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中国在节能环保领域的变化有目共睹

   2016-12-28 中国节能网470
核心提示:十二五期间,中国在节能环保领域的变化有目共睹。作为国民经济体系中为数不多,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于一体的产业,近年来,节能环保

“十二五”期间,中国在节能环保领域的变化有目共睹。作为国民经济体系中为数不多,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于一体的产业,近年来,节能环保产业获得了飞速发展。在节能环保市场总产值不断攀升,进入领域愈发细化的同时,也孕育着新的改变。

三问2016环保产业走势 风口渐近你准备好了吗?

面对国际化、资本化、互联网+、生态化等外部环境的影响,中国的环境产业进入到新时代,时空在加速,产业在重构,格局在变化……一方面,中国政府给予了环境产业较高的期望:一是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二是担当起环境质量改善的大任。2016年岁末之际,环保产业迎来了重磅支持政策。国务院发布了《“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包括节能环保产业在内的绿色低碳产业再次被放在首位。

这与年初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提法形成呼应,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开展全民节能、节水行动,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健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把节能环保产业培育成我国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

回望这一年,利好环保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密集出台,治理修复细分市场逐渐打开,各路资本蜂拥而入……“十三五”开局之年,从中央到地方,环保产业正在成为被倚重的经济增长新热点,站在了产业经济的新风口上。

重塑业态环保何去何从?

与传统行业不同的是,环保产业的特殊性在于,它是政策拉动型和法规标准倒逼型产业。在2016中国环保产业高峰论坛上,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司长何炳光明确指出,任何产业都离不开市场,而环保产业的特殊性,导致它的市场规模是受国家节能目标、环保目标决定,并通过法规和标准发挥作用。

近年来,环保产业形成了发展规律和一定的市场规模,并购整合不断规范市场,聚拢了先进技术。据统计,2015年约有130多家企业参与了并购,通过纵向整合,形成了一批在技术集成、工程建设、设备运营、投融资能力等方面拥有综合实力的环保集团。

“未来5年,中国环保产业应使环境产业链持续延伸。”何炳光表示,这其中包括垃圾从末端焚烧到循环利用和前端减量,以及加快推进第三方治理、PPP模式环保服务的不断完善。

何炳光断定,未来的环保产品技术,会是市场需求倒逼革新,从而促进个性化服务的普及。

为使上述步伐走得更加坚实稳健,中国环保产业必须要解决愈演愈烈的价格战,规范投融资市场,打破地方保护主义,规范企业经营。何炳光认为,政策环境应强化约束、激励的机制,释放市场需求,其中包括完善环保产品、服务标准,通过法规和监管将其落实到位,形成倒逼作用。

因此,进入真需求时代的环境产业,势必带来供给侧的改革。环境产业有两条供给线,一条是传统的供给线,也叫大众的供给线,追求质量、性价比、竞争、成本控制等,目前此条供给线存在供大于求、市场错配等问题;另一条是新供给线,所谓新供给,即小众的、细分的,基于客户痛点的供给,这正是环境产业目前所急需建立的新供给线。

资本浪潮何以行稳致远?

诚如环保产业两大格局已初具雏形:用创新寻找蓝海。创新分为四个类型: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流程创新和价值创新,价值创新也特指商业模式创新,也是创新的最高级别。时空高速转变的时代,技术创新已来不及,模式创新成为环保企业迅速发现市场的重要工具。商业模式是一种以企业价值为核心的相对稳定的交易结构,变革会给企业的商业模式重构带来机会。

用资本决胜未来。大资本时代的来临正影响产业一系列的竞争。一方面,产业正从项目投资时代进入资产重置时代。另一方面,由市场主导的资本市场也在发生变局,注册制的展开、股权投资市场催生的并购浪潮,以及产业基金带动险资、社保等低成本资金的大体量进入,都可能会推动环境产业格局的重构。

同时,在资本驱动下,中国许多行业中正已出现大量打破现行商业逻辑的行为。许多行业处于抢占市场窗口期的争夺战之中,越来越多的外来者全靠投融资驱动发展,而真正通过具体项目或产品盈利发展的企业并不多。“并购总要停下,最终需要消化和整理。”赵笠钧认为面对巨头通吃的时代,资本规模也并非决定性因素。资本对环保领域过高的预期带来的虚火,对行业发展并不健康。不过,更多资本的进入对于环保领域的市场化进程而言,也有其积极一面。

环保领域最初草莽一片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依靠壁垒保护的企业退场只是时间问题,行业生态将要出现更为急剧的变化。拥有建立在技术、产品质量上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一家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才是至关重要的。

万亿市场谁将是未来翘楚?

“风口”既能让你扶摇直上,也将摧枯拉朽。其实不管是新进入的跨界巨头,还是长期耕耘的老牌选手,这些都不重要,另一条分界线已然显现——这家企业是不是认识到行业趋势的价值,是否对于未来有准确的预判,能不能从占有更多资源变成提供更有质量的服务等。

下一个弄潮儿会是谁?从现实来看,地方国企在水务、垃圾处理上起着主导作用。多位受访人士表示,北控水务最有可能成为千亿级的地方国有环保企业。该公司在1993年就进行了股份制改造,1997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且形成了布局全国的水处理布局,并在GWI2009年10月发布的“以服务人口计算的世界水务公司50强”排名中名列世界第二十位,在地方国有环保企业中属于佼佼者。

与钢铁等重化工行业不同的是,央企在环保领域大多属于“新人”,大部分是最近十年才进入该领域,甚至如中冶集团、葛洲坝集团和中信集团等,也是在近两年才开始通过收购等方式布局环保市场。这其中的中国光大集团子公司光大国际被业内认为有望成为千亿级企业。

相对而言,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环保设备制造领域。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傅涛曾解释,环保行业是政府主导的行业,民营企业难以打入市场。较为典型案例是,在被称作“PPP元年”的2015年,全国160多个环保PPP项目中,“企业性质”成为重要的“竞争指标”,民企大多被拒之门外。可喜的是,近年来桑德集团、碧水源等一批民企在治理领域有所斩获。简言之,“十三五”期间,在环境综合服务方面,注重品牌、投资运营的大型国企将成为行业佼佼者;但在环保技术细分领域,以技术见长的私企、民企也将获得很大发展空间。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