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危害仅次于空气污染
噪声
凌晨车辆声、半夜狗叫声、水管滴水声、建筑工地施工声、春节的鞭炮声……无处不在的噪声已经成为我们躲不开的困扰,由于噪声导致的纠纷也从未间断。
噪声,有苦难言
北京的张小姐最近搬进了新家,本以为街坊邻居能够和和睦睦,不料,却被楼下的装修声吵得不得安宁,“周六日正是休息的时候,楼下的电钻声、敲墙声从早上就开始响个不停。”张小姐表示,和楼下的房主、物业也反映过,但得到的回复都是“互相体谅”。
类似张小姐的案例不胜枚举。有统计资料表明,中国属于噪声污染比较严重的国家,全国有近2/3的城市居民在噪声超标的环境中生活。
中国科学院声学所研究员李晓东表示,人们不需要的声音或无价值的声音就是噪声。其污染源头较多,对城市居民影响最大的是交通噪声,但工业噪声和生活娱乐噪声等的破坏力也不容忽视。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强调,电锯和电钻所产生的高频音,最高在90分贝以上,即使隔着墙壁仍能达到60分贝以上。
此外,会拐弯、长翅膀的“低频噪音”污染,已成为一种“城市病”。李晓东谈到,人们对单频的低频噪声虽然不够灵敏,但是它给人造成的杀伤力不可小觑,尤其是神经脆弱者。比如,夜深人静时,空调室外机的嗡嗡声、水管的滴水声,甚至是楼上的脚步声等,这些低频噪声,白天虽然感觉不明显,但夜晚让人分外焦虑。
人类公共健康的杀手
早在2011年,世卫组织和欧盟合作研究中心公开了一份关于噪音对健康影响的全面报告《噪音污染导致的疾病负担》。
该报告显示,噪声危害已成为继空气污染之后人类公共健康的第二个杀手。时隔5年,噪声污染仍与水污染、大气污染、废物污染一起,被看成是世界范围内四个主要环境问题。在李晓东看来,噪音主要会使人产生消极、烦闷的心理状态。彭应登认为,噪音还存在以下危害:
影响睡眠质量。研究表明,40~50分贝噪声就会干扰睡眠。40分贝的突然噪声可使10%的人惊醒,60分贝则可使70%的人惊醒。当连续噪声达到70分贝时,会对50%人的睡眠产生影响。
损伤听觉器官。在强噪声环境下,人会感到刺耳难受、疼痛、听力下降、耳鸣,甚至引起不能复原的器质性病变,即噪声性耳聋。若在噪声为85分贝条件下长期暴露15年和30年,噪声性耳聋发病率分别为5%和8%;而在噪声为90分贝条件下长期暴露15年和30年,噪声性耳聋发病率提高至14%和18%。
引起心血管疾病。德国调查发现,那些夜间睡眠时周围环境噪音超过55分贝的居民,患高血压的风险要比那些睡眠环境噪音在50分贝以下的居民高出一倍。彭应登表示,噪声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不仅使大脑皮层功能受到抑制,出现头疼脑胀、记忆力减退等症状,还会使交感神经紧张,从而出现心跳加快、心律不齐,引起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降噪,是件长久的事
噪声污染一直是居民投诉的热点,但为何它仍是“久病不治”的疑难杂症?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曾规定,环保部门承担着对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职责。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存在许多问题。
李晓东表示,其一,民众投诉无门。噪声污染的种类繁杂,工商、城管、公安机关等部门对于噪音的管理权限分工并不明确。
其二,执法难度大。尽管按照我国的城市环境噪声标准,居民区一般为白天55分贝、夜间45分贝,对各类车辆出厂行驶噪声也有相关限制标准,但相关部门对于交通、装修等噪声的取证、处罚难度很大。
此外,城市规划不充分、不合理,噪声防范措施、降噪技术不够,以及社会道德等因素更使得这一问题雪上加霜。
对于目前如何降低噪音污染,国外专家表示最有效的方法是让交通工具更安静,如使用低噪音的轮胎;其次是在繁忙路段和居民区之间设立噪音带,或使用半柔性的路面材料;国外许多城市还采取了以立体交叉路代替十字路,利用智能信号管理来减少车辆的频繁起步,禁止大吨位车进入城区,停车十秒以上必须熄火等措施。
李晓东建议,解决噪音问题,老百姓首先得了解《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这一噪音标准,一旦工业区、居民区的声音超过规定的噪音限值,居民可向物业、环保部门投诉;对于要买房的人来说,购房时除了在意户型、采光、通风等之外,还需考虑周围是否有公路、市场、工厂、车站等,室内的门窗等最好选用吸声材料,利用好隔音门、隔音墙等;开发商在建设过程中,也应将噪音污染作为一个考量指标;尽快完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明确各执法部门权限,还应加入低频噪音污染方面的治理措施;至于交通噪音问题,鸣笛是为了车辆行驶安全,不太可能完全限制,主要依靠民众的修养,自觉减少鸣笛噪音。彭应登建议,身处高噪声环境时,可以佩戴耳塞、耳罩等。健康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