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身边能够找出的再生资源有很多,真正被收集起来,得到充分利用的却不那么多。借助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发展的双重东风,再生资源产业在需求暴涨的背景下向着3万亿产值目标进发。
按类型划分,再生资源主要包括金属类、非金属类和废旧电子电气机械设备三大类。据业内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虽然我国加大了对再生资源回收产业的扶持,但是利用率仍不容乐观。而且,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方式仍很匮乏。
从2017年我国再生资源回收数据中就能明显看出,价值较为突出的金属类产品回收率较高,非金属类则在半数的波动线上徘徊。另外,一部分再生资源的价格不稳定,有效回收再利用的比例较低,有正规拆解资质的企业数量不足。好消息是,回收总量继续增长,回收总值也看到了提升。
总的来看,再生资源回收仍有较大的“补缺”需求,这体现在收集、分类、处置利用全产业链上。而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加大了循环发展引导工作,鼓励社会资本融入再生资源收集—转运—综合利用一条龙服务中,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利用政策刺激再生资源产业发展。
所以,“查漏补缺”的机会多,也意味着发展空间大,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实际已经突破万亿,正在向着3万亿目标进发。从相关企业经营状况来看,格林美、中再资环、东江环保、天奇股份等上市企业业绩良好,同比增长幅度显著,其中中再资环2017年前6个月净利润同比增长超300%。
目前,再生资源产业发展趋势也较为明朗,走系统化、精细化、科技化、规模化、商业化道路。一方面要提炼再生资源附加值,另一方面要进行更细致操作,挖掘产品价值。在国内资源可替代进口废物禁止入境的大环境下,提升业务利润含量,创新商业推广模式才能在接下来的淘汰赛中占据主动。
很显然,政策利好释放了更多市场需求,龙头企业加速全国扩张,小而散的经营模式,粗放的管理方式等都将不再适合产业发展。因此,集中资源优势,扩大技术优势,巩固品牌优势,构筑利润优势,维持上下游产业链联接优势,将成为再生资源行业下一个重要命题。
专家认为,PPP模式逐步深入再生资源领域;政策利好不断释放;两网融合和垃圾分类的推进为再生资源回收营造了良好契机;“互联网+”的春风更是强力助推器;跨界资本、海外资本、金融资本等活跃起来,未来方向逐渐明朗。
一个环保市场能有多火,看政策风向标指向哪,看社会资本流向哪,看需求空间落在哪。再生资源产业符合以上所有条件,符合未来绿色发展趋势,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两个层面同时作用,不“火”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