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关于电动汽车是否真正节能环保的问题被广泛讨论。前有新加坡特斯拉受罚事件让“围观群众”大吃一惊,后有各路专家亲自撰文解析不同观点,一时间关于电动汽车的争论被推至风口浪尖。为此,中国汽车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志新和清华大学教授、电动汽车专家欧阳明高,对电动汽车的排放问题,以及电动汽车未来的发展,他们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电动汽车确有排放
但环保优势仍很明显
“一直以来,公众对电动汽车的认识一直是零排放、无污染,所以当听说电动汽车也会有排放、产生污染时,会特别惊讶。对这个问题我们要客观、理性地看待。电动汽车消耗电能,电能在产生过程中有污染和排放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也必须看到这些排放与燃油车比,其实要小很多,电动汽车的环保优势很明显。”吴志新解释道。
按照“十三五”电动汽车科技试点专项目标,电动汽车的效率至少将提高15%,电动汽车的减排效果将进一步凸显。“不用十年时间,那些唱衰电动汽车的声音必将变化。”吴志新说。
这段时间以来,吴志新不得不向越来越多的人解释电动汽车的污染和排放到底是怎么回事,拿出笔向人们演算一下这些结论背后的数据到底是什么,尽管不是每个人都能看懂,但“数据更能让人信服”。
能源结构不断改善
电动汽车减排潜能无可比拟
按照坊间流行的说法,电动汽车是否环保就看你用什么电,用煤电造成的污染自然大,用核电和太阳能,电动汽车的排放就非常小。这一点,欧阳明高是认同的,但他同时强调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目前火力发电的份额正在逐步降低,清洁能源诸如核能、水电、风能、太阳能比重日益提升”。
截至2015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在50万辆左右。“50万辆相对我国1.5亿的汽车保有量才占多少份额?也就是说我国电动汽车现在仍处在起步阶段,不要只看眼下,三五十年后,电动汽车将实现充电和供电双向,电池既可以在低谷电时储存电,也可以在高峰时期往电网送电,普通民众甚至可以通过电动汽车获得利益。”欧阳明高说,“很多事情不能等到万事俱备才去做。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不是一蹴而就,等万事俱备再推广新能源汽车,就为时已晚了。”
科技部高新技术司的一份调查报告强调了新能源汽车在排放管理上的优势。“是治理一家煤电企业的污染排放问题难,还是控制一万台燃油私家车的污染排放问题难?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欧阳明高说。
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
豪华电动车排放超标不具代表性
今年上半年,关于电动汽车最轰动的网络新闻就是新加坡特斯拉被罚事件。一位名叫乔伊·阮的消费者在香港花5.1万美元买了一辆特斯拉Model S,使用了数月后,车辆通过一系列测试过程到达新加坡。在通过新加坡政府车辆碳排放标准检测时被告知:Model S在测试后被认定为“非环境友好车型”,被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处以1.088万美元(约合7万元人民币左右)的罚款。
据新加坡当局公布的原因显示,Model S每公里要消耗444瓦时电量,被认为使用太多电量而成为“污染源”,基于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对电能源消耗标准(每瓦时0.5克二氧化碳)换算,从香港带到新加坡的这辆Model S二氧化碳排放量为每公里222克,属于“重度污染”范畴。
这个消息传到国内引发了对电动汽车是否有较大污染问题的持续讨论。对这一事件,清华大学教授,电动汽车专家欧阳明高表示,这是一个很特殊的个案。首先这辆车是一辆二手的豪华跑车,耗电量本身就比别的电动汽车大很多,其次测试环境一定是在特殊的状态下。他解释说,每公里消耗444瓦时电量在电动汽车领域简直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数据,我国大部分的电动汽车,比如吉利帝豪,能耗大概在每公里150瓦时电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