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未来商机无限-节能服务市场

   2016-11-21 中国节能网930
核心提示:一、实现产业政策和行业规范化的良性互动 推动节能环保服务行业发展近年来,得益于国家对节能环保的政策支持,节能服务行业也获得了政策的大

一、实现产业政策和行业规范化的良性互动 推动节能环保服务行业发展

近年来,得益于国家对节能环保的政策支持,节能服务行业也获得了政策的大力扶持。2010年《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出台,其中提到了税收优惠政策,提出解决融资问题,提出将扶持培育一批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发展壮大一批综合性大型节能服务公司。该《通知》的及时出台为我国合同能源管理的实质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从宏观调控层面为节能服务产业确立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充足的发展动力。

对于政策扶持下的节能服务行业的发展,张聿明表示,目前节能服务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为主,早在2006年,国家在“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就提出要加强合同能源管理,之后国家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以积极推广该模式,合同能源管理投资从2008年117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1040亿元,复合增长率高达36%。

他强调,合同能源管理的产业化进程除了要依赖于调控政策扶持之外,还需要在自身的发展模式和合同管理进行更加深入的剖析,才能实现相关产业政策和行业规范化之间的良性互动。

二、节能服务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但尚存在诸多问题待解决

据相关平台统计估算,2011年我国节能服务产业产值有望达到800亿元,增速保持在30%—40%,未来行业市场容量达4000亿元,发展空间非常巨大。但鉴于我国目前“合同能源管理”市场尚未成熟,管理体制的自我良性循环尚未建立,“合同能源管理”过程中各方面的风险仍然较大,问题较多。

张聿明表示,目前节能服务市场还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随着节能工作的开展,用能企业对于节能服务的需求在由简单的技术节能向综合性、深度节能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节能服务机构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操作节能项目的风险在加大。

节能服务企业(EMCO)帮助企业减少能源的使用量,减少企业开支,这种节能服务模式相对来说比较受企业的青睐,但节能服务公司在此过程中,独自承担了从市场环境、用能企业经营、技术、项目运营全过程的项目所有风险,这就制约了节能服务机构业务的开展。

对此,张聿明建议,一方面节能服务公司要加强自身建设,加大科技投入,以适应用能企业的需求。另一方面,政府加大扶植力度,让更多的金融机构介入到合同能源管理的操作过程中,改变以项目流动资金为主的扶持手段,用更新的金融思维和手段分担节能服务公司所承担的风险,鼓励与合同能源管理业务相结合的金融创新产品介入到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中,放宽相关的审批限制,以更好的推进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服务模式。

张聿明还谈到,目前节能服务行业的技术专业程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的空间,合同能源管理市场模式比较单一。他认为成熟的市场永远存在多元化的需求和多元化的供给,单一的发展模式难以适应不同领域对于节能降耗的技术和资金需求的多样性。对于除了BOT模式外的BOO(建设-运行-拥有)、BLT(建设-租借-转让)、项目转股权等模式鲜有尝试。因此,他建议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大力培育有一定规模的附属于设备制造集团(包括节能设备和产品制造)的EMCO,或者附属于公用事业公司(电力公司、天然气公司、自来水公司)的节能服务公司。多学习国外在合同能源管理中比较成熟的经验和模式。

三、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尚处起步阶段 潜在的市场空间非常大

2006年,国家在“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加强合同能源管理,之后国家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以积极推广该模式,合同能源管理投资从2008年117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1,040亿元,复合增长率高达36%。目前,已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备案的合同能源管理企业3,210家。在财政支持和市场节能意识逐渐增强等利好因素驱动下,合同能源管理行业也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

张聿明在谈到未来节能服务行业发展趋势时说,未来行业趋势一定会逐渐专业化、系统化、规模化和智能化。中国是世界上的能源消费大国,节能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十二五”规划的节能约束性指标在给各大行业节能减排带来压力的同时,也引爆了节能市场的无限商机。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对成熟的市场相比,中国的节能环保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潜在的市场空间非常大。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