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王仲颖:绿色低碳电力为主的绿色发展生命线应对生态环境红线

   2017-11-23 中国节能网520
核心提示:11月22-24日,2017全国大型风能设备行业年会暨产业发展论坛 在浙江杭州市召开,本届年会以绿色制造 绿色发展 绿色未来为主题。大会设:主题

11月22-24日,“2017全国大型风能设备行业年会暨产业发展论坛” 在浙江杭州市召开,本届年会以“绿色制造 绿色发展 绿色未来”为主题。大会设:主题报告、主题对话、专题论坛等;共邀请来自业内的四十余位专家、主题对话与分享,参会人数超500人。

在主题报告环节,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王仲颖副所长就“中国可再生能源的未来前景展望”作主题演讲。

 

以下为演讲内容:

王仲颖:尊敬的各位风电界的朋友,尊敬的各位致力于新能源发展的朋友,上午好!我来自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展望讲了十五六年,一直在讲。按照原先的设想,风电这几年的年装机量应该像光电一样,光电今年装机会达到5000万千瓦,所以各位风电界的还要努力。今天我要讲的是到2050中国可再生能源未来前景展望报告,这是我今年第三次讲。第一次是在风能大会,第二次是在刚刚结束的气候变化大会上。

首先,我想说一下全球都在炒气候变化问题,气候变化到底是什么问题呢?我们认为,归根到底是经济问题。到中国来讲,是经济转型的问题。再往前延伸,实际上是中国的能源结构问题,就是高碳率结构问题,如果不改变现在的高碳率能源结构,不改变现在的能源路径,沿着现有的能源路径走,别说改变气候,可能自己的经济也会倒退。

十九大已经把“生态文明”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一直说中国的能源结构从改革开放到今天三十九年,四十年如一日。一次能源需求总量高速增长,但是能源结构几乎没有变化,煤炭的消费比例始终在60%以上,2015年还是66%。根据统计局的结果,前后有2016年是43%,不管怎么说煤炭是比较高的结构。

化石能源所带来的能源消耗问题就不用说了,21世纪实际上是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最严峻挑战的时刻,就是生态环境的约束。现在我们已经顶着天花板了,我们已经把天花板顶破了,再往上就要把天花板顶穿了。

十九大说到“生态文明”这是建国以来从来没有过的提法,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应该是第九章,开头就写道“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自己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资源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就是要从根上要解决能源的转型问题、能源高碳结构问题。实际上,现在的西部资源大省、高度依赖煤炭资源的大省,在转型中已经面临两难的境地:要么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要么走过去的老路,但走过去的老路只能自取灭亡。

2050年研究也是基于这样的理论基础,现在中央讲五大发展理念、五为一体、四个全面战略,参考刚才前面的介绍,这项2050研究形成了相互约束、相互支撑的三线发展逻辑,社会经济发展设了一个基线,也就是说人类的物质文明还是要以经济为基础,必须达到一定的经济基础才能实现物质文明。同时我们又设了红线,就是生态约束,就是天花板。我们不能把天花板捅破,而且越远离天花板越好,现在不仅仅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更严峻的是现在是生态环境恢复的问题。所以,这也设了一条红线。

这条红线是什么呢?举个例子,各种污染物排放水平要恢复到上个世纪,恢复到改革开放之前,也就是80年代初的水平。一面要发展经济,一面有可能就要触及生态环境的红线,怎么解决这个矛盾?刚才说了气候变化、经济发展、生态文明、生态环境,是同根同源的问题,这个源,这个根,就在于能源怎么发展,所以我们设了一条能源可持续发展生命线,以绿色、低碳、电力为主的绿色发展生命线。

我们的研究要回答两个问题,不是说已经回答了两个问题,但这是不断延续更新的研究项目。第一个问题,如果国家没有很好的政策战略、政策框架,我想今年的光电装机也不会达到5000万千瓦,国家已经制定了非常好的战略方向,如果国家的既定政策能够得到有力的执行,大家一定要记住,有力的执行,不打折扣的执行。真的能够不打折扣和坚定不移的执行政策,那中国的能源系统发展趋势会是什么样?

第二个问题,中国不是孤立的国家,现在都讲“全球一体化”、“全球治理”,不可能只发展自己,不顾及他人,而且中国也承诺要遵守服从《巴黎协定》。按照我们的五大发展理念和中央的发展战略,中国政府要实现对《巴黎协定》的承诺,服从《巴黎协定》,那我们的能源系统到2050年又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研究这两个问题,都是面向整个中国能源系统的情景分析。现在说可再生能源,不可能单独的考虑可再生能源,必须考虑整个能源系统、整个国家经济系统、社会系统。

其中,能源需求和电力系统采用的是自下而上的模型,精细的电力系统模型既模拟了现行的调度规则也仿真了高效率的批发市场的调度,情景分析是作为政策、战略研究和政策建议的基础。

我们采用了情景分析的方法,两个往来对应设计了两个情景:一是既定政策情景,就是坚定不移的执行现行和计划中的政策,对中国能源系统的影响;二是温度低于2摄氏度情景,就是面向全世界,面向《巴黎协定》。在服从《巴黎协定》的前提下,设定更强的二氧化碳的约束,对中国能源系统的影响。

我们有五个模型,其中三个核心模型。覆盖了能源供应、能源用能终端应用部门的模型组,第一个是EDO模型,也是电力供应模型,主要是区域供热与电力生产是由自下而上、最小成本优化模型。模型对电力系统进行仿真分析,能够反映波动性能源并网的成本有效性。二是终端用能模型,终端应用部门和其他的能源转换是基于LEAP模型工具和自下而上进行系统的分析;三是能源系统转换从能源转型对整个经济社会的影响分析,CGE模型是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对能源的产业部门、全产业链,重点是可再生能源产业部门全产业链进行了改造,从而从中看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能源转型的发展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影响。

能源转型的关键驱动力是什么呢?能源转型有五个关键驱动力:一是终端应能部门的能源效率;二是电气化作为提高能源效率和减少化石燃料的手段,提高电气化的应用,也就是终端鼓励用电;三是通过创新激励和规模化发展,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成本下降。不能总是想补贴,激励政策要更以市场机制;四是通过碳交易为可再生能源创造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碳交易已经马上就要发布了,现在已经在七个城市试点,马上要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我认为它将为可再生能源发展建立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五是把电力市场作为主要的工具实施成本有效的能源转型。未来的能源系统中,电力系统将是核心。在我们的研究最后的电气化领域,在低于2摄氏度的情景下接近60%。

对终端转型,两个情景采用了趋势类似。我要提到的是五大驱动力的“规模化”,这非常重要。我们知道能源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能源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我们不能否认历史,特别是煤炭产业为改革开放、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的贡献。所以,未来可再生能源的产业必须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才能发展起来。

化石能源的价格要反映其真实的成本,电力市场的开发要从地方到全范围市场,逐步取消发电计划,省级市场的互联、用市场价格刺激灵活应用和新技术。

后面简要介绍情景研究的分析结果。2016年能源系统其特点就是煤炭和石油是主导能源。2050年既定政策情景转向一个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终端应用的系统。2050年低于2摄氏度情景更进一步努力的结果,更高的可再生能源比例,更少的煤炭,更高的电气化。两个情景中的一些趋势有相同的长期发展趋势,长期发展的驱动在于市场条件,当引入碳价机制之后,可再生能源有更强的驱动力。

两个情景的主要差别主要在于二氧化碳的约束,低于2摄氏度情景有更强的二氧化碳约束,实际上没有其他方法了,只要进一步加强二氧化碳的约束,必须靠更快速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实现。

关于电网的发展,我们对未来电网进行了初步的设想,还是初步的模型分析,下一步还要进一步改善,这里只是把理念和思路理出来了。电网的长期发展战略应该是从省内为主到省间互联的区域电网,最终实现区域互联的全国平衡电网。电网规划要满足电源市场的发展和能源实施灵活、符合市场规律的输出线路的调度。电力调度首先要实现省内、区域内、全国平衡的三级调度,最终实现三级同时的实施调度。

到2050年无论是集中式还是分布式的能源,电网都可以满足需求。加强灵活性实现大量的可再生能源并网,从两方面考虑:一是需求侧的措施,工业削减,电动汽车的智能充电,还有电力供热等等,有无数的方法可以使我们接受更多的风电和光电。供应侧也是一样,灵活的火电、灵活的水电以及市场,就是说如何支持波动性电源的市场机制。

简单总结一下三点:第一,既定政策情景与低于2摄氏度情景有相同的长期发展趋势: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煤炭退出、高能源效率;第二,请各位朋友记住,现在有着非常好的政策和政策框架,关键是执行。所以,无论是中央层面还是地方层面,需要更强、更有效的实施当今的政策;第三,《巴黎协定》为能源转型带来了加速的压力,这主要是从二氧化碳排放角度看,从煤炭和石油快速转型到非化石能源,将使中国走向服从《巴黎协定》的正确轨迹上。

最后,我就简单说一下政策建议:一是可再生能源和非化石能源目标,说到现在“十三五”规划,实际上能源局的领导也在多种场合说了,可再生能源的目标要当成人的底线目标,有多大能力,有多大市场都可以发挥你们的作用;二是加大力度减少煤炭消费。现在由于省级间的利益壁垒,煤炭消费又在抬头;三是电力部门的改革,这里面最关键的是电力系统的改革和国企改革;四是电力系统;五是从激励政策转向发展政策。我们也制定了可再生能源激励政策发展路线图。我认为完全竞争的电力市场可能要到2020年。

谢谢大家!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