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北京主动进行公共建筑节能改造,2018年底前将完成不少于600万平方米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化改造,实现节能量约6万吨标准煤。
“北京目前有1.7亿平方米既有非节能公共建筑,每天都消耗着大量的能源,急需改造。”北京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公共建筑大部分是“80后”,面积动辄几千平方米,甚至上万平方米,主要靠水、气、热维持运行,种类多、能耗高。
据介绍,改造前的高耗能、高成本,造成了能源的严重浪费。一栋几万平方米的建筑,一年消耗电、水、气折合费用1000多万。整栋建筑大量使用卤素灯、白炽灯等传统光源;热水用电加热;采暖、热水、制冷等设备靠人工经验手动调节;公共区域温控无人管理;冷热水管道及换热器的保温不良;没有节水设备和中水回收系统……
通过综合节能改造,公共建筑配置了智能管理系统、制冷控制系统、温控系统和统一的能源管理平台,安装了各项用能计量表等;将传统白炽灯等更换成更节能、耐用的LED灯,配上光源调控系统,并在公共区域实现自动感应调节光源;梳理更换建筑管道线路,降低水、电、气能耗等,实现低碳节能。
据了解,北京对每栋公共建筑设置“用能红线”,经过3年的数据采集,已经将9610栋、1.27亿平方米的公共建筑纳入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进行全能监测和管理。此外,北京还对每栋公共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以上、公共建筑面积超过50%的建筑进行严格考核,公开奖惩名单,督促产权人加强能源管理,实施节能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