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林伯强:能源技术创新重在突破成本瓶颈

   2016-11-11 中国节能网37360
核心提示:近日,就《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涉及的能源科技创新要点,记者采访了厦门大学能源经济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林伯强。林伯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近日,就《“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涉及的能源科技创新要点,记者采访了厦门大学能源经济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林伯强。林伯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未来能源体系中,储能将是能源技术进步的关键。

林伯强:能源技术创新重在突破成本瓶颈

通过技术进步解决成本问题更可靠

记者:《“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涉及的能源领域科技创新内容广泛,您认为能源科技创新的方向和总体趋势是什么?对我国能源发展有何重大意义?

林伯强:科技创新规划对我国的影响肯定是很重要的。我国现在正处在大变革的时代,创新将是我国发展的重要动力,因为传统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这种变革从宏观层面是对体制机制进行改革,中微观就是创新的问题了。从能源角度来讲,通过创新可以提高能源效率,改变能源结构。

另外,创新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减少成本的过程。能源领域很多技术不是不行,主要是现实中行不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成本太贵。很多技术在实验室中是可以的,

但是现实中没有人会用,因为太贵了。一个比较简单的例子就是碳捕获。

记者:规划中能源科技创新能否全面如期实现?其中攻坚的难点在哪里?

林伯强:能源的技术很大部分因素是在成本上。因为能源利用到终端肯定存在普遍利用的问题。如果没有办法商业运行,那技术就难有用武之地。那么有两种方法来解决成本问题。第一种就是政府补贴。目前看,风电太阳能都是通过政府补贴来推进的,技术可以,但是这说明该技术还“不够好”。所谓的“不够好”就是成本不够低的问题。政府补贴是解决成本问题的一个方面。

另外一个方法,就是技术进步。理论上讲,只有通过技术进步才是真正可靠的。因为政府补贴是不稳定的,但是通过技术进步使成本降下来,是不会反弹的。

攻坚的难点就是如何降低成本的问题。从工科的角度讲,技术已经很成熟了。

但是从经济学角度讲,还不够,因为成本不够低。比如通过管理手段也可以降低成本。

所以在很多问题上,工科和经济学的看法是不同的。

储能系统是非常值得投入的领域

记者:能源科技创新在传统能源领域和新能源领域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林伯强:在传统能源领域,比如煤炭,如何用得更干净?清洁利用技术都有,但是还是存在成本问题。如何把煤炭利用得更干净、更便宜是未来的一个方向。在新能源领域,电动汽车、风电、太阳能,这些都需要进一步技术进步,进一步把成本降低。

那在整个能源系统中,哪个领域更加值得投入呢?我觉得储能是关键。在今后的能源系统中,如果储能系统完善的话,那么整个人类的能源系统就改变了。那么通过储能配合的太阳能就足够了。这样对电网的影响很小,又克服了太阳能本身的问题。

从终端来讲,通过更多的用电,比如用电动汽车来替代燃油汽车,整个能源系统都将改变。储能系统我觉得是真正值得投入的领域,假如这一领域实现突破的话,我们很多能源问题都能解决了。

记者:显而易见,人们更容易认为新能源领域是未来科技创新的主阵地,

那么您如何看待科技创新在传统能源领域的作用?

林伯强:传统领域比较不容易,因为涉及排放问题。要把能源做得更干净一些,那成本就会比较高。但科技创新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科技创新的话,我们有一个比较干净的能源系统是不可能的。如果没有科技创新,我们提到的把传统能源减少多少,可再生能源增加多少,都无从谈起。

我国要打造能源技术自主品牌

记者:我国能源科技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哪些差距?在自主创新与吸收引进先进技术方面还有哪些工作要做?

林伯强:我觉得在传统领域,差距应该是非常小了。甚至说在传统领域我们的一些技术已经远远超过国外的了。从大型发电技术来说,我们的很多技术已经是世界一流。新能源领域咱们的技术短缺就比较明显。中国的规模很大,但是没有国外精细。比如风电、太阳能方面的技术,中国是世界一流的,但不是顶尖的。在储能和电动汽车方面,中国的差距还比较大。

自主创新和引进技术是相辅相成的。

自主创新也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的。像火电技术,以前都是学别人的,但是现在我们就是世界一流的。但是重点是,我们的技术未来是要走在世界前列的,肯定要打造自主品牌。

记者:规划要求科技创新支撑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和温室气体减排,在这两方面,能源科技创新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林伯强:能源结构调整讲的就是新能源,增加新能源的比例,降低传统能源占比。

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也是要加大新能源的推广力度。因为新能源对于温室气体的影响微乎其微。这两方面是同一个道理。但是在有些技术方面,比如碳捕获,就是对排放的温室气体采取捕获和存储的方式。那么,同样达到减少温室气体的目的,我觉得通过调整能源结构比进行碳捕获要快得多,就是因为前者成本比较低。碳捕获目前的成本还是太高了,据我所知,没有人在进行商业运行。减少同样数量的碳排放,通过增加新能源、调整能源结构就简单得多。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