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能新能源成为全球第一家利用废旧灯管制造纳米节能灯的企业
废旧灯管能够用来做什么?一家东莞的企业给出了答案。位于松山湖的东莞市光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能新能源”),通过自主研发的技术,将废旧灯管做成高效纳米太空管,实现了变废为宝。
在首届“松湖杯”创新创业大赛上,光能新能源在最终的决赛中,荣获企业组三等奖。这家全球第一家利用废旧路灯、荧光灯制造纳米节能灯的企业,在手握核心技术后,随即开始了其迅猛发展之路。
去年项目实现产业化
光能新能源董事长戴建国是一个典型的技术派创业者,他在太阳能和环保新材料等领域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2011年,戴建国开始在东莞创业,创立了光能新能源,希望将自己的技术实现产业化。
玻璃管、稀土、灯丝、汞、灯头,这些材料组成了一支灯管,一支普通灯管的使用寿命为24个月左右。灯管报废后,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理,就会引发严重的污染问题。“一支灯管含有3~5毫克汞,破碎后一支灯管可以污染1000吨水。”戴建国介绍。
记者了解到,我国为世界最大灯具生产国,每年生产72亿支灯,每年有13.7亿支废弃旧灯产生,几乎全部当作生活垃圾用填埋等方式处理。而这些报废灯管所引发的污染问题,则令人触目惊心。
那么,能否有这样一项技术,将这些废旧灯管收集起来进行处理,然后变废为宝呢?这就是戴建国此前几年的研究方向,也是光能新能源的产业化着力点。现在,这个创业团队已经将这项技术实现了产业化。
戴建国向记者介绍,光能新能源打破了常规,不用粉碎灯管,采用自主设计的智能化设备,自动化清洁和裁切,提取汞以及稀土,直接做成高效纳米太空管,变废为宝,整个工艺可以基本实现零排放。
那么,纳米节能灯与LED灯相比,有何优势呢?戴建国向记者介绍,运用高效纳米技术,可以提高2倍以上的光效;太空双管技术,灰尘进不去,光衰少,这样就延长了灯管的寿命;而且更节能,效率也更好。
去年,这项技术正式在松山湖实现产业化。光能新能源成为全球第一家利用陶瓷纳米技术系列开发高效照明路灯、灯管等产品的企业,也成为全球第一家利用废旧路灯、荧光灯制造纳米节能灯的企业。
已成功拿下国内外多个大客户
在首届“松湖杯”创新创业大赛上,光能新能源表现优异,最终在决赛中,获得企业组三等奖。评委专家一致认为,光能新能源独辟蹊径,探索出了新能源领域的一条新的技术路径。
随后,光能新能源将总部落户在了松山湖,并在去年实现了迅猛发展。戴建国向记者介绍,今年,光能新能源的业绩将突破7000万元。
光能新能源所研发的纳米太空管一经问世,就受到市场的热捧,迅速拿下了多个大客户。现在,TCL环保、中国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中国石化山东公司、富士康、吉之岛超市,北京大学等都在用光能新能源的产品。
记者了解到,光能新能源的技术也被国外企业所看上,此前,日本KY&T就给了光能新能源一笔500万元的专利使用费,并给了企业3年50万条纳米太空灯管的订单。
经过多年的沉淀,光能新能源如今已经培育起自己的专利池。戴建国向记者介绍,公司现在已经申请拥有133项项国内国际专利。其中发明专利48项,实用新型专利83项,PCT专利4项,这些都成为公司无形的财富。
而在取得今天如此优异的成绩的过程中,光能新能源也曾遭遇过挫折。“5年前我就在研发这项技术,为此投资了数千万元,从第一代产品问世,到现在的第五代产品,我们付出了很多。”戴建国说。
将借助EMC模式敲开市场
在有了成熟的技术之后,如何在未来几年实现爆发式增长,市场开拓成为重要因素。为此,光能新能源也已经开始提前进行布局。
戴建国向记者介绍,光能新能源将在全国试水EMC模式,“一些大的客户,我们会免费为其换灯,然后参与节省电费收益的分成,实现互利共赢”。
对于一些无力承担换灯成本的企业,光能新能源还会尝试租借模式。而对于一些大型商超,光能新能源还会推出“以物易物”的模式,“就是商超拿物品跟我们换灯,我们成立了一家公司,专门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来销售这些物品。”戴建国说。
“卖灯难做,在未来,光能新能源还会针对普通消费者,推出一系列的新型消费模式,让消费者不仅能用上纳米节能灯,还能获得相应的收益。”戴建国告诉记者。
按照戴建国的规划,今后,在全国的各大城市,光能新能源还将分别设立回收旧灯制造新的纳米节能灯的工厂,以此扩展自己的产业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