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改气”供热,环保又易控。 记者李宝森摄
哈尔滨市自2011年开始大规模拆并小锅炉,普及集中供热,以彻底解决困扰居民的供热质量问题,大力改善空气质量。历经七年努力,如今哈市彻底告别了10吨以下燃煤小锅炉,并开始在居民供热中应用清洁能源,加速了环保供热的步伐。
近日,记者前往位于南岗区学府路333号的哈工大学府校区,零距离体验小锅炉拆并网后的运行情况。在威立雅哈工大区一处新建的换热站,一名身穿红色工服的工作人员正低头检查换热设备,他就是热网检修工沈宝平。“虽然我们公司的换热站都是无人值守,但每天仍需检修员进行安全巡检,查看是否有跑冒滴漏、丢水现象,并将巡查情况逐级上报。一旦有问题,远程监控中心就会报警。”沈宝平说。
在哈工大学府校区家属区,记者遇到居民吕阿姨,她对今年并网改造赞不绝口。“真的非常希望并网!你看那个大烟囱,离我们住宅区太近了。以前一到供暖季,出门根本不敢穿浅色衣服,洗不起呀!现在没有颗粒物了,小区的小气候也好多了!”吕阿姨告诉记者,该小区之前是小锅炉分时段供暖,导致屋内冷暖不均,现在集中供热,家里24小时恒温,住着非常舒适。
据威立雅哈工大区经理徐涛介绍,去年7月初,哈市确定对哈工大学府校区(办公区和家属区)进行并网改造,改造面积达4万平方米。9月初,哈工大顺利拆掉2个锅炉房,共4台2吨锅炉,顺利完成拆并改造,并于10月10日开栓供热,让辖区居民家里第一时间有了热度。
谈起燃煤供热小锅炉拆并网,哈市供热办规划处处长孙福滨告诉记者,每年的拆并网都是一场硬仗。从2011年拆并小锅炉以来,全市共拆并网居民及居民和单位混合供热的燃煤小锅炉3000多台,增加集中供热面积5000万平方米,市、区政府投入改造补贴资金超过12亿元。这个供热季集中供热普及率超过95%。据了解,目前,哈市已经建起了一大批大型燃煤热电联产供热和大型锅炉供热热源,还有一些是从过去的发电企业改扩建形成的热源。基本形成了哈市的供热规划热源格局:东有华能供热、哈投供热、太平供热,西有大唐热电公司、金山堡供热,西南有威立雅供热,南有平南热电,北有捷能热力、哈尔滨第三发电厂供热。同时,全市还有一批区域供热的20吨到90吨的中小型热源。这些热源基本满足了全市2.6亿平方米房屋的集中供热需求。
在解决供热质量的同时,哈市还加强环境质量建设,通过引进清洁能源,调整供热能源结构,开始把清洁能源供热纳入规划,替代未来拆除的燃煤锅炉。哈市先后有电锅炉供热、燃气锅炉供热、污水源热泵供热等一批清洁能源走进居民供热市场。
近日,记者在东棵街76号居民小区看到,哈尔滨中润物业供热公司新上的500千瓦蓄热式电锅炉替代燃煤小锅炉已经正常供热,供热面积3800平方米。他们作为居民电供热试点,直接从大唐新能源发电公司购买风电供热。在相隔不远的另一处拆除的燃煤小锅炉现场,用上的是两台1.5吨的燃气锅炉供热。而污水源热泵供热在经过哈尔滨学院家属楼3年供热示范后,今年在南直小区拆除的燃煤小锅炉房里新上了3组供热系统,利用了流经这里的污水提热,为这个5万平方米的小区供热。据介绍,在利用清洁能源供热方面,哈尔滨市环保局已经开始考虑把清洁能源纳入供热规划调整中,让更多的清洁能源替代燃煤锅炉供热。