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杨仲奎一颗匠心:“重庆造”光纤灯进了故宫

   2016-09-28 |9570
核心提示:一只重庆造的灯泡,千里迢迢走进了故宫;一个行业的预测,他比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还早7年提出。在这只不普通的灯泡背后有个不普通的人,他就是

一只重庆造的灯泡,千里迢迢“走”进了故宫;一个行业的预测,他比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还早7年提出。在这只不普通的灯泡背后有个不普通的人,他就是重庆市光遥光电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杨仲奎。9年潜心,杨仲奎与团队研发出的光纤传导照明系统促进了照明技术的新一轮变革,也将重庆造的灯泡送进了故宫。未来,他希望“重庆造”灯能照亮世界每一个角落。

主持人语: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杨仲奎不慌不忙地做着自己的热爱的事。正如他所说,做任何事情没有热爱就是混日子,不仅仅是工作,对待生活也该如此。

一个预测:他比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还早7年提出

“10年内,激光照明技术将取代现有的LED灯。”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村修二大胆预测,就是这一句话,让时任一家照明公司工程师的杨仲奎悬了7年的心,终于有了个着落。

早在2007年,杨仲奎就发现LED灯伤害视网膜、超重等缺点,并预见到激光照明技术的广阔前景。但那时候,LED灯因其节能、长寿、环保等优点,被人们认为是人类最终照明方式,并没有人相信杨仲奎的“激光照明说”。

“你这个想法就相当于把水变成油,根本不现实。”当杨仲奎带着自己的方案书踌躇满志地去找投资时,迎来的却是冷眼嘲笑,还吃了不少闭门羹。在那个LED灯受到推崇并广泛应用的时代,杨仲奎的新发现就像是天方夜谭。

正当杨仲奎想要放弃的时候,一位马总的出现带来了一丝转机。“当时马总也不太相信‘激光照明’是未来照明的方向,但马总比较看重科技产品,我跟他只谈了两天就达成了共识,于是拿到了第一笔投资,有500万。”

有了启动资金,杨仲奎立马成立了一个6人团队,开始实验研发。“LED灯有一个缺陷,就是灯泡后面要增加散热装置,特别是大型LED灯具,导致LED灯具变得很重。”杨仲奎心想,有没有一种可以集中管理、集中散热的方式?“需要研发一种光电分离的照明方式!”杨仲奎心里突然有了方向。

灯具诞生迄今为止,从未有一种照明技术能够在应用端不带电,都是用绝缘材料的灯具外壳将带电部件与应用环境分隔开来,如何让光电分离?杨仲奎心想,能不能将灯具带电的部分统一集中在一个盒子里,相当于一个配电房,再通过一种绝缘的介质传播光,从而达到安全、高效性。

经过数十年的刻苦攻关,去年,公司终于研发出一套光纤传导照明系统。光源采用激光、LED光或自然光,带电部分聚集在光电集中输出配电箱,光通过绝缘的光纤进行传播,就能做到应用端不带电,实现本质上的安全。说得直白点就是,传统的灯泡里是有电流的,而采用光纤传导照明,灯泡里是没有电的。

“我们研发的光纤发光可以达到照明级别,目前来看,在国内专利库检索没有发现类似的产品应用,国内应该还没有第二家企业可以做到。”杨仲奎说。

一份执著:他是班上唯一还坚持搞技术的人

明明有更高薪、更舒服的工作可以选择,可杨仲奎非一头钻进实验室,这一钻就是9年。身边的朋友和家人都觉得“不值得”,但杨仲奎心里就是有股执著劲儿,不懂的东西他非得弄明白不可。

杨仲奎是重庆大学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毕业后进了四川一家水电国企,负责电站进口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国企的福利待遇虽好,但杨仲奎总觉得缺了点什么,不少朋友当时离开国企自己闯荡,但出去不久又回来了。外面真的有那么恐怖吗?杨仲奎也想出去试试,这一出去就再也没回到国企。

一次机缘巧合,杨仲奎的同学代表公司去招人,杨仲奎陪着一起,他看到旁边一家做工程的私企展台摆了几台价值百万的设备。“你们私营企业还买得起这些设备啊?”杨仲有些惊讶,“你认识这个设备啊?”招聘人员眼睛一下就亮了,“我们招了半年都没招到人,你快帮我填个资料吧。”

没过几天,那家私营企业的老板就喊杨仲奎过去面试,生怕留不住杨仲奎,老板给他还开了3600元的高工资,并给他配了辆车。杨仲奎那年才24岁,一下子成为公司最年轻的部长。

后来,因为工作长期在外,不能陪伴家人,杨仲奎又跳槽到一家知名的摩托车制造公司。刚开始只是普通工程师,经过三个月试用期一下被提为项目经理。对摩托车不了解,杨仲奎下班后就到每一个项目组,把摩托车拆了又装、装了又拆。

“做任何事情没有热爱就是混日子。”正是怀着这份信念,杨仲奎一直钻研技术,大学同学大多成了管理层,或是进入政府部门,只有他一个人,还在坚持从事技术工作。

一个机电专业的学生怎么跟照明行业挂上了钩?这还要从杨仲奎第一次创业说起。2006年,杨仲奎拿着工作攒下的30多万在成都开了一家灯具店。“小伙子,你这个路灯有多高?”“你这个灯照度有多高?”……面对客人各种各样的问题,杨仲奎发现自己竟然答不上来,“以前别人问什么我都能答上,现在还得去查资料,别人说我不专业的时候我满脸通红。”

受不了自己“不专业”,杨仲奎又找到一家照明公司,从最基层的技术人员做起,决心做一行就把这一行给弄清楚。慢慢接触、学习后,杨仲奎发现照明行业很庞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于是,就在这个行业扎了根。

一颗匠心:“重庆造”光纤灯进了故宫

在人们都追求速度与利润的今天,重庆光遥用了近10年研发、调试直到应用这套系统。而最初的6人研发团队,也只剩下杨仲奎和马晋昆两个人。“这一路走下来确实不容易,公司一直专心搞研发,光科研这块就投了有4000万,直到2015年春节公司正式量化投入生产,才慢慢有了起色。”

杨仲奎清楚地记得,2012年的时候,技术研发正处于结点阶段,但公司资金陷入困境,连开模的钱都拿不出来,中层管理的工资也有半年没发了。“马总当时跑了好多企业,带着投资人挨个挨个来厂里看,总算找到一个对项目感兴趣的投资人,技术研发才得以继续进行。”

为了攻克技术的最后难关,杨仲奎每天都要在实验室呆上5个小时左右。实验室伸手不见五指,十分压抑,一般情况下人在里面呆3个小时就要脱水。

而且,激光射出的细度只有头发丝的1/10,肉眼几乎看不到,光的焦点极易引起燃烧。有一次,杨仲奎不小心抬起手打到了光上,当时并没什么感觉,后来洗手的时候才发现手背上被光划了一道口子。

花了近10年,技术上的难点被一一攻克,并拿下多项专利。这项技术一经推出,就受到北京故宫的青睐。上周,重庆光遥刚与故宫毓庆宫签订了合作协议,先做一个打样,11月20日验收。效果好的话,故宫后续所有的夜游项目的照明都将交给重庆光遥制作。

“因为故宫是木结构,北京比较干燥,一旦线路老化,极易产生短路引发火灾。”杨仲奎说,光纤照明在应用端不带电、无热量、无电磁辐射,因此可以放心地用手触碰,而且不会产生任何漏电的危险。

同时,中国最大的地热风景区——腾冲火山热海温泉水中照明灯和夜游项目,也采用了重庆光遥的光纤传导照明系统,满足了景区水下照明的安全性和夜间娱乐的灯光变化及亮度需求。公司还为世界500强企业日本电气公司提供水下照明和台灯照明。

除了文物照明和景区照明,光纤传导照明系统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在医学、教育、体育、文博、交通、工业、农业、城建、商业、家庭等十大领域都是该技术的用武之地。此外,光纤照明在加油站、弹药库等特种行业的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大大提升其安全系数。

“我们打算明年年底之前拓展十大板块,成立十个分公司,打造上下游产业链,明年的目标市场销售额达到1-2个亿,长期目标是在照明行业做一个国际品牌。”近10年的坚守,杨仲奎始终不忘初心,未来,他将继续钻研激光照明方向,让“重庆造”灯泡照亮世界每一个角落。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