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6个发达国家促进绿色消费,各有妙招!

   2018-01-12 中国循环经济13560
核心提示:到2020年,绿色消费理念成为社会共识,长效机制基本建立,奢侈浪费行为得到有效遏制,绿色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基本形成。
 2016年,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个部门制定的《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推动消费向绿色转型。到2020年,绿色消费理念成为社会共识,长效机制基本建立,奢侈浪费行为得到有效遏制,绿色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基本形成。今天,小编和大家介绍一下,国外发达国家是如何推动绿色消费发展的?
日本:多措施巧推绿色消费
日本是迄今为止循环经济立法最全面的国家,所制定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可以大体分为三个层面:在根基层面上是一部基本法,即《促进建立循环社会基本法》;在主体层面上有2部综合性法律,分别是《固定废弃物管理和公共清洁性》和《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在分支层面上则是5部具体法律法规,分别是《促进容器与包装分类加收法》《家用电器回收法》《建筑及材料回收法》《食品回收法》和《绿色采购法》。立法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资源“循环型社会”。如此便从三个层面构造出一个立体交叉的法规体系,为循环经济和绿色消费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大环境。
1.积极推进绿色采购
日本政府于2002年制定出《绿色采购法》影响较大,该法律要求政府、企业和个人都需要进行保护环境的采购活动。2005年,日本政府有关部门曾经对绿色采购的实际成果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2003年被定为必须重点推进筹备的环境物品中,大多数筹备率高达95%以上,特别是再生纸类、文具、(办公自动化)机器、家电制品、空调等,其筹备率都较高。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好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日本政府在政策宣传方面的长期努力。
调查显示,60%以上的市民回答说,他们常常留意购买对环境友好的商品。40%以上的市民回答,在价格相同的时候,他们会选择购买再生产品。与此同时,许多企业包括几乎所有的大型企业联合结成了一个绿色采购网,它们不仅自己从事环保经营活动,并且在购买原材料时也主动购买部分绿色产品,以便让更多的企业加盟绿色采购网。
2.借汽车税宣贯环保理念
在日本,无论汽车是否接受车检,都要缴纳作为地方税的汽车税,而在接受车检时,则会产生作为国税的汽车重量税。2001年度日本开始对汽车税施行绿色税制,根据汽车的环保性能减轻税率或者是增加税率。
为促进普及环境负荷小的汽车,国土交通省对于低排放和耗油低的汽车减征汽车税,对于达到一定年限的汽车,则提高税率,购买低公害车和低耗油车时,则在汽车购买税、保险费等方面采取特殊待遇。
同时,为普及低耗油车,国土交通省还对车辆耗油进行评估,实施了“汽车耗油评估公布制度”,在车体上贴上“符合耗油标准车”以及“符合耗油标准+5%”等数种绿色标签,供消费者购买时参考,汽车税和汽车购买税则可以根据节油水平减免。
3.节能补贴覆盖住宅
在补贴节能住宅方面,日本在2008年7月29日的内阁会议上制定的《建设低碳社会行动计划》就提出要普及节能住宅和建筑。由于住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整体排放量的约15%,所以住宅的节能化成为一大课题。2010年3月,日本政府决定从当月8日开始接受“住宅节能积分”申请,以推动新建或装修有利于节能的住宅。节能积分制度,概括地说就是对于建设“隔热性高的住宅”给予积分补贴。其目标是提高窗户、墙壁、地板的绝热性,减少空调消耗的电量。
环保住宅积分交换的商品除了节能和环保商品外,还包括可以在全国使用的商品兑换券、购物卡、地区商品兑换券、地区特产等。与家电生态积分相比,积分数更多,商品也更加多样化。如果不交换商品,还可以在装修厨房、浴室和卫生间等时,将积分作为工程费。这被称为“实时交换”。建筑生态住宅或者进行生态装修时获得的积分,可以作为在同一座住宅同时进行的追加工程的费用使用。
 
英国:绿色政策改变公众行为
CO2行动是由环境、食品与乡村事务部领头的全国性活动,各地政府积极参与其中。该行动是一个长达20年的计划。
“明天的气候,今天的挑战”。这是英国政府宣传手册的广告语。政府通过在地铁、学校、医院大力宣传CO2行动,推动人们改变生活和消费行为。
伦敦CO2年排放量4400万吨,占英国的8%,相当于希腊一个国家的总排量,3/4来自建筑物,其中住宅区排放量占38%,商业楼及政府办公楼占33%,其他1/4则来自交通和少量的工业排放。
针对普通住宅CO2排放量大的现状,伦敦政府推出了“绿色住家”活动。对于那些付得起钱,却没有时间精力搞环保的家庭,专家入户提供专业咨询,帮助用户解决绿色问题。这一活动使17000户变成首批“绿色家庭。”
1.开征垃圾场税
1996年,英国开征了垃圾场税,作为一种激励去减少被填埋废物的数量。税率设定在每吨非惰性废物11英镑,直到2004年,每年增加1英镑,而惰性废物每吨2英镑。2004年4月开始,对每吨聚合物或浓缩物征收1.6英镑的税,用来补偿包括噪音、灰尘、视觉入侵、对生物多样性破坏的环境成本。
垃圾场税已经成功改变了人们的行为,这种变化会通过税收水平的增加而持续。许多公司现在正投资物质再生利用设备,这些看上去受垃圾场税而直接驱使的。尽管仅有29%的公司积极开发物质再利用、回收,在征税之前将之降到最小化,64%的公司已经关注再利用、回收,或者说由于而使自己的废物排放最小化。这充分表明货币的激励能用来改变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行为。
2.开征进城费
此外,2003年伦敦开始征收进城费,也叫“堵车费”。推出之前反对声音不断,有人认为是变相的征税方法但是不久,人们发现不仅白天的交通拥堵状况有了改变,而且这的确是减排的好办法,看法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为鼓励人们使用低碳汽车,正在磋商根据汽车排量和使用汽车清洁燃料程度收取不同的费用。
为鼓励更多的企业提高能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英国财政部还设立了面向企业的减排基金,企业可申请无息贷款用于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在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方面,英国政府出台各项政策可谓不遗余力。在雷丁绿色公园里,一大片宛如绿毯的草坪中间矗立着巨大的风力发电装置。“这个高达122米的扇叶能随风向转头,转360度,3分钟不到。”负责该项目的生态电力公司工作人员介绍,风能发电装置采用的是第二代技术,时速从以前的每小时4英里到了每小时67英里。可为周边1000户居民用电,用不了的电还可以议价卖给电力公司。
 
新加坡:培养民众绿色消费习惯
1.鼓励消费者购买节能电器
据统计,在新加坡,空调的总家庭占有率超过75%,冰箱更是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消暑配备。而环境局的家庭耗电量调查也显示,空调是新加坡家庭最耗电的家电,占一般家庭总耗电量约37%,其次是电热水器(约占21%)及电冰箱(约占18.5%)。因此,为了节省能源,新加坡政府早在2006年就通过修订法律推动绿色消费,倡导和鼓励消费者购买节能电器。
新加坡国会在2006年修订了环境保护及治理法案,将电冰箱和空调强制纳入“能源标签计划”,即从2008年起所有此类电器必须贴上用“对号”所标识的能源标签,以便于消费者识别,“对号”越多就越省电。目前已经有超过一万四千种产品标有这样的节能标识。
自该法案施行以来,新加坡政府也多次提高节能标准。例如,从2016年9月1日起,政府将再一次提高空调进口标准,规定所有进口空调能源标签至少有两个“勾”。据统计,改用至少两个“勾”的更节能空调后,能为一户家庭每年节省约100新加坡元的电费。而三个“勾”的空调机则比一个“勾”的空调机平均一年省电500新元,少排放1400千克的二氧化碳。
在政府的倡导和强制规定下,新加坡民众也自发倾向购买节能电器。新加坡公用事业局2014年的调查显示,当年售出的洗衣机中,79%为有三个勾的高效率省水洗衣机。可见,新加坡的消费者已经养成了购买节能电器的习惯。
2.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力推绿色出行
为了鼓励更多的民众选择公共交通,新加坡政府打造了友善成熟的公交地铁体系——每座组屋区下均设有公车站,绝大多数的组屋到公车站的道路都设有遮盖棚,为民众遮挡烈日和暴雨。
在鼓励公共交通出行的同时,新加坡政府还对高能耗汽车征收惩罚性税收,并鼓励使用混合动力车,将相当于汽车价格40%的税收退还给车主。这样的税收优惠政策旨在鼓励民众节约汽油资源,惩罚浪费行为。
 
澳大利亚:节能补贴五花八门
澳大利亚政府鼓励和推动澳大利亚民众使用节能环保电器,推动绿色消费,从联邦政府到各州各领地政府都出台了奖励补助政策,如维多利亚州政府就对购买节能型电器产品的消费者提供最高达180澳元(1澳元约合4.84元人民币)的奖励补助。
有段时间,悉尼的中央火车站出站口设有几个小柜台,每个小柜台前人们都排起长龙,原来是登记领取免费节能灯泡。人们只需出示驾照等显示有居住地址的证件,就可以领取由政府资助发放的4个一盒的免费节能灯和一个节水型莲蓬头。不愿意当场领取的,则可留下地址,有专人将节能灯和节水型莲蓬头送上门。
除出台鼓励政策外,澳大利亚政府也颁布强制性政策,如规定无论是公共厕所还是家庭的冲水马桶必须设有两个按钮,一个是半缸水一个是全半缸水,以替代过去的只有一个按钮的全缸水的冲刷方式。家里的淋浴莲蓬头也必须改换成节水型莲蓬头,如果未按规定安装节水型莲蓬头,根据规定租客可以拒付水费,同时房屋租赁中介也会要求房东安装符合节水节电的设施。
近年来,澳大利亚各居民区的独立房或联排屋的房顶陆陆续续安装了不少太阳能发电板。政府曾出台政策有价回购居民使用不完的电能,甚至还会补贴安装费用。例如新南威尔士州政府曾对一般家庭在屋顶上装1.5KW太阳能发电板及安装所需费用政府补助一半以上费用,自己只需付4000多澳元。
澳大利亚政府还出台对太阳能热水器的补助政策,凡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或热泵热水器来取代电热水器的家庭获得1800左右的澳元补助。此外,还有雨水箱补贴、节水洗衣机补贴、旧冰箱回购补贴、环保汽车补贴等五花八门的各类节能补助奖励。
澳大利亚商店销售的电器产品上都有能耗标识,这是澳大利亚政府的规定标识。为让民众了解在购买电视、电冰箱、洗衣机、干衣机、电脑、空调等电器产品所标识的不同节能等级能省下多少能源和电费,电器能耗星级网站上可以即时输入即时计算。
澳大利亚还非常重视政府机构的自身节能工作,以节约费用、实现减排温室气体的目标。澳大利亚联邦政府规定所有政府机构均要向工业、旅游和资源部报告年度能耗状况,同时向国会提交报告,接受议会和公众的监督。例如悉尼市政府、墨尔本市政府都对其办公大楼进行了大动作的改建,对办公设备、电器设备执行最低能耗标准,采用自然光以减少能耗,推广使用太阳能和其它可再生能源技术,开展生态办公室计划。
 
瑞典:政策助力生物质成型燃料快速发展
瑞典作为世界最富裕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更因为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最高、温室气体排放量下降和宣布2020年告别石油而受到世界高度关注。
2016年瑞典消费成型燃料240万吨,人均消费量约270公斤,居世界第一。瑞典有大约70家成型燃料生产企业,年生产能力300多万吨,其中年产10万吨以上10余家,年产1万至10万吨10余家,其余大多是小型企业。全国20%的企业生产了80%的成型燃料。除本国生产以外,瑞典每年还进口成型燃料数十万吨。成型燃料广泛应用于发电,工业供热、蒸汽以及商业、办公和居民采暖。
瑞典生物质发电多采用热电联产的模式,热效率通常在80%以上;近年更趋向于热电和成型燃料等多项联产,综合热效率达到惊人的95%以上。整个生物质供热系统十分清洁、高效、便捷。
瑞典生物质能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一是坚定的政策支持,二是强有力的激励措施,三是先进的科技和标准体系支撑。
瑞典1991年实施的碳税政策催生了生物质能最快速的发展期。碳税政策使得石油燃料成本大幅上升,可再生能源因而具有了竞争力。数年间,燃油供热的价格逐步升高到翻番,结果将燃油供热逐出了工业和民用市场。1970年燃油供热占瑞典90%的市场份额,而到2010年,仅剩2%。这部分市场主要转换为生物质供热,2010年生物质供热占据70%的市场份额。民用供热方面生物质燃料与燃油相比价格优势明显,居民主要采用成型燃料供热。
1990年瑞典政府决定对生物质热电联产工程进行投资补贴, 2003年又实行了绿电证书政策,要求企业消费者必须消费一定比例的经认证的“绿色电力”,否则就要购买绿色电力指标。而获得“绿色电力”认证的电力生产,则可以免除碳税,同时绿电指标还可进行交易。生物质发电是典型的绿色电力,并且大量采用成型燃料作原料。这两个措施促进生物质发电产业快速发展。当然随着碳汇交易平台的建立,生物质能是最大的受惠产业之一。
瑞典建立了完备的成型燃料研发体系和标准体系,是欧盟生物质成型燃料技术、相关设备和标准的主导国家。先进的生物质燃烧装备和技术,提高了效率,减少了污染物排放,而从原料收集到产品生产、配送、燃烧等环节,再到相关设备,相关操作规程的标准化,为产业快速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2000年之后,瑞典又实行了生物质运输燃料免税政策,促进了生物质运输燃料如生物柴油、生物天然气等快速发展。瑞典生物质能源年利用量从1970年代的40太千瓦时增加到2012年的140太千瓦时。根据瑞典生物质能源协会预测,到2020年,瑞典生物质能年利用量将达到约250太千瓦时。
 
丹麦:能源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丹麦的能源税在世界上所有不可再生能源像石油、煤和天然气中是最高的。这些能源税在20世纪70年代晚期的石油危机中就已设置,因为石油价格的上涨影响了丹麦,当时,丹麦对外资源依存度高达95%。80年代,这些税率有所增长,用来维持价格激励,抵制国际市场上原油价格的下跌。90年代,能源税开始被看作基本的政策工具用以抵制气候变化,也作为相对减少丹麦对外资源依存的工具。
1992年对家庭征收二氧化碳税,1993年将其扩大到企业。在1994和1998年环境税成为生态税改革第一阶段的组成部分。这些改革包括逐渐增加二氧化碳税,修改工业企业能源税的征收,废除了温室气体税收的补偿和开征了二氧化硫排放税。而导致温室效应的能源消费税率对家庭和企业是一样的。如果达到了强制性环境协议标准,那将可能包括能源审计,并有义务根据特定的标准来投资治理。这些税收的特点就是对能源投资补贴的条款。税收改革的主要目标不是为政府增加收入,而是使税收回到私人部门。
丹麦较高的能源税已经对其能源储备有了持续的激励作用,也促进了对其他免税能源的广泛使用。这些税收已经影响消费者行为而导致能源消费的减少。比如,降低室内温度,使用更多能效高的设备等。它们也导致了征税燃料向免税燃料使用的转变,人们更多地使用最清洁的天然气。
1970-1990年,造成温室气体的能源的净消费者减少了10%-15%。而丹麦能源税收体系对宏观经济水平的影响甚小,因为这些税收在五年多的时间里是逐渐增加的,而且对税收收入的使用也完全遵循“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能源税收年收入达到20亿丹麦克朗,通过投资补贴劳动力税的减少和费用的减少而转移回消费者身上。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节能传媒
    加关注0
  • 最具影响力的节能产业互联网平台。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