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多能互补,如何阐述1+1>2

   2017-06-20 中国节能网1210
核心提示:今年,国家能源局正式公布了首批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名单,共安排23个项目,其中终端一体化集成供能系统17个、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系统6个

今年,国家能源局正式公布了首批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名单,共安排23个项目,其中终端一体化集成供能系统17个、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系统6个。有行业观察者称,若全国三分之一的产业园区实施终端一体化集成供能系统,市场空间将达万亿以上。

沣西综合能源利用已成全省标杆,沣西绿色能源互联网的建设也已经起步。沣西能源公司作为区域综合能源供应的服务商,在新城能源利用方面,正在实施具有沣西特色的“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项目--沣西新城总部经济园综合能源供应站项目▼

多能互补 技术挑战 能源转型

能源公司总部经济园综合能源站项目介绍

项目坚持“综合统筹、节约能耗、经济可行、和谐稳定”的指导方针,是实施《沣西新城低碳生态能源规划》、《沣西新城核心区控制性能源规划》、《沣西新城生态城区规划》以及多项区域能源专项规划的重要抓手,致力于打造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的综合能源供应体系。通过中深层地热供热系统、冰蓄冷、燃气锅炉、光伏系统等多能源互补的绿色综合供能系统形式,以多种能源综合利用技术为先导,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和效益,创新能源利用和消费方式,为西部云谷二期、港沣国际大厦、先河之星等69万平方米建筑提供安全、稳定、可靠的能源供应。

时代背景及环境问题

2016年7月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推进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将在“十三五”期间建成多项国家级终端一体化集成供能示范工程及国家级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示范工程。

《意见》

•意见的出台,旨在加快推进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建设,提高能源系统效率,增加有效供给,满足合理需求,带动有效投资,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意见指出,2016年在已有相关项目基础上,推动项目升级改造和系统整合,启动第一批示范工程建设。

•意见要求,到2020年,各省(区、市)新建产业园区采用终端一体化集成供能系统的比例达到50%左右,既有产业园区实施能源综合梯级利用改造的比例达到30%左右;国家级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示范工程弃风率控制在5%以内,弃光率控制在3%以内。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产能过剩、弃风弃光现象突出、系统协调性不足、整体效率较低等问题,同时雾霾和碳排放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能源低碳转型的关键期。由于未来的新增用能需求方向转变,所以供能方式也正向着绿色高效、安全稳定、贴近用户、就地取材的方向转变。

基于此,“十三五”期间国家重点推动实施多能互补系统集成优化工程。

Q 多能互补是什么?

A  多能互补是一种能源政策,目的是按照不同资源条件和用能对象,采取多种能源互相补充,以缓解能源供需矛盾,合理保护自然资源,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模式

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有两种模式

1   一是面向终端用户电、热、冷、气等多种用能需求,因地制宜、统筹开发、互补利用传统能源和新能源,通过天然气热电冷三联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智能微网等方式,实现多能协同供应和能源综合梯级利用;

2   二是利用大型综合能源基地风能、太阳能(000591)、水能、煤炭、天然气等资源组合优势,推进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系统建设运行。

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

分布式能源系统和一次二次能源区别

一次能源以气体燃料为主,可再生能源为辅,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二次能源以分布在用户端的热电冷(值)联产为主,其他中央能源供应系统为辅,实现以直接满足用户多种需求的能源梯级利用,并通过中央能源供应系统提供支持和补充。

“分布式能源”(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s)是指分布在用户端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分布式能源依赖于最先进的信息技术,采用智能化监控、网络化群控和远程遥控技术,实现用户侧能源自动调配、峰值管理、自动计量、现场无人值守等功能。

互补优势

一方面,近年来,以我国“三北”地区为代表的大型风电、光伏发电中心纷纷出现大规模的弃风弃光问题,严重阻碍了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推进以风电、光伏发电、火电、水电等多种能源形式协同运行的多能互补工程,能够扫清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障碍。

另一方面,我国是世界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煤电、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规模均为世界第一。通过多能互补集成优化,从而多方面实现能源梯级利用和优势互补,提升系统整体效率。

多能互补集成优化是能源变革的发展趋势。与传统体制不同,多能互补集成优化所倡导的融合、统一、高效、清洁理念是当今能源革命的方向。

如何1+1>2?

1   多能互补

多能互补,简单来说就是多种能源之间相互补充和梯级利用,从而提升能源系统的综合利用效率,缓解能源供需矛盾,构成丰富的清洁、低碳供能结构体系。值得注意的是,多能互补并不是简单的将几种能源进行相加,而是需要在技术上进行创新,实现新能源和传统能源之间的深度融合。

2   面临挑战

一 是用户侧和电源侧多能互补的技术挑战

用户侧多能互补(小系统)面向终端,以能源自给自足,合理联络为主,其中以偏远地区和海岛孤网供电为典型;电源侧多能互补(大系统)面向跨地区配置,以能源输送为主,比如“风-风互补”,不同风电场之间可能具有互补性,打捆送出可降低出力变化率。

二 是多能互补项目的经济性挑战

多能互补集成应用主要解决能源互补利用的稳定输出问题,能否实现多能种间“1+1>2”的产出效果,主要取决于机组与负荷的匹配。

多能互补集成应用的关键在于经济性,只有经济性好,才有产业化的希望。

3   推进互补集成应用

      

一方面要整合多种新能源发电技术,如加大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关键技术和专用技术研发力度;并且,能源发展尤其应针对我国能源资源分布不均的情况进行差别化的重点发展。

      

另一方面要创新用能的供需方式,提高经济性实现可再生能源的供能, 更加贴近用户、就地取能、就近消纳。从这个角度来看,发展多能互补,需要因地制宜,兼顾当地能源类型、储量和用电负荷。

总体来说,多能互补是新技术、新模式的发展,提高了新能源的利用效率,把发电和用电集中在一起,避免了投资浪费。随着多能互补技术的日益成熟,新一轮的能源革命即将来到。

能源企业如何面对

1  ★ 能源转型

时至今日,能源转型正在全球上演。随着可再生能源、储能技术的发展,能源产业开始进入多元化时代。“多能互补”成为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新潮流,引领着能源行业迈向多种能源深度融合、集成互补的全新能源体系。

2 ★ 迎难而上

新的能源体系正在重塑中国能源企业.适应和变革,将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命题。

在能源企业中,新能源企业尽管潜力巨大、创新能力强,但受制于发展阶段和科研实力,中短期内仍难成为主力军;

传统能源企业规模庞大、技术成熟、基础设施完善,更具资源和盈利能力。这也是我国首批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的名单中,以传统电力或能源企业为主的原因。

3  ★ 从“融”应对

事实上,多能互补的核心就在于融合,包括能源供给侧的互补,产业需求侧的融合,网路管线的融合等。石油企业可通过统筹自身优势,强化协调合作,不断实现需求侧与供给侧的深度融合。

能源互联网将是多能互补的未来发展趋势

01  多能互补可以为园区建设提供灵活性解决方案,内部灵活性可以帮助企业盈利,外部灵活性可以提高国家能源供应安全稳定。

大范围地发展多能互补对燃气利用有一定好处,也对大规模消纳新能源背景下的电网调峰调频能力有所补充。同时,可以提高“一带一路”产业布局中出口产品的系统经济性,使得中国制造更受全世界人民欢迎。

02  结合我国正在进行的能源体制改革,可以期待,电力产业中未来发电计划放开、现货市场出现和终端电价调整后的多能互补项目会在比园区更加广泛的区域范围甚至大型城市供能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结合其他能源领域的体制改革,逐渐将打破以单一电网、热网、气网运营的模式,打破不同业务部门协调困难、规划不统一、运营效率不高的困境。这将为各领域的体制改革提供标杆,也满足民众和企业对能源便利、用量与价格的期待。从世界各国的多能互补项目发展来看,大多数试点都在小范围区域电网层级展开,但是多能互补的高效应用不仅局限于微电网层面,将多个小型多能互补项目向上集成成更大范围的能源互联网将是未来的趋势。

03   多能互补一定会成为未来能源网络运营公司的利器,无论电网、热网、气网等运营商都需要提早掌握相关的商业模式、运营技巧与技术手段,抓住历史发展机遇。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