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绿色金融首次被纳入G20峰会议程

   2016-09-03 中国节能网370
核心提示:G20杭州峰会开幕在即,在我国倡导下绿色金融被首次纳入G20议程。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七部委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

G20杭州峰会开幕在即,在我国倡导下绿色金融被首次纳入G20议程。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七部委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环境保护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别涛表示,各级环保部门将主动配合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机构,加快构建绿色金融体系,不断改善环境治理投资的有效供给,推动环境质量改善。银监会政策研究局巡视员叶燕斐表示,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节能减排均离不开金融的支撑,近年来银行业大力发展绿色金融,21家主要银行投放的绿色信贷余额达7.26万亿元,不良率低于同期各项贷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分析人士指出,在当前背景下,将绿色金融列入G20峰会议题,凸显中国作为G20主席国发挥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同时,中国也用实际行动引领全球绿色金融发展。

构建支持绿色信贷政策体系

别涛透露,环保部正在会同保监会抓紧制定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有关方案和规章,选择环境风险较高、环境污染事件较为集中的领域,把相关企业纳入强制投保的范围;鼓励保险机构对企业开展“环保体检”,引进市场机制提高环境安全隐患排查、防范能力。

“企业一旦发生环境损害,保险机构及时对污染受害者进行赔付,为其恢复正常生产生活提供合理保障,减轻政府和社会的负担,也避免企业因一次环境污染损害就导致生产经营难以为继的困局,促进企业在做好环保管理工作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别涛说。

别涛表示,环保部还将完善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结合贯彻实施新修订的环保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环保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中的上市公司,研究制定并严格执行对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企业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以及重大环境事件的具体信息披露要求。加大对伪造环境信息的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的惩罚力度。

别涛说,“环保部还将加强协同,构建支持绿色信贷的政策体系,及时将企业环境违法违规信息等企业环境信息纳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立企业环境信息的共享机制,为金融机构的贷款和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绿色信贷余额7.26万亿元

叶燕斐表示,在有效控制风险和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商业银行积极探索绿色信贷产品和服务创新,在推动企业节能减排、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

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21家主要银行的绿色信贷余额达7.26万亿元,占各项贷款的9%。其中,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1.69万亿元,节能环保项目和服务贷款余额5.57万亿元。

“这7万多亿元贷款没有一笔依靠国家贴息,完全是银行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实施。”叶燕斐介绍,一般固定资产贷款项目平均投资回收期在十年左右,而不少节能减排项目平均投资回收期是三年到五年。

截至6月末,21家主要银行的节能环保项目和服务不良贷款余额为226.25亿元,不良率为0.41%,低于同期各项贷款不良率1.35个百分点。

此次《意见》首次给出了绿色金融的“官方”定义,对绿色金融产品的界定和分类有指导意义。

其实,从2007年开始,银监会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希望通过《绿色信贷指引》等政策构建绿色信贷制度框架,确保信贷资金投向低碳、循环、生态领域。目前,中国是全球仅有的三个建立绿色信贷指标体系的经济体之一。

与此同时,中国绿色债券市场也在加速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农业银行、中国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青岛银行等先后在境内外发行了绿色金融债、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作为绿色债券市场的参与者,他们不仅得到了商业回报,也收获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综合新华社电

新华时评

为全球绿色低碳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探索用更低价格、更长期限、更多元的资金支持绿色产业发展,不仅是中国在经济转型中的有益经验,也将为全球绿色发展提供重要借鉴。

当前,全球竞相发展绿色经济寻求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对支持绿色产业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金融需求持续扩大。

增加绿色金融供给,无疑有助于加快经济向绿色化转型,也有利于促进环保、新能源、节能等领域的技术进步,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从此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首次提出“建立我国的绿色金融体系”,到“十三五”规划纲要将绿色金融列为战略性优先事项,绿色金融已上升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方式,更得到了金融市场的积极响应。

数据显示,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绿色信贷余额占比在全球名列前茅,是全球仅有的三个建立绿色信贷指标体系的经济体之一。

当然,绿色金融市场在快速扩大的同时,一些潜在风险和体制机制问题也需引起高度关注。比如,单靠金融机构自身难以有效识别所投资的绿色产业是否真的产生了环境效益。又如,个别地方出于财政压力,不愿舍弃对高排放高污染企业收取的高额税费,导致绿色金融政策的引导难以有效通过金融市场传导到产业部门。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等七部委近期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从环境信息披露机制与市场监管规则两个方面,切实加强了我国绿色金融政策基础。

一份由中国央行和苏格兰银行共同完成的《G20绿色金融综合报告》将提交给G20杭州峰会。中国在构建和完善自身绿色金融体系的同时,正积极参与全球绿色金融规则制定,为全球绿色低碳发展贡献中国智慧、拿出了中国方案。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