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电能替代对于推动能源消费革命、落实国家能源战略、促进能源清洁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11月11日,电能替代产业发展促进联盟成立。作为电能替代的积极倡导者和先行实践者,国家电网公司在电能替代的项目实施、标准建设、技术研发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公司积极参与支持联盟工作,借助联盟平台的优势,推动电能替代实现更大发展。下一步,公司将在电能替代领域做出哪些努力?联盟又将对未来电能替代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
11月11日,初冬的北京多了一丝寒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科技研发中心一层报告大厅内却暖意融融。
400多名来自国家部委、地方政府、中央企业、高等院校、产业公司及其他有关单位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能替代产业发展促进联盟(以下简称“联盟”)的成立。
资源紧张、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三大挑战。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倡议“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联盟的成立,必将为提高清洁电能的接纳能力和消纳能力,实现“两个替代”,探索建立多方参与、利益共享的新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全面布局,加快推进电能替代
近年来,气候变化问题凸显,我国部分地区频繁雾霾,引起全社会对环境保护和能源发展方式的深刻反思。大量散烧煤、燃油消费是造成雾霾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国每年散烧煤消费量约占煤炭消费总量四分之一,远高于欧盟、美国不到5%的水平。此外,汽车、飞机、轮船、农田灌溉等使用燃油也是大气污染排放的重要源头。
能源关系到国计民生和人类可持续发展,过度依赖化石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是导致能源与环境不协调、不安全的根源,也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电能在终端消费环节的转换效率和排放显著优于煤和油,随着清洁能源发电比重的提高,在终端用能环节实施电能替代煤和油,能显著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质量。
作为全球最大的公共事业企业,国家电网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推进能源消费革命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要求,主动履行央企社会责任,将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两个替代”作为公司长期的发展战略,在能源消费方面大力推进“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来的是清洁发电”的电能替代战略。公司高度重视电能替代工作,将电能替代作为加快公司发展的主要业务,系统谋划,全面布局。2013年以来,公司不断加强组织领导,深入开展用能市场研究,主动向政府汇报政策建议,健全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创新推进模式,大力拓展技术领域,积极传播先进理念,促进电能替代快速发展。据统计,从2013年至2016年10月底,公司共完成电能替代项目6万余个,实现电能替代电量2286亿千瓦时,减少散烧煤903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亿吨、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161万吨。
2016年5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财政部等八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电能替代的指导意见》,提出以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提高电煤占煤炭消费比重、提高可再生能源占电力消费比重、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为目标,根据不同电能替代方式的技术经济特点,因地制宜,分步实施,逐步扩大电能替代范围,形成清洁、安全、智能的新型能源消费方式。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2020年,实现能源终端消费环节电能替代散烧煤、燃油消费总量约4500亿千瓦时,“十三五”末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7%。这对加快我国电能替代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也为联盟的成立带来了契机。
整合资源,改善产业发展环境
“目前电能替代在信息获取、要素配置、技术认知、标准规范、商业模式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影响客户改变用能行为的主动性,抑制企业的积极性。”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党组书记、常务副理事长杨昆说,建立联盟就是希望有效整合各领域资源,推动政府出台配套政策,激发工作机制和商业模式创新,拓宽替代领域与技术。
今年,公司明确了2016年完成电能替代1000亿千瓦时、“十三五”期间完成电能替代5000亿千瓦时的目标要求。要实现这些目标,需要社会各界共襄义举,提高清洁电能的接纳能力,实现能源开发领域的清洁替代,提升清洁电能消纳能力,实现能源终端消费领域的电能替代。这也是成立联盟的初衷所在。
“搭建平台、扩大市场、产业升级、创新模式、技术协作、推动政府”是联盟的六大主要任务。联盟以贯彻国家推动能源消费革命,防治大气污染,节能减排低碳发展战略,密切把握电力体制改革新要求,整合能源系统和社会资源,大力推进清洁替代与电能替代战略为宗旨,主要围绕电能替代领域细分与潜力挖掘、关键技术和设备研发、技术标准和准入制度完善、商业模式创新、产业结构优化等方向,开展联合攻关、技术交流、政策推动和推广等活动;建立产业上下游、产学研用信息、知识产权等资源共享机制,建立与政府沟通的渠道及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的平台,推动标准、评价、质量检测体系的建立,促进成员单位的自身发展,改善电能替代产业的发展环境。
面向未来,开拓电能替代市场
下班后,你驾驶电动汽车回到小区,将车驶入小区新能源电气化停车场后,通过手机设置晚间11时至次日7时低谷时段为电动汽车充电,轻松地回到温暖的家。利用通信与能源系统的融合,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政策发展研究室主任何继江描述的这一画面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成为现实。
我国用能结构有待优化,电能替代潜力空间巨大。以电代煤方面,2015年,公司经营区煤炭消费总量巨大,约26.2亿吨、占全国67.3%。据此测算,理论上实施电能替代的潜力约4.03万亿千瓦时。以电代油方面,根据相关规划和行业公报,预计电动汽车、轨道交通、船舶岸电和机场桥载APU替代等以电代油替代潜力约1205亿千瓦时。社会电气化水平提升方面,目前,我国电气化水平仅为21%,离《指导意见》设定的“到2020年实施电能替代促进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约27%”的目标相差6个百分点。
中国电科院院长、电能替代产业发展促进联盟理事长郭剑波说:“总的来说,电能替代市场广阔,大有作为,需要各方加强沟通、凝聚共识、增进信任、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电能替代不断向前进。”
在经济效益方面,成立联盟将实现产业链上下游或市场横向之间的资源共享,提高联盟内部成员的科研、生产、市场资源的高度集成与共享,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经济附加值;通过成立联盟促进中国各区域内电采暖、电窑炉、热泵、港口岸电等重点电能替代技术的推广应用,开辟电能替代专场,并引导优秀企业积极介入工程实施,开创新的能源服务商商业模式和服务模式;通过为联盟外的相关企业提供延伸服务,帮助企业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和制造工艺水平,降低企业经营管理成本和产品制造成本。在社会效益方面,成立联盟将推动电能替代产业发展与促进,支撑国家低碳社会发展,辅助实现我国国际减排义务和承诺,提升我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问题谈判中的主动权和竞争力;通过联盟内成员在电能替代领域相关成果的应用与推广,为国家电能替代战略的分区域分行业的差异化实施提供相关理论依据、方法指导和技术支撑,进一步促进我国节能减排国家战略工作的实施;进一步提升我国电气化水平,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在巩固售电市场方面,联盟通过吸引一些集团化、规模化的电力客户加入,充分了解客户的用电需求,不断提升客户服务品质,提高社会认可度;促进电采暖、电窑炉、热泵、港口岸电等重点电能替代技术的推广应用,刺激售电市场,全面提升公司售电量,巩固国家电网公司在售电市场竞争的主导地位。
在标准国际化方面,联盟还将作为智能电网领域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的重要组成,通过不断提升联盟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中国标准的国际化,推动我国电能替代产品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