录,运行部门定期或定时到用户处获取信息。这种传统的方法由于不能普遍应用并且存在人为因素,实时性不强,对生产的指导作用不明显。应用信息技术研发的用户温度信息系统,可根据用户要求实时或定时将用户的温度采集并传输给生产运行部门和客户服务中心,一方面可指导生产,加强管理,节约资源,另一方面可以很好的为用户服务,使用户满意,增加用户对供热企业的信任度。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信息技术在供热领域的应用,先进的企业已开始用客户终端的信息,自动调节系统的运行,节约了大量的能源消耗。

5.信息技术在户用温度调控与热计量中的应用

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明确要求“要深化供热体制改革,实行供热计量收费”即有建筑热计量改造,在十一五期间,大城市要完成25%以上,中等城市要完成15%以上,小城市要完成10%以上。政府机构办公楼等公用建筑,2008年以前全部完成热计量改造,实行热计量收费。要计量就需要抄表,人工抄表既耗时工作量又大并存在人为因素,浪费人力物力,且因建筑结构因素,一栋楼内的楼中间用户温度过高而楼两边的用户室温偏低。应用信息技术研发的通断温度面积法调控与户用热计量分配系统,有效解决了这两大难题。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