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工信部网站发布的“关于2016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初步审核情况的公示”(以下简称《公示》)显示,50余款、共涉及8978辆新能源汽车因多种原因将取消补贴或削减补贴,涉及资金5.55亿元,包括比亚迪、江淮、奇瑞、沃尔沃、上汽等车企。
对此,沃尔沃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尚不清楚问题出在何处,公司相关部门已经与工信部进行进一步沟通对接。比亚迪则回复称,在提交相关车辆的材料时存在失误,在申报公文中,说明此情况即可正常受理。除此之外,还有部分车企也告诉记者,补贴审核未通过的原因在于提交材料时的失误,包括参数与格式填写错误等,而并非是产品质量问题,针对这一此情况,其企业已与工信部进行沟通。
“不过,从这一审核情况可以看出,在经历了骗补与出现了各项安全问题之后,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对整个行业的督查力度,包括财政补贴核查与技术条件趋严。”一位车企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这不仅体现在国家相关部委层面,一些地方政府的目录准入也变得更严格。
新能源汽车市场一位分析人士表示,“仅有8.5万辆符合首轮补贴标准,这个数字没有达到预期,说明国家对新能源车的审核力度大幅提高。”
补贴核查趋严
事实上,自去年1月骗补事件曝光以来,整个行业的清查工作就已全面展开。
从对骗补企业的通报严惩,到中机车辆技术服务中心推倒重申第一至第五批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再到去年底四部委下发《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新能源车企财政补贴发放方式做出修改:规定新能源车企补贴由之前的先预拨再清算改为先清算再拨付,以及今年3月底四部委再度联合下发《关于开展2016年度新能源汽车补贴资金清算工作的通知》。
记者了解到,多重动作充分彰显了补贴核查的力度提升,以及不断收紧的技术指标。
《公示》的数据显示,此次企业共申报车辆94072辆,涉及补助资金64.15亿元。其中有8978辆车由于电池或电机的参数与公告目录不一致,以及累计行驶里程未达3万公里等原因,被取消补贴或削减补贴。
根据去年底下发的《通知》以及附录中的《新能源汽车推广补贴方案及产品技术要求》,除对电池能量密度、续航里程、性能水平等均设定了更高的准入门槛与技术条件之外,还规定“非个人用户购买的新能源汽车申请补贴,累计行驶里程须达到3万公里(作业类专用车除外),补贴标准和技术要求按照车辆获得行驶证年度执行。”
此次补贴资金的审核情况反映了上速各项指标的难度之高,特别是在生产一致性以及累计行驶里程须达到3万公里这一标准上,要达到既定标准并非易事。
企业资金压力增大
值得注意的是,这场涉及整个行业的大范围核查已经由中央层面延伸到了地方政府层面。
近日,广东省发改委官网公布了《关于加强2015年度新能源汽车省级补助资金核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市需开展针对2015年度新能源汽车省级补助资金核查工作。据悉,此次核查重点为新能源汽车是否存在终端客户车辆闲置以及虚高车价骗取地方补贴等情况。
5月4日,湖南省经信委公示了2015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省补资金的省外产车辆情况。公告显示,共有问题车辆1185辆(其中终端客户闲置问题车辆195辆,关联方及经销商闲置问题车辆共990辆)。
“从国家部委到地方政府的核查都十分严格。从这一角度来说,这场持续了一年多的行业大范围核查使得大部分企业都无法拿到全部补贴,不仅是‘国补’,还有‘地补’。”一位车企相关负责人直言,这就使得企业的资金压力进一步加大。
记者了解到,从去年12月底开始,大部分企业陆续拿到2015年的新能源“国补”。
“但2015年的这部分补贴都拿来付给供应商了,在补贴改为先清算再拨付后,企业的现金流变得更困难。”一位客车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16年拿到2015年补贴的时间点比上一年晚了半年多,加上3万公里政策的要求,最终拿到补贴的时间更不确定,“当前不少企业只能‘举债度日。’”
近日,宇通客车就发布公告称,为满足公司未来经营发展所需资金,公司将注册发行长期含权中期票据及海外中期票据。
“大型车企特别是上市企业能通过不同方式筹集资金,但对小型企业,特别是个别只做电动车的企业来说,风险很大。车卖不出去,补贴拿不到,就会造成资金链风险。”一位业内人士指出,从此角度来说,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仍是政策导向,补贴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境况。
“不过,当前最大的问题在于鼓励产业发展的方向没有完全明确下来,不少地方补贴政策到现在迟迟未落地,这都会对企业的生产、销售等造成影响。”上述车企相关负责人进一步表示。
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9.04万辆,同比下滑了0.2%。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