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垃圾处理资源化利用“两网融合”是关键

   2017-06-27 中国节能网670
核心提示:目前,我国垃圾处理已经开始向着以焚烧为主、填埋为辅的阶段过渡。在此过程中,如何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关键。业内普遍认为,城市环卫系统

目前,我国垃圾处理已经开始向着以焚烧为主、填埋为辅的阶段过渡。在此过程中,如何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关键。业内普遍认为,城市环卫系统与再生资源系统两个网络有效衔接,融合发展是重点。

“目前我国垃圾处理产业处于以填埋为主、焚烧为辅的1.0版本向以焚烧为主、填埋为辅的2.0版本升级阶段。”在近日举行的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垃圾资源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2017垃圾资源化产业发展论坛上,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垃圾资源化专委会理事长郑朝晖表示,随着垃圾分类水平的不断提高,未来垃圾处理产业将逐步发展到以资源化利用为主的3.0版本,即物尽其用、循环发展。

业内普遍认为,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那么如何做到垃圾资源化利用,实现变废为宝?

多举措促垃圾资源化发展

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达2亿吨;全国有1900多座垃圾填埋场,垃圾填埋比例约占垃圾总量的60%;截至2016年,全国建成运行的垃圾焚烧发电厂近300座,垃圾焚烧处理比例约占垃圾清运量的35%。专家认为,垃圾资源化占比极小,表明推动垃圾资源化产业发展任重而道远,同时这也为垃圾资源化发展带来了机遇。

据了解,垃圾资源化就是将废弃的垃圾分类后,作为循环再利用原料,使其成为再生资源。垃圾资源化涵盖工业垃圾资源化、建筑垃圾资源化和生活垃圾资源化等领域。

在工业垃圾资源化方面,我国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约为35亿吨/年,占固体废弃物产生量总量的94%,综合利用率约为60%;在建筑垃圾资源化方面,我国目前建筑垃圾资源化率尚不足10%;我国共有建筑垃圾处理厂867座,其中资源化处理厂仅为67座。

与前面二者相比,生活垃圾资源化是目前最为复杂的。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金宜英介绍,目前餐厨垃圾资源化国内应用最广泛的是厌氧发酵制沼气。此外还有就是将其制成肥料或饲料。“十二五”时期我国开展了5批共100个餐厨垃圾处理试点城市(区),今年4月完成了15个试点城市的验收,将在全社会推广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的经验。

金宜英表示,目前全国餐厨垃圾处理试点项目共计104个,其中处在前期31个、在建23个、建成50座,全部建成后预计餐厨垃圾处理能力达1.97万吨/天。

金宜英指出,餐厨垃圾资源化面临着干湿分类、二次污染风险、餐厨行业政策法规标准不完善等问题,需要构建全产业链的垃圾资源化体系。

“国家出台了垃圾分类等多项政策支持垃圾资源化产业发展。”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循环经济处处长陆冬森表示,下一步就是要将这些政策要求转为产业动力,如按差别化付费等。他透露,国家发改委与住建部、环保部将建立100个资源循环利用基地,聚集小散乱垃圾处理企业,培育形成龙头企业、领军企业,从而带动垃圾资源化发展。

“两网融合”是关键

垃圾处理产业面临诸多挑战,如邻避矛盾依旧尖锐,无序竞争时有发生,垃圾分类进展缓慢,以及县域以下地区收运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亟待破解。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潘永刚认为,“两网融合”是解决上述难题的关键。

据介绍,“两网融合”即是城市环卫系统与再生资源系统两个网络有效衔接,融合发展,突破两个网络有效协同发展不配套的短板,实现垃圾分类后的减量化和资源化。“两网融合”有环卫回收一体化、再生资源企业跨界转型、环卫企业向后端延伸、分布式处理、单品种全产业链等多种运营模式。

据了解,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再生资源回收站(点)与生活垃圾收集站分别设立。垃圾收集属于公共设施,纳入城市建设规划,按规划统一布局设置;再生资源回收站(点)未纳入城市建设规划,进社区设点存在很大障碍。这成为目前制约“两网融合”推进难的重要原因。

那么,如何实现“两网融合”的有效衔接?潘永刚表示,需要加强各部门协同合作,建立联合推进机制。在网络布局规划、设施设备共享、分拣回收清运服务协作、激励机制等方面加强资源共享和统筹协作。同时,各地区根据资源回收与垃圾清运体系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当地的融合方式、运营模式先行先试,取得成熟经验后再逐步全面推广。

“加快推进‘两网融合’,就要坚持垃圾干湿分类。”北京环境卫生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伟表示,这需要设计一个完善的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并可以实现经济效益。这一点需要政府、企业、居民协同,共同推动。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